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见过它吗?
它和恐龙是同时代生物
它身上长有四只脚,头大且扁平,尾巴末端呈刀片状,浑身缀有黑色星点,这样的“怪鱼”在进化镇大岩山一带看见,已不足为奇,它就是“中国小鲵”,在大岩山已经“定居”多年。
“中国小鲵”有3亿年历史,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时代,是当年曾与恐龙“称兄道弟”的古老物种,历尽沧桑却能顽强地繁衍生息至今,堪称珍贵的“生物活化石”,被生物学家誉为研究古生物进化史的“金钥匙”。
进化当地保护“中国小鲵”的静水坑,每个坑都有标号
“中国小鲵”在进化是有原因的
“中国小鲵”身长一般10厘米至15厘米,属两栖纲动物,靠肺和湿润的皮肤交换空气呼吸,离开水面陆栖时不敢离水源太远,最喜欢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化镇欢潭大岩山景区林木葱郁,植被丰茂,生态环境优越,是中国小鲵生存的较好区域。
因为大岩山的环境是这样的!真的是太棒啦!
肖丰/摄
肖丰/摄
1984年,在进化镇欢潭大岩山发现的中国小鲵,连同义乌所采的小鲵经浙江博物馆认定为新种“义乌小鲵”,而当时中科院赵尔宓院士也特地到大岩山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认为“义乌小鲵”应为“中国小鲵”的同物异名,因此,大岩山小鲵也称为“义乌小鲵”。
“中国小鲵”在1986年被国家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属于易危物种。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颁布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也有“中国小鲵”。
保护生态环境 进化在行动
每年的12月到次年3月是“中国小鲵”繁殖期,小鲵会寻找静水坑产卵,繁殖新一代。
静水坑保护“中国小鲵”
为保护珍稀物种、濒危动物小鲵,进化镇将采取措施改善治理繁殖地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栖息地等。进化镇欢潭村在保持和预留山脚、溪边2个原有静水坑的同时,还进行了清淤,并计划在特定区域新建40个人工静水坑,要求保护好山脚、溪沟间的静水池和人工建造的静水坑,不得填埋、损毁、移作他用,为小鲵创造繁殖栖息环境。
2平方公里内为保护区
进化镇还明确,在欢潭大岩山东方红水库内外,及东湾山山岙划定2平方公里内为保护区,不得乱砍、滥伐树木、毛竹,保护好植被。同时,严禁任意开挖林地及挖土、挖树、取石、建坟等破坏性行为。
人人参与保护珍稀动物
此外,进化利用通告等形式加强对大岩山小鲵保护的宣传,人人参与保护珍稀动物,树立和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保护责任,齐抓共管守护好大岩山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中国小鲵”在进化营造“温馨的家”。
为进化保护“中国小鲵”的用心良苦点赞!更为进化大岩山的环境点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