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全国有1700多万名城镇知识青年通过“上山下乡”、“插队”、“支边”等方式到农村就业或接受“革命再教育”,河南紧跟形势,先后有近百万知青参与。
那时,多数知青中学刚毕业,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上山下乡干些啥?河南日报资料库中的一些老照片记录了当时的情形。
省会郑州欢送知青“上山下乡”场面。据说组织了十万多军民欢送,这看来在当时是大事啊!
一批郑州知青坐着牲口车到农村就业。猛一看蛮嗨皮的,但光鲜的背后有没有背乡离井的辛酸?
公社社员热烈欢迎知青到来
知青“上山下乡”宣传画,满腔热血、豪情壮志!
大部分知青从事的是体力活,及小部分有一技之长的能混上个体面的岗位,如会计、医生、电工啥的。
掏大粪,差事不咋样,但为了“接受革命再教育”必须接受熏陶。
学习捆麦技术
开荒造田大干社会主义
兴修水利。镜头前面的几位挥汗如雨,远处的几位貌似有点懒散哈。
电工在田间规划线路
这两名知青当上了兽医
郏县“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从知青中培养的会计
知青除了干活搞生产,还得参加学习、批斗等活动。
业余大学里的知青正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学习毛主席语录。牌子上的字是“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毛主席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经典批语。
“儒法斗争”和“批林批孔”。不要“呵呵”,这在当时可是很严肃的事情。
知青组织的电影放映队,用社会主义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知青在办好人好事,给小孩理发。面对镜头有点作秀,但这种精神咱得肯定。
“知青”是个说不清道不完厚重的话题,这些照片记录的是当时的某些方面,他们在镜头面前的表现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听老知青回忆说,这个话题里有太多的血泪辛酸。如果您家里有关于知青的照片和故事,欢迎联系我们并与大家分享。联系方式:关注“河南图片网”并致电0371—61172503 。
出品:河南图片网 来源:河南日报资料
责任编辑:庞彦强助理编辑:韩瑞
原创作品,请勿转载!如需高清图片,请致电0371-63680390,联系人袁婷。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