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的这一期魏格纳假说:《远古地球》中我们来看一看欧亚大陆板块的最西部的西亚地区。
西亚又称西南亚地区,亚洲西南的部分,位于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交界地带,同时也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西亚地区黑海进出地中海的门户是土耳其海峡,霍尔木斯海峡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航运十分繁忙。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和红海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印度洋和地中海地区。
西亚包括今天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半岛等地。总陆地面积约718万平方公里(包括埃及在西奈半岛上的6万平方公里,不包括土耳其在欧洲的2万平方公里),约占亚洲陆地总面积的16%,该地区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石油资源。
西亚地区的经纬度定位于东经26度到东经74度之间,北纬纬度则为北纬12度到北纬43度之间。
联合国将土耳其、塞浦路斯、外高加索地区的国家也包含在西亚之内。不过,这些国家亦位于亚洲和欧洲之间的交界地带,且和欧洲地区都有着社会和政治上的关联。其中,土耳其地区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阿拉伯世界的亚洲部分被称之为“马什里克”。
西亚地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北回归线穿过西亚地区中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交替控制,使得该地区分布有大量炎热干燥的沙漠;该地区的农业主要靠灌溉,山地地区的绿洲可放牧;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地区冬季有降水,西亚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均有降水分布。
西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古代著名的路上贸易通道“丝绸之路”,就是从我国西安出发,沿河西走廊走出新疆,经过中亚、西亚,然后到达欧洲。现代时期西亚除了有铁路、公路和国际航空线联接亚洲、欧洲及非洲的其他地区之外,还控制着海上的交通要道。
西亚的地理地质地貌,主要地形以高原为主,中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又称为两河流域),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西亚的东部地区为伊朗高原,向西有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的安纳托利亚高原,都是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质板块在远古地球时期的运动而形成的褶皱山脉环绕的内陆高原,其边缘分布着许多高大山系。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是一个由远古时期前寒武纪时的古大陆形成的台地高原。
西亚地区平原面积不大,主要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外高加索的库拉河谷地平原。在地质史上,西亚地区的高原有过多次的火山活动,形成了大面积的熔岩台地。西亚有着众多的火山分布,受新时期的地质构造运动影响,现代火山和地震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西亚的外露地貌以干旱风沙地貌为主,沙漠分布广,西亚不仅仅是亚、欧、非三洲的结合部,也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古代时期的古巴比伦(即两河流域文明)位于今天的伊拉克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也是伊斯兰较、基督教、犹太教等世界性和地区性的宗教发源地。
西亚的伊朗地质地貌主要是闭塞的山间高原,包括高原内陆及其周围的山地,由南北两侧的边缘山地及中间高原盆地所构成。其边缘山地属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山地带。主要划分为南支和北支两支地带:
北支主要有厄尔布尔士山脉、科彼得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南支主要有扎格罗斯山脉、莫克兰山脉、基尔塔尔山脉,并向东延伸成苏莱曼山脉。伊朗高原南北介于中亚平原和阿拉伯海及其海湾地区之间,西邻亚美尼亚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接印度半岛地区的塔尔沙漠,全境东西长约2500公里,南北最宽为1500公里,面积约27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于伊朗境内,小部分则属于阿富汗、巴基斯坦等。
伊朗高原周围山地高大险峻,尤其是兴都库什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等,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有冰雪覆盖的山峰高大连绵,十分雄伟壮观。
由于伊朗高原封闭的地形、稀少的降水使得高原上形成了广大的内流区(包括无流区),内流、无流区约占伊朗高原面积的2/3,高原上没有真正的大河,河流长度不大,流域面积有限,河流的水量较少,水位季节与年际的变化很大,多季节性河流等成为本地区突出的水文特征。高原内部基本上为内流区和无流区为主,内陆河流多发源于高原边缘山地的内侧,流向内陆低地。赫尔曼德河发源于喀布尔西帕格曼山地区, 向西南流入萨巴里湖,全长约1110公里,是伊朗高原上最长的河流,为内陆河地区。
内陆河主要靠高山融雪和冬雨补充,内流河最大径流量在春季或者春末时节,此时在干旱的低地可出现春季洪水灾害。其余较大的内流河有赫里河、哈利勒河、库尔河等。外流河多分布在高原边缘山地的外侧,径流量和河流长度都比较小,流域面积也很小。最长的外流和是卡伦河,发源与扎格罗斯山,流向西南地区,在阿巴丹附近汇入阿拉伯河,全长550公里,有一定的通航价值。此外,还有一些更小的外流河流入阿拉伯海及阿曼湾、波斯湾。著名的湖泊有萨巴里湖、纳马克湖等,都是内陆咸水湖。
西亚的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北以亚喀巴湾北端——阿拉伯河口一线为界,东北临波斯湾和阿曼湾等,东南濒阿拉伯海,南邻亚丁湾,西隔红海与非洲大陆相望。
阿拉伯半岛是远古时期古大陆板块上形成的台式高原地形;具有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酷热的热带干旱气候;广大的无流区;热带荒漠景观等。
这些特征突出的反应了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环境整体性,使之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自然区,并与西南亚其他地区表现出整个大区内部明显的区际差异性。由于这里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主要是以阿拉伯人为主,故名阿拉伯半岛。
在阿拉伯半岛地质构造上来看,阿拉伯半岛原是远古地球时期冈瓦纳古大陆的一部分,中新世以来,向西北延伸部分形成了红海——亚喀巴湾——约旦裂谷地带等,向东北延伸的部分形成了亚丁湾,使阿拉伯板块与非洲板块相分离(仅有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地带基底相连接)并以反时针方向俯冲于欧亚板块下面;同时,在阿曼湾西南岸因板块俯冲作用形成了哈贾尔山脉。阿拉伯半岛陆地古老,板块基底主要是元古代结晶岩,在古老的结晶岩和火山岩的基础之上覆盖有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岩层,除了少数地区外,广大地区在构造运动方面稳定,沉积底层基本上保持着平整或近于水平的单斜构造,未经历较大的褶皱变动。
在西亚的两河流域冲积的平原,范围大致东起伊朗高原,西至叙利亚和阿拉伯高原,北起亚美尼亚山区,南临波斯湾,处于亚热带地区。
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势低平,高度多在200米以下,绝大部分地区海拔不到100米,如距离海岸地区约500公里的巴格达,海拔仅有34米。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比巴格达为界,西北部称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东南部称下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其中巴士拉以下至入海口为阿拉伯河三角洲。平原地表多由阶梯和河漫滩组成,平原之上仍有局部的高地。由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淤积严重,河床不断加高,所以,在平原上可以见到高高隆起的河岸地带,但平原上的湖泊低地也很引人注目。
西亚临近地中海,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北部,北起伊斯肯德仑湾,南至亚喀巴湾,包括叙利亚西部、黎巴嫩、巴勒斯坦以及西部约旦等地区,是一个南北狭长、景观独特的自然地理区,以及裂谷地带的构造地形、亚热带夏季干旱气候和地中海式植被显著区别于西南亚其他自然区。
西亚地区自西向东依次排列着下列地形;
一、地中海沿岸平原,滨临地中海东岸,这个地区一般宽度不超过十几公里,地表主要由第四纪松散物质组成,滨海地区有广布的沙滩和低湿地。塞浦路斯岛位于地中海中,西南地区由火山岩构成的山脉,北部则为石灰岩构成的低缓丘陵地区,中部则为平原地区。
二、山地丘陵地区,自北向南有安萨里耶山脉、沙尔吉山脉、黎巴嫩山脉和约旦谷地。该地区山地丘陵,为背斜山地,石灰岩分布广泛,喀斯特地貌发育。本地带山地宽约40-67公里,平均海拔800-1000米左右,黎巴嫩山脉的库尔内特——萨乌达山高原为海拔3083米,是本地带山地的最高峰。山地地势西缓东陡,高差明显。东邻约旦河谷地的耶路撒冷海拔为900米,与距离24公里处的死海高差达1300米。
三、约旦河断裂谷地,即死海地沟带,是东非大裂谷的延续,又称之为西亚裂谷带,包括现在约旦河谷地、死海洼地和阿拉伯谷地。约旦河谷地与西侧的山地丘陵之间为高差达1200米的陡崖谷壁,约旦河自北向南流入,经过切穿玄武岩地质注入死海,长约320公里。阿拉伯谷地介于死海和亚喀巴湾之间,宽约15-25公里,长约175公里,谷壁陡峭。
四、东部山地又称东约旦山地,在约旦断裂谷地以东,是由石灰岩构成的台地性山地,海拔450-1200米左右,地势向东缓倾。
西亚地区土耳其的小亚细亚高原和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北邻黑海和高加索山脉,南靠地中海、地中海东岸地区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濒希腊的爱琴海和黑海海峡,其大部分地域属于小亚细亚半岛。它是亚洲最西部的半岛,厄黑海通向地中海的航路,为东南欧到西南亚的陆地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小亚细亚高原地形在地质构造上,与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和伊朗高原同属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褶皱山地带,主要为高原地形、地势均颇为高耸险峻。但是,在地质构造上和构造地形的特点方面等两个高原又有各自的特色:
一、小亚细亚高原,又名安纳托利亚高原,由边缘山地和内陆高原组成,是一个山间高原。北侧边缘山地总称庞廷山地,自西向东横亘着克罗卢山脉和卡德尼兹山脉,由一系列平行的以石灰岩为主构成的山脉,海拔2000-2500米,地势东高西低,北坡呈现阶梯状下降,南坡向高原内部逐渐过度,山间有深切的谷地和陷落盆地,沿海为狭窄平原地区。
南侧边缘山地为托罗斯山脉,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山脉呈现弧形,大体作雁行式排列,分为西、中、东托罗斯山脉。海拔多在2000-3000米之间,有的高峰在3000米以上。山势陡峭,向东逐渐过度到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南侧山地陡峭,直逼海岸地区,沿海平原狭窄,以安塔利亚平原、塞汉河与杰伊汉河下游三角洲较为重要。
二、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又名亚美尼亚山汇(或山结),由小亚细亚高原东延山脉和伊朗高原西延山脉汇聚而成,即庞廷山脉、托罗斯山脉与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的汇合处——即山结地带。高原海拔高度大多在3000-4000米左右,地势高俊,是一个以火山喷发物质为主的熔岩高原,主峰大阿勒山位于东托罗斯山脉的东端,是一个死火山锥,海拔5165米,直径为40公里,峰顶终年积雪。这里由火山熔岩堵塞河谷形成的凡湖,为高山堰塞湖地区。
高原构造活动强烈,火山地震众多。火山沿厄尔布尔士火山至凡湖北岸西潘火山,以及自卡兹别克火山至大阿勒山之间的构造线有规律的分布,大约有十几座火山锥体,岩浆活动激烈,形成了许多温泉。
西亚北部的高加索山地地区,北起大高加索山脉(以山脊线为界),南达亚美尼亚高原,西滨黑海,东临里海,是一个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的山脉地带。
新褶皱的高加索山地在地质史上曾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在第三纪末期至第四纪初期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板块运动的时期,由阿拉伯板块和伊朗、土耳其的小版块等,与欧洲板块碰撞连接而成,为年轻的褶皱山系,形成了大、小高加索山地和低洼地,具有山地、低地相间分布的特点。由此在地形上可划分为三个地形地貌单元:
一、大高加索山脉为高加索山脉主体,大高加索山脉西北-东南方向延伸长约1200多公里,宽约180多公里。大高加索山脉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褶皱构造-复背斜山地,轴心地带高度达3000-4000米,其中海拔4800米以上的山峰有十几座,这些高大山峰终年积雪,且多冰川分布。大高加索山脉可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以中高加索山地地势最为高俊,大高加索山脉火山地震频繁,温泉很多。
二、小高加索山脉也是一个褶皱山地,西与庞廷山脉山地东缘相连接,东部延伸为塔雷什山脉,并逐渐过度为厄尔布尔士山脉,长500多公里,平均海拔2500-3000米。
三、外高加索低地主要包括东部的库临低地和西部的科尔希达低地,都是属于构造低地洼地。科尔希达低地是典型的冲积-堆积平原低地,库临低地是西北狭窄、东南逐渐宽阔的山间凹陷,其东部是库拉-阿拉克斯低地地区。库临低地西部在海拔750米以上,到东部库拉低地为500-400米,河口附近仅为25米左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