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许言絮语,天天精彩等着你
说起古代的县太爷,经常看古装戏的人都会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敬慕之意,沉迷于戏剧中的现代人如此,更难现象生活在古代的普通老百姓见到县太爷时会是如何的顶礼膜拜了。
县太爷,级别不高,古代的一般为七品芝麻官。在封建社会中,县太爷基本是全活儿,要不然人们也不会叫知县为父母官,他既要“决狱讼”,还要劝农桑、宣教化、掌礼仪、管赋税。
甭管知县有多少工作,在老百姓眼里,或者说与老百姓密切联系的,就是县官审案,像《七品芝麻官》、《十五贯》等在老百姓心里扎了根儿的戏剧等,说的都是县官审案的事儿。
实际上,审案确实是县太爷分量较重的工作,想想吧,现在一个县有专门管治安、犯罪的公安、法院、检察院等,而在古代只是一个衙门来做这事儿,而且要知县亲自过问,那是什么概念?在县衙里,专门设有刑房,主管全县民事、刑事案件,负责堂审记录、现场勘验、拟差票、放文牍、收贮刑事档案等事务。
那么古代的县太爷是如何审案的呢?现代的人谁也没有亲眼目睹过,所了解的渠道无外乎是历史的文字描述、古装戏剧的表演而已,真正的审案时,惊堂木一拍之后的毛骨怵然实在是难以切身体会得到。
前一段时间,我在战友的陪同下到山东安丘青云山上,游览了一下安丘县衙。
县衙,也叫县衙署、县衙门,是中国封建社会县级最高行政长官——知县,对所辖全县行使职权的法定场所,也是县级官吏办理公务的地方。
县衙署由朝廷命官、幕友、县属各官、吏、衙役、家丁和夫类组成。其中,朝廷命官有知县(县太老爷)、县丞、典史,共3人。安丘县衙原有主簿,明崇祯二年诏汰冗官,被裁去。幕友有书启师爷、刑名师爷、钱谷师爷、稿案师爷、教读师爷、简房师爷和招房师爷。衙役有皂班、壮班、快班、亲兵、民壮、弓兵、仵作、粮差、盐差、稳婆、狱卒、库子、马夫、禁卒和铺司等等一干人等。
安丘县衙,因镇压捻军,官兵同捻军在安丘城发生激烈战斗,县衙毁为废墟。1863年(清同治二年)知县杨鸿烈重建。这座“安丘县衙”就是根据清末安丘县衙的主要建筑复制的。
县衙大门3间,大门座北朝南,故旧时民谣称:“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门前有一对勇猛的大石狮。门东侧有一架喊冤大鼓,是让那些投诉无门的细民击鼓喊冤用的。(但凡击鼓喊冤的,在大堂下跪后先被责打40大板。)门西侧的肃静、回避两牌,警示人们在这个地方要肃静,如无事不要在此逗留,实行回避。大门正中的匾额是“安丘县衙”,这便是安丘当时的最高权力机关。大门两边的抱柱联是“治渠丘一柱擎天头势重,爱百姓十年踏地脚跟牢”。这些,都显示了官署的威严和知县的责任与使命。
东西耳房各放床、桌椅、箱及杌子等用具。上列各种簿和单,分别挂在两耳房的东山墙和西山墙上。东耳房的显眼位置还要张贴据明朝《安丘县志》绘制的“安丘县疆域图”,西耳房则张贴据《安丘县志》记载绘制的“安丘县水陆路程图”。
古代知县公堂常用刑有:杖、夹棍、拶子,施刑者为三班中的皂班人员。刑审之下,很难保证案件客观公正地审理。尤其碰上昏庸无能的知县,草菅人命便不足为奇了。
取得口供后,三日以后再复审,以观其供词是否相同,复审以后进行判决,并向被告宣读判词,叫“读鞫”。判决后,允许犯人请求复讯,即乞鞫,期限为三个月。
安丘县衙复原的蜡像,坐在大堂上的县太爷一脸威严正气,一侧伺立着满脸精明的师爷,两旁拄着水火棍的衙役满脸煞气,堂下跪着原告和被告,看穿着,被告是女人,原告是男人,不知道丈夫告妻子不忠还是商铺老板告女雇员偷东西了。两侧的回避和肃静的牌子,让人一看就想向一边多出去让路。
大堂正中的檐下枋檩上挂一匾额,上书“安丘县正堂”。前檐明柱的抱柱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借用了清康熙刑部尚书魏象枢的座右铭,是集唐寅(伯虎)行书。大堂中设有暖阁。天花板上,中为太极八卦图,四周有仙鹤向着中央太极飞翔。
一个平方不大的房间,阅尽了世相万千。
令人惊奇的是,县衙大堂前的院子角落处,居然在一棵大树下塑造着一位憨态可掬的月下老人像,实在看不明白创作者是何创意,难不成安丘的县太爷业余之时,喜欢牵红线,当月老吗?
不过,令许言君疑惑的是,如此一处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景点,为什么藏在深山无人问,以至于前来参观的游客寥寥无几,门可罗雀呢?
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今天的人们,应该从古代的县太爷身上学习点什么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