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材料人考学”可以订阅哦
今天小编整理汇总了关于铁碳相图的知识点,方便大家对铁碳相图的复习~~~
相图中的点 线 区的意义
平衡结晶过程及组织
分类: (按有无共晶转变)
碳钢 (Wc<2.11%)
铸铁 (Wc>2.11%)
工业纯铁 (Wc<0.0218%)
七种类型: (根据组织, 按含碳量分类)
工业纯铁 (Wc<0.0218%)
共析钢 (Wc=0.77%)
亚共析钢 (Wc=0.0218-0.77%)
过共析钢 (Wc=0.77-2.11%)
共晶白口铁 (Wc=4.3%)
亚共晶白口铁(Wc=2.11-4.3%)
过共晶白口铁(Wc= 4.3-6.69%)
Wc=0.01%的工业纯铁
L→ L+δ→ δ → δ+γ(奥氏体)→ γ → γ +a (铁素体) → a→ a+Fe3CⅢ(三次渗碳体区)
共析钢
L→ L+γ(奥氏体)→ γ→(共析反应)→ α(铁素体)+Fe3C(共析渗碳体)→
α+Fe3C+Fe3C Ⅲ(三次渗碳体区)
省略Fe3C Ⅲ, 最终组织: α+Fe3C (既: P (珠光体))
P (珠光体): 铁素体(a)+渗碳体(Fe3C)
共析反应: 727℃
γ0.77→ α0.0218+ Fe3C (P珠光体)
W α 0.0218 =(6.69-0.77)/(6.69-0.218)=88%
W Fe3C =1-88%=12%
亚共析钢(Wc=0.40%)
L→ L+δ→包晶反应→ L +γ(奥氏体)→γ→γ + α(铁素体)→共析反应→ α+P(珠光体)→ α+ P+Fe3C Ⅲ(三次渗碳体)
省略Fe3C Ⅲ, 最终组织: α(铁素体)+ P (珠光体)
包晶反应: L+ δ → γ(奥氏体)
共析反应后的 α与P含量:
WP=5P/SP
W α=S5/SP
过共析钢(Wc=1.2%)
L→ L+γ(奥氏体)→ γ→ γ +Fe3CⅡ(二次渗碳体)→ P(珠光体)+Fe3CⅡ (二次渗碳体)
共析反应后的Fe3CⅡ与P含量:
WP=4V/SV
W Fe3CⅡ =4S/SV
共晶白口铁(Wc=4.3%)
L→共晶反应→ γ(奥氏体)+Fe3C(共晶渗碳体)→共析反应→ P(珠光体)+Fe3C(共晶渗碳体)+ Fe3CⅡ (二次渗碳体)
L→ Ld(莱氏体)→ Ld’(低温莱氏体或变态莱氏体)
共晶反应: L→ γ(奥氏体)+Fe3C(共晶渗碳体)
共析反应: γ(奥氏体) → P(珠光体)
P(珠光体): α(铁素体)+ Fe3C(渗碳体)
Ld(莱氏体):γ(共晶奥氏体)+Fe3C(共晶渗碳体)
Ld’(低温莱氏体或变态莱氏体): P(珠光体)+Fe3C(共晶渗碳体)+ Fe3CⅡ (二次渗碳体)
亚共晶白口铁(Wc=3.0%)
L→ L+γ(初晶奥氏体)→ 共晶反应→ γ(初晶奥氏体) + Ld(莱氏体) → γ (初晶奥氏体) + Ld(莱氏体) + Fe3CⅡ (二次渗碳体)→ 共析反应→ P(珠光体)+Ld’(低温莱氏体)+Fe3CⅡ (二次渗碳体)
共晶反应后,该铸铁中组织组成物中,
初晶奥氏体含量:W γ =(4.3-3.0)/(4.3-2.11)=59.4%
莱氏体含量: W Ld=(3.0-2.11)/(4.3-2.11)=40.6%
过共晶白口铁(Wc=5.0%)
L→ L+Fe3C Ⅰ(一次渗碳体)→共晶反应→ Ld(莱氏体) + Fe3C Ⅰ(一次渗碳体)→共析反应→ Ld’(低温莱氏体)+ Fe3CⅠ(一次渗碳体)
易混淆的概念
重结晶:在固态下的相变结晶过程。
Fe3C Ⅰ(一次渗碳体):从液相中结晶出的先共晶渗碳体。
Fe3CⅡ (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次生的渗碳体。
Fe3C Ⅲ (三次渗碳体):从铁素体中析出的渗碳体。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