微信ID:yxqz11
上周六
没错
就是Last Saturday
我们与几组公测家庭一起前往崇州道明镇
和竹编传承人一起学习竹编文化
和孩子一起深入大自然
学习大自然中隐藏着的知识与领悟人生哲学
带着愉悦的心情,GOGOGO
上午的8点30分,我们一边等候着前来报到的大小朋友们,一边和眼前的新朋友交谈欢笑,孩子们也在一旁玩开了,互相分享着彼此的开心事儿。
出发前,我们为每位家长派发了一封家长信,希望家长出行前思索此次出行的目的,希望家长明白旅行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身心的愉悦,还可以开阔视野和提升自我认知。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让家长在出发前就开始去留意自己的孩子在旅行过程中发生的小小变化,当比预想的有进步时及时的鼓励,当发现坏习惯的萌芽时及时阻止,孩子就是在这种鼓励与制止下成长的,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陪伴式的旅行,而不仅仅是在一起。
活动第1站
观竹
第一站,我们带孩子来到了竹编厂进行参观,带孩子认识竹编传统农具、看老匠人们是如何手工编制竹编。
活动第2站
画竹
“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苏霍姆林斯基。
这次的竹编之行第二站,我们带孩子来到竹林,创作属于他们的竹林之画。让孩子观察竹林,了解竹林,再用手中的水彩笔画下这一刻自己眼中的竹林。这不仅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绘画能力,更提升了孩子们的记忆、想象、观察、动手能力。
活动第3站
认竹
在大人眼里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交给孩子来主导完成,却能使得孩子拥有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这次竹编之旅,第三站,我们带孩子徒步识竹,采摘竹心,让孩子从对竹子有个整体的了解。整个过程不仅是对孩子记忆能力、动手能力的锻炼,更是培养孩子成就感的难得机会。
当然,家长们也玩的不亦乐乎,哈哈哈!这位妈妈之前一定没有试过,像个孩子一样玩吹竹叶,是不是?
活动第4站
竹筒饭
既然来到了竹编之乡,这美味的竹筒饭自然跑不掉,有趣的是,这次我们选择让家长和孩子自己动手来制作这可口的竹筒饭,从添饭、点火、到烤制,每一步都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制作,不仅培养了孩子的DIY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家长们和孩子的幸福值蹭蹭蹭地往上涨!
活动第5站
编竹
吃完农家饭后,我们乘车前往白塔湖边的竹编基地,先是邀请了国家级传承人卿奶奶给大家展示独门绝活削竹成丝。若不是亲眼所见,哪会想到一个普通竹皮可以成为几近透明的竹丝,而这背后是匠人一辈子经验的积累和对文化的执念。
在家长和孩子的一次次惊呼声中,慢慢进入今天的主题:竹编。在经验丰富的老匠人的讲解下,我们先认识了竹编的基础材料:丝、块。和竹编的几种编法:三角孔、圆口、六角孔编制,随后家长和孩子们便开始了这次的竹编!
活动第6站
Time's Up
今天的旅行在此画上了句号,但我们希望家长陪伴孩子的成长脚步永远不要画上句号。发展前进中的中国,古老的文明正在消失,非物质文化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保护学习的东西,更是下一代,孩子们应该学习,传承的东西。震撼孩子的不止书里的文字,还有老匠人指尖上跳跃的艺术。
Last but not the least
悦妹儿果断还要为我们摄影师圈个粉
大家如果觉得我们随行的摄影师很赞的话
就来留个言鼓励鼓励吧
毕竟长得帅又有才,多么不容易啊
也劳烦参团的妈妈们,随手转发一下
为我们宣传宣传
【此处是轰隆隆雷鸣般的掌声】
将陪伴进行到底
今天是家长陪伴孩子,明天是孩子陪伴家长
如果你想孩子成长路上不再拘泥课本知识
悦行亲子下次传承之行等着他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