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以后,稻作生产中普遍采用了育秧移栽技术。宋代出现的秧马则是专门为拔秧而设计的。插秧技术至少在元代已经定型。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农书中记载的秧马图
民间收藏的秧马
水稻插秧仍然是今天最主要的农耕生产活动
水稻水稻移栽后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耘田和烤田两项。耘田和烤田在北魏时期就已出现。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耘田的作用主要在于除草。
耘田
为适应耘田的需要,宋元时期还发明了耘爪,用竹管做成手掌形状,套在手指上,以避免手指直接与田土接触,减少损伤。
玉贞农书中记载的耘爪
除手耘之外,元代出现了足耘,足耘时,手里拄着一根象拐棒一样的东西,用脚趾趾塌拔泥上草秽,壅在苗根下,以起到除草和施肥培土的作用。
古诗《三耘》中对足耘的描绘
元代还创造了一种用耘荡耘田的方法。耘荡系一种用木板下钉有铁钉,上安有竹柄的工具,耘田的时候,象使用锄头一样,推荡禾垄之间的草泥。提高了效率和减轻了劳动强度。宋元时期所用的耘田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玉贞农书中记载的耘荡
耘荡实物
烤田主要是结合耘田进行。一般是在耘过之后,把水放干,进行暴晒。
烤田(今称为晒田)是水稻栽培的重要环节
宋代出现了一种在田中开挖水沟进行烤田的方法,把水控制在田中的局部地区,防止肥水外流。
水沟晒田
小型开沟机
大型开沟机对水稻田进行预开沟
在改进耕作技术的同时,人们还通过不断地选种和育种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宋代引进了早熟、耐旱的占城稻,以适应高仰之地的种植。
占城稻
而同时出现的黄穋稻则主要是面向低洼易涝的湖田。
黄穋稻
经过一代以一代人的努力,水稻品种不断增加,仅清代《授时通考》所抄录的水稻品种数就达3000多个。
《授时通考》
《授时通考》第七十八卷对于水稻的记载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自然计
引领
乡村现代化建设与规划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自然计
理念:
生物质与能源自立、自然农法与循环经济、流域管理之中医法则与栖居营造之风水万象是乡村基础设施生态化的重要路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
风土国际传媒支持 13511001695 01056545485
服务微信号:wei10828788/wanglan-86
关键词:创意乡村,乡村规划,乡村设计,乡村4.0,乡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休闲农庄,庄园,家庭农场,
本文源自网络,谢谢阅读,如需转载,请注明创意乡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