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多学会发布了基于GRADE循证医学方法学的优化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ROSC)后治疗指南。该指南是继2015年10月-2016年1月欧美心脏骤停高级生命支持指南更新后的又一重磅发布。
对于全面,实用,并且强调心脏骤停后管理的完整性等方面有较高的需求性。该指南侧重于对OHCA院内治疗阶段的实践指南推荐。包括4个方面,1、目标体温管理(TTM);2、冠脉造影以及血运重建;3、ICU管理;4、心脏骤停后的区域化管理
对于目标体温管理(TTM)相关内容做以下节选
一,对于初始是可电击心律和非可电击心律,ROSC后仍然处于昏迷状态的OHCA患者,推荐实施TTM
二,无论初始心律如何,对于院内心脏骤停,ROSC后仍然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建议考虑实施TTM。
三,对于TTM温度维持范围,给出的推荐是体温维持在33-36℃
四,关于院前的TTM:指南并不推荐院前静脉使用冰盐水进行降温
五,关于TTM方式的建议:体表降温或血管内降温技术都可以用于TTM的诱导及维持。
六,TTM维持时间及后预防发热的相关建议:指南建议维持至少24h;完成初始范畴的TTM后,建议继续24h以上的TTM以预防发热(>37.5)注:TTM概念不同于传统的亚低温,需要快速降温,可控复温,稳定维持。
七,体温测量:建议在低温诱导、维持以及复温过程中应该进行连续性体温监测。但是指南并未给出监测哪一部位或使用何种监测手段。
八,关于神经肌肉阻滞剂的使用:建议应该执行渐进性的方法预防和应对寒颤:包括开始时用皮肤加温装置(覆盖热循环空气毯),对乙酰氨基酚,或者静脉补充镁;持续性寒颤,使用神经肌肉阻滞剂之前,应先尝试使用阿片类药物,丙泊酚或者右美托咪定
文章来源:医泽健源
分享内容至朋友圈
√ 分享:点右上角 分享到朋友圈
√ 查询:点右上角 → 查看公众号 → 查看历史消息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