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好莱坞动画片比较多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大部分形象都并非人类,而是玩具、动物或者汽车之类的,即便是擅长塑造人类角色的迪士尼,其作品中的人类形象也用“超大眼睛”、“纤细腰围”等元素来突出其与真正人类的不同。是的,“恐怖谷效应”,有的人可能已经说出来了。当一个物体看起来越像人类的时候,到达某一限度人类对该物体的喜爱程度会极具下降。
作者Jessica Outlaw在Medium上撰文指出,学者发现诞生于70年代的“恐怖谷理论”有瑕疵,真实的情况是“恐怖谷”更像是“恐怖悬崖”,因为即便是一个真人的照片,也不能达到毛绒玩具那样高的人类喜欢程度。作为一个VR设计者,最好避免在VR中设置与人类接近的物体,因为即便与真人一模一样,用户也未必会喜欢。
猴子也有恐怖谷效应
开头已经说了,恐怖谷效应指的是由于人类非常相似的物体所引起的一种混合了奇怪和恐惧的感觉。具体看一下上面的图就明白了。静止的毛绒小熊玩具可能是人们最喜欢的,相应的能动的机器人也还好,到了Zombie这样有人类形象的东西大概是最吓人的,随着机器人和人偶与人类相似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也会出现回升,直到真实人类的形象达到顶点。
“恐怖谷效应”估计是从生物进化而来的,根据就是人类的亲戚,猴子也有恐怖谷效应。科研人员给猴子展示了三张图片,lowpoly风格的猴子面部模型、渲染效果好一些的模型、真实猴子的面部图片。和大家猜的差不多,猴子更多会看向两边的图片,而不是中间那张。
恐怖效应的根源
“归类”是人类最基本的自动的心里活动,人类根据事物与之前事物的相似度来进行评判,而一个人形的玩具扰乱了这个评判的过程。
“归类这个行为不断的进行,产生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反馈。”伯克利大学心理学家Dacher Keltner说到,“如果你能解决归类这个行为是如何进行的,那么基本上就能解决人类是如何认识事物的。”Keltner说到。
遇见一个恐怖的人形机器人,带来的是知觉线索的冲突。“这是人还是机器?”,这样的疑惑干扰了人们每天都要用到的“归类”过程。
“恐怖谷”其实是“恐怖崖”
Masahiro Mori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恐怖谷”理论时,预测的是随着与人类相似度的提高,人们对物体的喜爱度会越过恐怖谷效应,而呈现上升趋势。随着实验人们发现,真实的情况是随着与人类相似度的上升,人们对物体的喜爱度会有所上升,但是远没Mori教授预测的那么高,“恐怖谷”其实更像是一个“恐怖悬崖”。
“恐怖谷效应其实更像是恐怖崖,因为即便是真人的照片也不能达到人们对玩具机器人的喜爱程度。实验确实显示与人类高度类似的物体在越过恐怖谷后获得了一些人类喜爱程度的提高,但整张图片最重要的特点还是在那之前巨大的悬崖落差。”
VR设计建议:
1. 使用非人类化身形象,尽量避免恐怖谷效应
2. 恐怖谷不存在,真实的其实是恐怖崖,一旦接近人类,用户的好感度会极大下降,并且永远没法回到之前的水平。
相关阅读
[消息来自Extended Mind IN2原创资讯转载请注明来源及链接]
IN2
专业VR影像媒体平台
VR影视+360视频
策划|拍摄|推广|分发
一站式解决方案
寻求报道/商务合作
Immersivetech
TEL
13693692680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