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古人喝茶。
在电视剧《少年杨家将》中有个镜头,大概是七郎对六郎说茶店老板给杨继业送了一些茶叶,还是上等的碧螺春。透过作坊栅栏的空隙看,里面热气腾腾,估计是在煮茶吧。
现代人喝茶,不管是红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都是直接用水冲泡。殊不知,古时候的喝茶方法却和现在有着显著的区别。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神农百草经》对茶的记载,也就是说一开始的茶是作为保健品流行起来的。
春秋时期,茶叶是蔬菜,一般直接加水煮熟,然后配饭吃。可能还会添点油盐酱醋之类的,估计现代人没有尝试过这种吃法。不过有些少数民族的“凉拌茶菜”“油茶”等可能源于那时。茶叶被作为饮品推广相传是从汉朝开始的。“武阳买茶”的典故可以说明至少在当时富庶的人家,茶作为商品消费不是新鲜事了。汉朝人喝茶的方式也挺奇怪的,把采摘后的茶叶做成饼状,喝前先把饼烤红,再在陶器里捣碎,最后充入沸水,加上葱姜等调味品。一碗香喷喷的茶就好了。哎,想问你们汉朝人,那算汤还是茶啊?
到了唐代,茶是“煎”的,即煮茶。茶圣陆羽说要“三沸”:初沸时,水上出现鱼目状的水泡,此时可以适量加盐调味;二沸时,边缘出现涌泉如连珠状,此时盛出一瓢汤水待用,然后用类似于竹筷的餐具搅动器皿中的水,让温度变得均匀,再取一小勺茶末放入水中轻轻搅动,等沸水出现“汤花”,把之前舀出的水倒进去,用来减轻水的沸度,使汤花更多地浮出。此时,茶水已煎好,必须赶快出炉分盏,到三沸就老了。做好后加点盐和姜,其他调料就不放了。
宋朝,简直可以说休闲娱乐等方式是历朝历代中的LV。连皇帝宋徽宗赵佶都写了本关于茶的书《大观茶论》,而且把民间的茶和皇家的茶分开,在福建设立官焙专做皇家茶。宋朝人终于不再迷恋煮茶,变成了点茶,所谓点茶其实喝法有点像今天的咖啡。至于往茶里加盐、芝麻、葱之类的做法,宋代不再提倡了,很多人认为有损品味。
明朝人喝茶不用茶粉,也不用茶饼,只用散茶,直接拿开水一冲即可。因为朱元璋是个土包子,忍受不了那么多规矩,所以带头改了。你别说,这一改让后代挺受用。今天我们的喝茶习惯大概源于那会儿吧。同时由于发酵工艺的发明,喝了几千年绿茶的人们开始喝红茶、黑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有了紫砂壶,第一泡茶利器诞生了。清朝可能是喝茶最多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喝。看古装剧还可以发现清朝人喜欢盖碗泡。
古人怎么喝茶,一目了然。再回过头来看《少年杨家将》中的煮茶方式可能也存在,毕竟从隋唐流行而来,有些人恐怕一时难以改变。另外,剧中还有一处不妥——说有上等的“碧螺春”。“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称此茶为“吓煞人香”。1699年春,康熙第三次南巡到太湖,当地巡抚进贡“吓煞人香”,康熙觉得茶的名字不好听,便题之为“碧螺春”。从此,“碧螺春”叫到现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