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蛋吧!肿瘤君》这部电影是根据漫画家“熊顿”同名漫画和她的真实经历改编的,在《滚蛋吧!肿瘤君》中,熊顿最大的特点就是乐观。当她知道自己患了肿瘤时,笑得没心没肺:“肿瘤嘛,切掉喽!”
“你怕吗?怕别人的人生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已经结束了?”乐观的熊顿也会在不经意闪现难过,却立马迎上灿烂的笑容。熊顿还是离开了,大家都说虽然她不在了,但她的故事教会了我们如何珍惜、感恩,如何用微笑赶走这个世界的阴霾。
她的故事很感人,我完全相信人们真的受到了她强大乐观的感染,真的想好好珍惜身边的一切,但真的做得到吗?
起跑人生的马拉松
在现代社会,正常人大概要工作 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这次比赛的选手没有职业和业余之分,每个人都是新手,只有一次机会。有很多人坚持不到终点,大多数人最后是慢步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跑过终点。
年轻人进入职场,定位于马拉松初期阶段,这个时候不付出努力、不承受压力是不可能实现原定目标的。20出头,急于证明自己,又顾及家人面子,发誓要努力。于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时间被无限延长,熬夜工作,三餐不规律,我们不敢有怨言,因为大家都说这是正常的。
你给自己设立很多目标,为什么设立,为谁设立都是重点,如果这个目标设立得有问题,那么这场人生的长跑就会以一种惨烈的方式戛然而止。
海归博士复旦大学青年教师,33岁的于娟,如果以这个社会的价值评判标准来说,堪称“优秀生”的典型。可是,当步入别人看来金光灿烂的职业旅程时,最终却跑不到期待中辉煌的终点。患有乳腺癌的 于娟,终究没能躲过死亡的魔咒,悄然离世。
年轻时我们觉得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拿去拼,去挥霍,甚至是盲目的努力,误以为如果暂时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先努力就好。
于娟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认识到,其实她根本不用连续熬夜去应付那些考试,不用为了一个不清楚的目标去完成给自己设定的一项又一项的任务,她甚至认为自己考的gt证书毫无价值。她说,“我曾经试图像圆圆三年搞定两个学位一样,三年半同时搞定一个挪威硕士、一个复旦博士学位。然而博士始终并不是硕士,我拼命日夜兼程,最终没有完成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自己恼怒得要死。现在想想就是拼命拼得累死,到头来赶来赶去也只是早一年毕业。可是,地球上哪个人会在乎我早一年还是晚一年博士毕业呢?”
谁会在乎你早一年还是晚一年博士毕业,谁会在乎你有多少个学位,多少个证书?道理都懂,做到很难。
行至中途,危机四伏
而人到中年,完全符合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物设定了,父母需要养老,孩子的教育投资,自己身上背负的房贷车贷,哪一个可以卸掉?在如今这个动荡的、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你会的这些东西一个新人2年就都学会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却只是你的一半,到时候,你怎么办?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人生的问题真是一个接一个啊,没有轻松的阶段。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经验的优势完全被到达瓶颈的劣势掩盖,再加上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此时不进则退。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拿到现在来说是三十有压力,四十累断筋。我们国家现行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女性50,熬到退休年龄的大多都是疾病缠身,应证了那句话:年轻时拿命换钱,年老时拿钱保命。
现实是什么,是拿钱也不一定能保住命。不撞南墙不回头,只要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境遇,人们就侥幸。这种侥幸又能维持多久,当哪天自己真的躺在医院了,老伴也经不起折腾了,儿女又因为忙着自己的事业无暇顾及,那时候是个人的心酸还是归咎于这个时代的悲哀?忙碌的中年人,你现在消耗健康的拼命,真的值吗?
人生就像一首歌,主歌和副歌相辅相成,有人总是跑偏。煞有其事的说,我的努力都是为了我爱的人,在这个社会,如果没有钱,没有物质的支撑怎么谈幸福?
而于娟在日记中写到,“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画家熊顿、博士于娟,她们用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以为是延续生命辉煌的熬夜画画和学习的时间,却让她们的生命变得这么短暂。人们被她们对抗病魔的乐观感动了,那些以坚强为名的故事也广为流传,拍成电影让人们声泪俱下。但说真的,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呢?
其实努力拼搏的精神是非常值得鼓励的,我们要学会的是适当的规划和及时的调整,什么最重要,在心里要有一杆秤,有了原则的时候再去做事,一切都会游刃有余。
不论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是身经百战的中年人,希望我们不要把任何压力变成压榨我们健康的借口。患病是瞬间的事,而健康可能是一生的追逐,在健康的时候学会珍惜,拼命爱你身边的人,这个拼命是值得的。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