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运的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显得那么渺小。服务春运的“好司机”们承载着我们的团圆梦。
“80后”小伙子陈杰是南昌铁路局福州机务段电力机车司机,今年已是他的第十个春运了。陈杰的爷爷、爸爸、叔叔都是开火车的,一家人见证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到电力机车的转变。
△1月22日,陈杰的父亲陈建中(左)展示他开火车时用过的工具,并向陈杰讲解使用技巧。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作为“铁路世家”最年轻的电力机车司机,陈杰从家人那里感受到最多的,是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陈杰说他也要把这份责任传递下去,让旅客都能安全到家。
△1月22日,陈杰在确认火车仪表状态。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
△1月13日,3603次列车从北京站驶往重庆北站,这是2017年春运由北京发出的第一趟增开列车,列车司机孟志军在开车前站在车头。孟师傅今年46岁,河北保定人,已经在铁路上跑了20多年。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
△53岁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浙江分公司机长金龙站在航班机舱内。他1981年成为空军飞行员,1993年进入民航工作,至今已安全飞行2万2千小时。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归心似箭的旅客们对运送自己平安返家的“春运好司机”发自肺腑地感激。但让承载几十亿人次旅客发送量的春运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靠的不仅仅是这些好司机,还有默默工作在各个服务保障岗位的“隐形护航人”。
铁路通信维护工人们经常穿着黄色工作服在高达25米的塔顶上作业,因此被称为“小黄蜂”。
△1月22日,通信维护工人在呼和浩特铁路局呼和通信段兴和工区管内的一座铁路桥上巡查。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这些工人担负着唐呼线张集段通信设备的检查维修任务,冬天里温度低至零下30摄氏度,风力可达5级。春运期间,“小黄蜂”们以高一格、严一档的标准,保障铁路通信设备的安全可靠。
△1月22日,工长郑志平攀爬一座通信铁塔。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凌晨,城镇尚在沉睡,位于嘉陵江边的高铁兰渝线南充段,一群人推着80斤重的检测机器,沿着铁轨施展“凌波微步”。对讲机的“滴滴滴”声打破沉寂,探照灯的光束照亮夜幕。这群“夜行者”是高铁轨道线检员。
△线检员在调试轨检仪(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马梦妮 摄
△线检员推着轨检仪进行线路设备检查(1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马梦妮 摄
今年48岁的李文胜是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航线车间的机械工程师,从事飞机航线维护放行工作已经有20多年。
△1月22日,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李文胜引导降落的航班进入停机位。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每一架起飞、降落的飞机,他都要按照飞机航线维护工作单进行绕机检查、驾驶舱检查、勤务检查及放行等3大类、20大项、50余小项的维护检查工作,每趟飞机航线维护放行完成,李文胜至少要在工作单上签20次自己的姓名。
△1月22日,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李文胜检查飞机发动机。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我是飞机体检师,签字就是责任,决不能让飞机带着影响飞行安全的隐患和故障起飞。”李文胜说。
△1月22日,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李文胜对飞机驾驶舱进行维护检查。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郑州铁路局郑州车辆段百余名工作人员彻夜工作在检修一线,他们每天都要对客车的车下悬吊装置、电箱、转向架、车上旅客服务设施等几十种客车设备进行全面“体检”。
△1月21日,郑州铁路局郑州车辆段的工作人员在清洁一列客车的车身。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1月21日,郑州铁路局郑州车辆段的工作人员进行送电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为了保障西安北站候车大厅顶部照明及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西安铁路局西安建筑段每周都要安排铁路工人在马道(高层建筑物内设置在顶部用于检修的步道一般被称作“马道”)例行检修各类用电设施、巡查配电设备,同时检查钢结构组件。
△1月21日,西安北高铁车间综合工区工人在西安北站顶部的马道上巡查。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这些铁路工人几乎不会与南来北往的旅客碰面,但他们用辛劳的汗水,让西安北站的26000盏照明灯照亮每一位旅客回家的路。
△1月21日,西安北高铁车间综合工区的工人们在西安北站顶部的马道上检查灯具接线盒。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丁娟原来是南昌铁路局的一名“跑车”高姐,因为白天需要照顾半身不遂的母亲,而调到南昌客运段动车二队整备组从事夜间巡检工作。
△丁娟爬上距地面1.6米高的车门(1月18日摄)。动车停靠的股道没有阶梯上下,丁娟一晚要徒手上下车门20多次。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每天17点至次日8点,她要对停靠的高铁动车组的安全设施、客服备品和车内卫生进行检查、补充和鉴定,保证第二天列车内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车厢环境整洁。
△在黑暗的车厢里,丁娟用手电筒检查列车上的安全设施(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丁娟(中)给组里的巡检员分配工作(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摄
为了保护旅客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他们无时无刻不在高度注视着人群,为的就是让每位旅客都能过个平安年!
△1月13日凌晨,北京铁路公安局“铁鹰”反扒队员在北京站巡逻。他们身着便衣,隐藏在人群里。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为应对春运中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情况,南京铁路公安1月15日组织十多名特警、乘警、民警在南京动车运用所一辆检修的动车上开展多警种联合应急处突演练。
△在南京动车运用所一辆检修的动车上,特警进行控制犯罪嫌疑人演练(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在南京动车运用所一辆检修的动车上,特警使用搜爆犬进行搜爆演练(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梁振强是宁夏银川铁路公安处固原车站派出所六盘山车站警务区唯一一名民警。他所处的线路辖区山大沟深、地形复杂。
△1月20日,梁振强佩戴执法记录仪准备外出巡逻。 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春运期间,他每天要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步行十几公里,对铁路沿线相关设施进行巡检,走访沿线百姓,进行铁路安全教育。六盘山火车站唯一一趟停靠2分钟的客车,也是梁振强春运工作的重点,核验上下车旅客的身份、检查违禁品是每日的必做工作。
△1月20日,梁振强在辖区的铁路桥上巡逻。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1月20日,梁振强在辖区村子里向群众了解治安信息。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服务热线、列车广播、购票后台维护,从旅客们决定买票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在各个环节为旅客提供周到服务。
△1月13日,96158首都机场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在春运期间解答旅客的问询。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
△列车广播员刘莉在K8381次列车播音室内广播(1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不同于春运其他诸多车次上的电子播报,K8381次绿皮车的喇叭那头,连接着的是一个颇具年代感的职业——列车广播员。上海铁路局合肥客运段的刘莉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二十余年。
△K8381次列车播音室内陪伴刘莉多年的话筒(1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客票系统第二生产中心工作人员承担着全铁路售票系统运行维护的重要职责,随时监控售票数据,为春运售票高峰时段做好应急准备,时刻防备系统故障。
△1月10日,工作人员在铁路客票系统第二生产中心监控火车票售卖情况。 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1月10日,工作人员在铁路客票系统第二生产中心监控火车票售卖情况。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
北京西站所有的车票都是由售票车间总账班组发放的。他们要保证售票窗口和自动售票机时时有票卷。
△1月21日,北京西站的工作人员给自动售票机更换新的票卷。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进入春运后,北京西站每天的取票量最多时达到40万张,总账班组的工作人员都是在售票窗口下班后才能结束工作,每天都要加班。
△1月21日,北京西站售票车间总账班组的工作人员侯宇给售票窗口发放票卷。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1月21日,北京西站售票车间总账班组的工作人员侯宇在查找相应的票卷。新华社记者 李文 摄
蒋文亮是上海铁路局南京客运段Z51/52次列车的餐车厨师。相比于原五星级酒店名厨、特级厨师职称、路局“服务明星”等称谓和荣誉,他最响亮的名号还是火车上的“摇滚大厨”。
△蒋文亮在厨房里忙碌(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蒋文亮专心研究行车特点苦练扎马步,列车一开动,他全身肌肉就立即调动起来保持平衡。蒋文亮买了一个小音箱,边听音乐边做菜,在音乐节拍中找准列车晃动的节奏,因此得了“摇滚大厨”的名号(1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响摄
岗位不论大小,都关乎春运的平稳运行,让我们在回家的路上向服务春运的人们说声感谢。
编辑 · 吕帅 吕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