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8日新媒体专电 题:“非凡之城”的非凡奥运
新华社记者姬烨 李铮
巍峨的山川、深蓝的大海、细白的沙滩、翠绿的雨林……里约热内卢拥有着超越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的非凡景观↑(新华社发)。而当奥运首次来到南美大陆,屡被唱衰的巴西也用自己的方式惊艳世界,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闭幕式上评价的:“这是一届在‘非凡之城’举办的非凡奥运。”当喧嚣归于平静,奥林匹克精神已在这里生根发芽。
回看这几年,里约奥运筹备面临政局动荡、经济危机、预算不足、社会治安、寨卡病毒、水污染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奥运开幕前,在各大媒体的聚光灯下,唱衰里约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但从奥运开幕那一刻起,巴西人用简洁、省钱但不乏热情、创意的方式,让世人刮目相看↑(新华社记者徐子鉴摄)。
“Gambiarra”,这个词是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新华社记者武巍摄)第一部分的主题词,它在葡语中意义特殊,本来是指利用现有条件,最终解决问题,有因陋就简的意思。延伸到奥运大背景,就是巴西人以最小付出博最大收获和节俭办赛的尝试。这个词是属于巴西人的创造力,固然与组委会预算紧张有关,但也符合《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改革思路。
各路媒体向来爱用苛刻的眼光来看待奥运东道主,即便如此,据巴西旅游部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报道里约奥运会的外国记者对巴西的接待能力大都表示满意,89.6%的受访外国记者表示将向自己的朋友、家人或者自己国家的民众推荐巴西。在外国记者的报道中,巴西人的好客、热情↑(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以及美景是最多被提及的积极因素,而城市交通和指示牌不清是反映最多的负面因素。
赛前饱受诟病的社会治安并没有在奥运期间惹太多麻烦,巴西方面在奥运期间投入8.8万名安保人员,力保赛事平稳有序。但在赛事结束之后,随着大批安保人员撤离,里约的治安似乎一夜回到老样子。一些贫民窟↑(新华社记者徐子鉴摄)的劫匪纷纷“下山”,在游客密集的海边,时常发生抢劫、甚至枪杀。另据了解,今年以来,里约加装防弹装置的车辆比去年同期增长43%,一些普通游客旅游时也要求租用防弹车。许多在里约生活的人都开始怀念奥运期间的安全感。
奥运让巴西人受益的远不止安全感。“足球王国”不但首次摘得奥运男足金牌↑(新华社外代图片),而且也开始熟悉和了解其他奥运项目。不少场馆在奥运会后也“乾坤大挪移”,造福里约民众。
奥运惠及巴西的更多是在赛场之外,便捷的交通、整洁的环境、更健全的配套设施、翻修一新的港口区等等。更重要的是,这一体坛盛事被国际奥委会定义为“被消费最多的一届奥运会”,全球一半人口收看了奥运转播↑(新华社记者李明摄),这让巴西人感受到了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的自豪感,也让整个巴西在如此艰难时期团结在一起。
近期有两条后奥运的新闻。其一是里约奥组委官司缠身,至少卷入25起官司当中;其二是奥运开幕式上每名运动员在入场时获得的树种,如今正在巴西茁壮成长↑(新华社记者李明摄),这些种子在4年后东京奥运会时就可以长成树林,展示巴西保护自然恢复生态的态度,其中的细心和专注可见一斑。
这两则新闻或许就代表了里约这个矛盾综合体。她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站在里约著名景点基督山↑(新华社记者李尕摄)俯瞰,你会爱上这座在浩瀚的大西洋和群山之间舒展着迷人曲线的城市。正如国际奥委会发言人马克·亚当斯所说:“有人认为里约奥运会是一届‘最完美的’不完美奥运会,这是一个很准确的描述。”
现如今,里约人的生活已回归日常,但体育依旧无处不在。在绵延的海滩上,锻炼的人数不胜数↑(新华社外代图片),跑步、足球、沙滩排球……在这里,体育不只限于在赛场上争金夺银,更是一种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正是这样平凡的日常铸就了这座“非凡之城”的独特魅力。
(编辑:郑直)
版权归新华社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