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测量学的概念、由来和发展
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的一门科学。
人体测量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同时又具有古老的渊源。
早在公元前1世纪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已从建筑学的角度对人体尺度作了较全面的论述,他从人体各部位的关系中发现人体基本上以肚脐为中心。一个站立的男人,双手侧向平伸的长度恰好就是其身高,双足趾和双手指尖恰好在以肚脐为中心的圆周上。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达·芬奇根据维特鲁威的论述,绘制了著名的人体比例图
19世纪,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等人对人体尺度在建筑中的应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创立了模数制(图2.2)。
目前,人体测量学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为了设计的需要,现在世界各先进国家都有本国的人体尺寸国家标准(或数据资料),我国也发布了相应的国家标准《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人体测量学包括人体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前者测量在静止和正常体态时人体各部位的尺寸,后者测量人体各部位在活动时的位置关系。
我国成年人体平均尺寸如图2.3所示
人体静态尺寸主要指人体的构造尺寸(即人体结构尺寸),它包括头、躯干、四肢等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尺寸。
据统计,我国成年男子平均身高为1.67m,女子为1.56m,各地区人体高度有差异。尽管人体的各种尺寸差别很大,却有着一定的变化范围和相互联系。
人体动态尺寸是指人体的功能尺寸,这是人体活动时所测得的尺寸。
由于行为目的不同,人体活动状态也不同,故测得的各功能尺寸也不同。要精确地测量其尺寸是比较困难的,但根据人在室内活动的范围和基本规律,也可以测得其主要功能尺寸,详见图2.4。
为了便于设计时选用,可以将测量数据制成表格,也可以采用比例法进行估算。图2.5是用比例法表示的部分人体动作尺度。
人体测量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在阶梯教室、影院、剧场的阶梯座位设计中的应用
如图所示,要确定阶梯的高度D和前后排座位的间距I,就必须使后排就座者观看黑板(或荧幕、舞台表演)的视线不被前排就座者的头顶挡住。目标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存在几个互相影响的因素,具体分析见表2.1。
(2)对房间平面尺寸与家具设备布置的影响和制约
房间面积、平面形状和尺寸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具尺寸、布置方式及数量的制约和影响,而家具的具体尺寸及布置又受到人体测量基础数据的制约和影响。
先以住宅设计中的卧室为例,在确定平面尺寸时,应首先考虑最大的家具-床的布置,并使其具有灵活性,以适应不同住户的要求,而床的尺寸又受人体尺寸的直接影响。如图2.7所示。
再以卫生间设计为例,设计中应保证使用设备时人活动所需的基本尺寸,并据此确定设备的布置方式及隔间的尺寸(见图2.8和表2.2)。特别是供残疾人使用的专用卫生间,人体测量基础数据的参考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如图2.9所示浴室的安全抓杆和图2.10所示考虑残疾人使用的专用卫生间。
(3)对门和走道等交通联系空间最小宽度确定的影响
门的最小宽度受人体动态尺寸的制约和影响,一般单股人流最小宽度为0.55m,加上人行走时身体的摆幅0~0.15m,以及携带物品等因素,因此门的最小宽度≥0.7 m。如图2.11。
走道、楼梯梯段和休息平台最小宽度的确定同样离不开人体的动态尺寸。单股人流宽度为0.55~0.7m,双股人流通行宽度为1.1~1.4m,根据可能产生的人流股数,便可推算出各自所需的最小净宽,而且还应符合单项建筑规范的规定。见图2.12和图2.13。
(4)建筑中诸如栏杆、扶手、踏步等一些要素,为适应功能要求,基本上保持恒定不变的大小和高度,这些常数的确定往往也受人体测量学的直接影响。
建筑艺术要求真、善、美统一。著名建筑师柯布西耶研究了人的各部分尺度,认为它符合黄金分割等数学规律,从人体绝对尺度出发制定了两列级数,从而建立了他的模数制,并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进一步把比例与尺度、技术与美学统一起来考虑。
在运用人体基本尺度时,除了要考虑到地域、年龄等差别(表2.3)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设计中采用的身高并非都取平均数,应视具体情况在一定幅度内取值,并注意尺寸修正量(图2.14)。
②近年来对我国部分城市青少年调查表明,其平均身高有增长的趋势,所以在使用原有资料数据时应与现状调查结合起来。
③针对特殊使用对象(运动员、残疾人等),人体尺度的选择也应作调整。
环境生理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条件对人的安全、健康、舒适感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效的高低。
按照劳动条件中的生理要求,通常把环境因素的适宜性划分为四个等级,即不能忍受的、不舒适的、舒适的和最舒适的。环境因素舒适性分级的参考界限见图2.15。
建筑以“形”、“光”、“色”具体地反映着建筑的质感、色感、形象和空间感,表现出建筑的尺度比例、明暗轮廓、差异对比、统一和谐、韵律结构、层次与流通、肌理与质地、积聚与分割、俯视与仰视、环境与空间、情调与意蕴、智巧与美感等。视觉正常的人主要依靠视觉体验建筑和自然环境。
人的视觉特性包括视野、视区、视力、目光巡视特性及明暗适应等几个方面。
(1)视角、视距与视野、视区
视角是人眼能够区别开来的两个最近的刺激物与人眼形成的夹角。具体设计可参考6′视角进行设计。视距是眼睛到被视对象之间的距离。实际上,两眼相距约60 mm,可看清物体时,最佳距离在34.4m以内,这是歌剧院的最大视距(看清演员大致表情的视距要求)。
表2.4是建筑设计中一些常见的视角与视距关系。垂直视角与心理感受如表2.5所示。在绝对视距的范围内人们对建筑物不同的观察内容和心理感受如表2.6所示
视野指脑袋和眼睛固定时,人眼所能察觉的空间范围。正常人的视野范围见图2.16。单眼视野竖直方向约130°,水平方向约150°。双眼视野在水平方向重合120°,其中60°较为清晰,中心点1.5°左右最为清晰。由于不同颜色对人眼的刺激有所不同,所以视野也不同。正常人的色视野如图2.17所示。
通常按对物体的辨认效果,即辨认的清晰程度和辨认速度,分为以下四个视区:中心视区、最佳视区、有效视区和最大视区
(2)目光巡视特性(视觉运动特性)
①目光巡视的习惯方向:在水平方向上从左到右;在铅垂方向上从上到下;旋转巡视时习惯顺时针方向。
②视线水平方向的运动快于铅垂方向,且不易感到疲劳;对水平方向上尺寸与比例的估测比对铅垂方向上的准确。
③目光巡视运动是点点跳跃,而非连续运动的。
④两眼总是协调地同时注视一处,很难两眼分别看两处,所以设计中常取双眼视野为依据。
(3)明暗适应
眼睛向亮处的适应叫明适应、光适应,向暗处的适应叫暗适应。当人们从暗处进入亮处,适应时间约1分钟就可完成,而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处,适应时间长达10多分钟。
(4)眩光
眼睛遇到过强的光,整个视野会感到刺激,使眼睛不能完全发挥机能,这种现象称为眩光。发光体角度与眩光的关系见图2.18。不恰当的阳光采光口、不合理的光亮度和不恰当的强光方向均会在室内形成眩光现象。
根据声音的物理性能、人耳的生理机能和听觉的主观心理特性,与建筑声学设计关系密切的听觉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听觉适应
尽管人对环境噪声的适应能力很强,但是人对噪声积累的适应对健康是不利的,特别是噪声很大的适应会造成职业性耳聋。
(2)听觉方向
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声音的传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这是声源的重要特性。
(3)听觉与时差
经验证明,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响度除了与声压和频率有关外,还与声音的延续时间有关。从听觉实验得出,如果两个声音的间隔时间(即时差)小于50ms,那就无法区别它们,而是重叠在一起了。
(4)单耳听闻与双耳听闻效应
人的双耳可以同时收听声音信号并判断声源的距离和方向。其中判断方向的能力要强一些,而且对水平方位的声源的方位感较垂直方向要强一些。
单耳听闻是指用一只耳朵收听的情况。这时,方位感消失,“滤波效应”降低,噪声干扰增大。人们可以利用单耳听闻来判别厅堂音质的优劣,还可以通过转动头部,利用耳壳效应来确定声音的方位。
(5)掩蔽效应
声的掩蔽是指一个声音的存在而影响了人们对另一个声音的听闻。
声掩蔽的特点是:同频率的声音相互掩蔽性最强;低频声容易掩蔽高频声;高频声则很难完全掩蔽低频声;掩蔽声越强,对频率较高的声音的掩蔽作用就越大。
环境生理学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及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城市中的许多问题,如噪声、拥挤、空气污染、光污染等都可被看做背景应激物。
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建筑如果有20%以上的人对居住或办公时的感觉不适进行投诉,那么这个建筑可被判定为“病态建筑”。
那种依赖巨大的能源消耗来应付不必要的冷热负荷的建筑,不仅形成了不健康的内部环境,同时也污染和破坏了周围环境。
室内环境要素参数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制约
对于现代建筑,由于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它具有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等特点,还要求它具有舒适性的状态。
所谓舒适,就是建筑环境达到了一定的条件,包括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环境的条件,使居住者或使用者感到安逸、合适、满意甚至幸福的状态,从而使他们的工作效率更高,寿命更长,生活质量更好
室内环境要素参数的测定有利于合理地选择建筑设备和确定房屋的构造做法,最大限度地满足舒适性的要求
满足人的视觉机能对建筑环境需求的设计举措
(1)光环境舒适性设计举要
合适的光环境是保持人们正常、稳定的生理、心理和精神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和事故的必要条件。
①天然采光
a开窗面积
b天然采光的调控
②人工照明
人工照明的目的是按照人们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求,创造一个人为的光环境。
人工照明主要可分为工作照明(或功能性照明)和装饰照明(或艺术性照明),其相应的灯具也分别称为功能灯具和装饰灯具。前者主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生理、生活和工作上的实际需要,具有实用性的目的;后者主要着眼于满足人们心理、精神和社会的观赏需要,具有艺术性的目的。
建筑的艺术照明则有美观大方的多样形式,如吊灯、暗灯、壁灯、吸顶灯、发光顶棚、各种光带、格片格栅等形式,为建筑师的艺术构思和灵感的发挥提供了驰骋的天地。
③光环境的舒适性
在人的视觉正常的情况下,为提高光环境的舒适性,在建筑设计中应减少大面积开窗,或采用特殊的玻璃,或玻璃镀膜,或采用多层窗帘,注意灯具的保护角,以减弱或消除眩光的危害。同样,应避免东晒或西晒,特别是夕阳直射室内的情况。另外,还应注意限制光源亮度,合理分布光源,以取得合适的亮度和照度
(2)展示设计举要
①展室设置
一个有主题的完整的展览,其内容通常总是形成“序言-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结语”这样一个序列,设计中应该按这样的内容顺序来布置展室和参观者行进路线,设置行进方向路牌,引导观展人流的行进流向,让观展者在轻松、不经意的行进中能看到展览的全貌,这是布展的基本要求。
②展示照明
专门的、永久性的展览馆、展室建造中,自然采光是建筑设计的重点之一。对于多数非永久性的展室或展览大厅,通常主要靠人工照明。展室照明设计需掌握以下要点:
a一般照明、局部照明与混合照明相结合。
b展板、展品上混合照明的照度与一般照明照度之比≥3∶1。
c根据展览性质的不同,需要营造不同的展室光环境氛围。展室光环境氛围营造的一般手段,一是选择光色与照度,二是利用光照构造虚拟空间。
b展板的方位布置
图2.20(a)是在三个互成直角的立面上布满了展板,这样布展在观展者观看两侧面内拐角处的展板时视线对展板倾斜的角度很大,因此会影响展示的效果;图2.20(b)、(c)把内拐角处改进为45°设置的板面,观看起来比较方便,同时增加了这个展位对观展者的亲切感,增强了展示的效果。
满足人的听觉机能对建筑环境需求的设计举措
噪声不仅会对语言信息的传播和工作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在进行建筑声学设计时,首先要控制噪声,然后再进一步考虑室内音质。
建筑设计时要求闹、静分区,需要安静环境的功能用房还要求远离室外噪声源。
声源的方向性使听觉空间的设计受到一定的限制。
设计时可利用双耳听闻效应的特性,将舞台上的扩声器放在台口上方而不是舞台平面的左右两角;对于电影,扩声器放在屏幕的上方1/3处,以便使观众的视听方位感一致。
人耳的掩蔽效应进一步说明控制噪声的重要性。减少噪声的措施是多方面的,在建筑声学设计时,要避免有用信号声音的相互掩蔽;在大型商场里,用音响系统的声音来掩蔽场内顾客的喧闹嘈杂声;或将临街建筑转售给服务行业使用;通过合理规划、合理绿化,选择恰当的建筑造型和沿街墙体材料等,采用综合处理的方法加以解决。
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①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②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
③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即都计划用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其基础理论和内容都直接来源于实际研究;
④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涵盖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园林规划与设计、环境保护、人文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和生态学等多门学科;
⑤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色彩的应用,一是要表现建筑的性格,二是注意与环境的配合,三是要注意装饰材料的色彩及其在光影中的变化,而同时要考虑到它的演进。
例如,银行建筑曾经是资本的象征,色彩也表现为庄重与神秘,而如今却以轻松愉快、亲切可人的色彩装饰来吸引储户的注意,但对安全的要求却一如既往
①建筑设计中的色彩对比
色彩构图是指立面上色彩的配置。一般以大面积墙面的色彩为基调色,其次是屋面;而出入口、门窗、遮阳设施、阳台、装饰及少量墙面可作为重点处理,对比可稍大些。
一般来说,色彩对比强的构图使人兴奋,过分则刺激;色彩对比弱的构图感觉淡雅,过分则单调。
②色彩的知觉效应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与应用
一般来说,在建筑色彩设计时,为避免视觉疲劳感,色相数不宜过多,彩度不宜过高,同时要考虑到远近相宜的色彩组合。
建筑设计中,为了达到安定、稳重的效果,宜采用重感色。为了达到灵活、轻快的效果,宜采用轻感色。通常建筑色彩的处理多是上轻下重。另外,建筑设计中常利用色彩的距离感来调整空间的尺度距离等的感觉影响,利用色彩的温度感来渲染环境气氛,势必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③环境色彩的应用举例
位于印度北部古城阿格拉的泰姬·玛哈尔陵于1631年建成,其色彩设计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它的周围环绕着红砂墙,里边是大片绿茵,正中十字水渠贯通四方,中间是浅绿的方形水池,池两侧为墨绿色树木,陵园中央是白色大理石的正方形台基,台基上为白色大理石圆顶寝宫,顶部为金属小尖塔。整个陵墓给人以圣洁神秘之感,又使人有轻盈欲升的向往。
总之,在建筑色彩设计时,应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诱目性等)以及对生理、心理的影响(疲劳感、感情效果、联想性等)来提高建筑的艺术表现力。此外,照明条件、色彩的对比现象、混色效果等也应予以重视。
心理建筑形态学
(1)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
建筑形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它由点、线、面、体、群等基本元素所构成,又由空间、分为可以直接感触的形态即现实形态(包括自然形态体量、色彩、光影、质感和肌理等形态表现出来,大体上和人造形态)和不能直接感触的形态即抽象形态或概象形态
图形的视觉特征是建筑造型和空间组合及室内和室外各个界面装修设计的理论基础。它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任何一种从背景中分化出的形态,或是符合聚合条件而形成的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相对的几何图形,其形态大小都是相对的视觉概念。
b稳定的图形一般都具有客观几何图形的特征。
c任何复杂的建筑形体都可以分解为点、线、面、体这样一些基本的几何要素。
点-在空间中放置一点,由于它刺激视感官而产生注意力。点的视觉特征见图2.21。
线-线在空间中具有方向感。直线具有紧张、锐利、简明、刚直的感觉。从心理或生理感觉来看,直线具有男性特点。曲线给人的印象是柔软、丰满、优雅、轻快、节奏感强等。从心理和生理角度来看,曲线具有女性特点。线的视觉特征见图2.22。
面-面是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基本要素。形状是面的主要特征,并由于它的视觉特征而确定了空间的大小、形态、界面的色彩、光影、质地以及空间的开放性与封闭性。面的视觉特征见图2.23。
体-体是用来描述一个物体的外貌和总体结构的基本要素。它除了具有面的视觉特征外,还具有给空间以尺寸、大小、尺度关系、颜色和质地等的视觉特征。体的视觉特征见图2.24。
②错视形
错视形是视觉图形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客观图形在特殊视觉环境中引起的视错觉反映。它既不是客观图形的错误,也不是观察者视觉的生理缺陷。一
错视形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据它们所引起错误的倾向性,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量上的错觉,它包括在大小、长短、远近、高低方面引起的错觉;另一类是方向的错觉,包括平行、倾斜、扭曲方面引起的错觉。
a数量错视形
数量错视形的特点是由于其他线形的影响,使原来等长、等高、等距的图形显得有大小、高低、远近的错误知觉现象。图2.25是两幢等高的建筑,右边一幢的形象因受立面中重复水平线的“引导”而显得比左边一幢高。
b方向错视形
方向错视形的共同点都有斜线“干扰”平行线,形成锐角,使原有平行线看上去不平行。如尖顶的拱廊的错觉(图2.26),后面的尖顶拱的尖顶因受前面尖拱斜线的影响,看上去后面尖顶拱的右侧要比左侧的斜线低一些,相同的尖顶拱显得不平衡。
③质感与空间形象
质地是由于物体的三维结构产生的一种特殊品质。人们经常用质地来形容物体表面相对粗糙和光滑的程度,或用来形容物体表面材料的品质。
空间是建筑的目的和内容,而结构、材料、照明、色彩和装饰等则是建筑的手段。建筑以空间容纳人、满足人的行为需要,以空间的特性来影响环境气氛,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A质地的视觉特性
物体表面材料的物理力学特性及材料的肌理在不同的光线和背景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质地视觉特性。与建筑设计有关的主要有重量感、温度感、空间感、尺度感、方向感和力度感等视觉特性。
质地的视觉特性并不是单一地表现在一个环境中,而是综合作用,加上其他视觉因素,如形、光、色、空间等的综合作用,从而使建筑产生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
B空间的视觉特性
a空间的大小 空间的大小包括几何空间尺度的大小和视觉空间尺度的大小。前者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几何尺寸大的空间显得大,相反则显得小;而后者是由比较而产生的视觉概念。空间大小的确定,即空间尺度控制是建筑设计的关键。
b空间的形状任何一个空间都有一定的形状,它是由基本的几何形状的组合、变异而形成的。
C空间形象思维
建筑空间是通过其形象给人以感受的,也就是说,人对建筑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形象思维来实现的。构成空间形象思维的因素有五个方面,即空间的形态、光影、色彩、界面的质感和空间旷奥度。
(2)具体应用与设计举要
建筑形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它由点、线、面、体、群等基本元素构成,又由空间、体量、色彩、光影、质感和肌理等形态表现出来。
⑥质感与空间形象(图2.38和图2.39)
空间是建筑的目的和内容。
a空间的形象塑造
建筑外部空间形象的塑造又称为建筑造型,是指建筑的整体形象,它受内部空间构成的制约。
建筑造型有多种形式,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形式的象征,多数用于纪念性或公共性建筑设计中;另一类就是一般的建筑造型,它是通过形象的各种要素的处理,构成某种心理感觉的形象。如图2.40所示的甲午海战馆
b建筑形象思维
将建筑形象思维分为空间的形态、光影、色彩、界面的质感和空间旷奥度五个因素来考虑,为建筑创作尤其是建筑形象的塑造提供科学的方法。比如根据环境行为确定了建筑空间的基本形态,然后通过其他形象思维因素的变化,如改变“光、色、质”等因素,则建筑形象会立即发生变化;同时也为建筑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1.人类的领域性
(1)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
人类的领域是由个体、家族、团体、社会等控制或占有的区域,是一种被人格化了的、以某种方式确切标志的、独立使用并具有排他性的空间。
在建筑方面,领域可表现为空间的一部分。
人的领域性是指与领域有关的行为习惯,它是指个人或人群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合理合法的需要,占有或控制一个特定的空间范围及空间中所有物的要求与实施。
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提出了四种个人交际空间距离模式
(2)具体应用与设计举要
在日常生活环境(尤其是居住环境)中划分不同的功能分区,以满足使用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在医院病房设计中,提供个人领域往往会促进精神病患者的康复。
另外,建筑环境设计中还应针对没有明确领域感的地方可能会发生的两种后果(一种是引起领域争端,导致邻里不和;另一种是无人过问,被糟蹋和滥用)给予充分的考虑与设计。
2.个人对空间的需求
(1)基本知识与相关理论
个人空间是个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他人对这一空间的侵犯与干扰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和不安。个人空间范围的度量,可以采用模拟法、现场研究或实验室试验。个人空间起着自我保护作用,是一个针对来自情绪和身体两方面潜在危险的缓冲圈,以避免过多的刺激,导致应激的过度唤醒、私密性不足或身体受到他人攻击。人际距离决定交往方式,它可分为密切距离、个人距离、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
①公共性、私密性和领域性
公共性和私密性是人类需求的既矛盾又统一且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私密性是指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与控制。
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是所有高等动物的天性。领域可分为主要领域、次要领域和公共领域三类。领域具有组织功能、私密性和控制感,并有安全防卫功能。
②理想与现实的人际空间距离
a符合度和舒畅感
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发现,用H表示建筑物的高度,用D表示与邻幢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那么,当D/H=1时,建筑物之间的高度与距离的搭配显得匀称合适;当D/H>1时,心理感觉有远离或疏远的倾向;当D/H<1时,心理感觉有贴近或过近的倾向;当D/H>4时,各幢建筑之间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b高密度和拥挤感
城市化使人口集中,而出现了人口密度过大,使公共设施出现超载、拥挤的情况,在世界各地都表现得越来越突出。高密度常常会引起男性普遍的消极情感反应,高密度导致攻击性似乎也是不争的事实。在拥挤的环境中总是缺乏秩序、礼貌和尊重,人们不仅产生心理应激、生理应激,还会受到传染病的威胁。
③心理交际空间学
通过分析研究人的行为特征、行为习惯和行为模式,合理地确定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对应关系以及空间的连接和空间的秩序,进而确定空间的位置,即空间的分布。不同的环境行为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不同的行为规律,也表现出各自的空间流程和空间分布具有不同的心理需求。
a交往空间
人们在适当的场合,随时创造出必要的“交往空间”。如北京的四合院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大杂院,尽管其物质生活条件很差,但由于空间划分明确,住户有限,有共同的活动场合等,使邻里关系比较融洽。当许多居民搬进高楼以后,由于缺少必要的交往活动空间,感到很不习惯,这也正是许多宿舍楼和家属楼应当改进的地方。
b公务空间
怎样使工作人员克服心理疲劳、体力疲劳,提高他们工作的准确性、创造性、高效性、持续性和舒适性已经成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之一。建筑师应在公务环境的舒适性及环境的开放性与封闭性方面多做文章。
c居住空间
居住环境的拥挤是对人的最大威胁,因为家本来应该是感觉最安全、最亲切、最能控制和最能体现人格特性的地方。家庭也是一个小社会,只有在人与人之间不发生太多干扰,每个成员都有一定控制感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也才更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和休息,达到安居乐业的目的。因此,住宅应有起码的可用面积,即“住得下”;此外,还应尽量考虑每个家庭成员的特殊需要,有恰当的分隔,即“住得开”。
d其他公共空间
对于现代建筑,建筑师常需进行大空间设计,在一个大的空间里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的公共性的需求(共享空间)。同时需要建筑师在形成空间的格局与划分、空间的组织与使用、空间的感观及发展上表现出某种灵活性和变化性的建筑空间(动态空间)。另外,建筑师为了使室内外空间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的渐近感,为人们提供一个沟通信息、交流感情的向心性小区,使人们的心理平衡有一个安全的地段,往往在室内和室外之间插入一个介于内外之间的第三域(过渡空间)
(2)具体应用与设计举要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直接影响着人的拥挤感、控制感和安全感。心理学家阿尔托曼发展了一种模式,试图把私密性、个人空间、领域性和拥挤感联系起来。他认为,在拥挤的状态中为了避免过度应激,人们用两种机制-保卫个人空间和领域行为达到所需要的私密性水平。
①公共性、私密性和领域性
公共性、私密性和领域性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私密性的关键在于为使用者提供控制感和选择性,这就需要物质环境从空间的大小、边界的封闭与开放等方面为人们聚合离散提供不同的层次和多种灵活机动的特性。
领域性有利于私密性的形成和控制感的建立。人们生活在具有丰富私密性-公共性层次的环境之中,会感到舒适自然,既可以选择不同方式的交往,又可以躲避不必要的应激。设置屏蔽是确保私密性的常用手段。
在建筑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寻求私密性和公共性的平衡。
②理想与现实的人际空间距离
对象高度与观察距离之比与围合感有关:比例为1/1时产生完全的围合感;1/2是围合感的临界值;1/3具有最低程度的围合感;1/4则失去围合感。界面的特点对空间的围合感也具有重要影响。建筑师还必须注意社会和文化因素对建筑体验的影响:对于同一量度的室内空间,不同地域的不同人群会有完全不同的空间开敞感
针对高密度和拥挤感,在建筑设计上通常采用下述设计手法:
a适当分隔分隔可以减少相互之间对个人空间的侵犯,使部分空间领域化。
b减少感觉过载阅览室内采用局部照明,案台上要足够亮,过道上应稍暗些,使人心理感觉到空间开阔。
c减少行为限制人们的自由度越多,选择的余地越大,人们的心情就会越舒畅,因此,房间和庭院活动的空间越大,给人的感觉越自由
③满足不同建筑空间的心理需求的设计举措
A交往空间
交往空间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使用的住户、人数必须有限,而且从建筑布局上划分明确。
b交往点的存在,即需要有注视的中心,并处在人们不需要任何借口,随时都可以进行交往的区段。
c娱乐设施合乎人体尺度,即具有人情味,有一种向心力和吸引力。
d适度的封闭性。
B公务空间
公务空间要有利于工作人员克服心理疲劳、体力疲劳,提高他们工作的准确性、创造性、高效性、持续性和舒适性。公务环境需要具有舒适性、适度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a公务环境的舒适性
b环境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C居住场所
影响住宅选择的因素有地区性的偏爱、经济条件、住宅地点、社会因素、安全防卫以及服务设施的方便程度等。住宅选择涉及对各种影响因素的评估、判断、权衡、排序和抉择,不应过于简单化。
住所空间的使用规律因不同的文化而异。文化的差异对居住空间的使用和设计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能防卫空间是由美国建筑师纽曼最先把领域性原理应用于住宅区的设计而提出的概念。
D.其他公共空间
a共享空间
现代建筑,特别是后现代建筑使共享空间高度发展,后现代主义明确地提出了共享空间的概念,要为人们提供一个多元共存的、互相渗透的复合空间。
b动态空间
一切在空间的形成、空间格局划分、空间的组织与使用、空间的感观及发展上能够表现出某种灵活性和变化性的建筑空间,都可以被称为可变空间或动态空间。
c灰色空间或模糊空间
“灰色空间”是指在室内和室外之间的一个插入空间,介于内外之间的第三域,这一区域因为有顶盖,似乎可算内部空间,却又不像内部空间那样具有强烈的封闭性与私密性;它又是开敞的,可算做外部空间,却又不像外部空间那样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与公共性。
万科对欲望与建筑的研究
欲望是指取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只要人活着,天天就会有种种欲望,就会做种种努力,一步步地去实现自己的欲望。心理上欲望的差异又必然与物质上的功能差异相对应。保持私密性与维护交际性的欲望又交织在一起,给建筑师的设计带来极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些潜意识的欲望是建筑师所未能体会到或认识到的,可有些建筑本身却起到了建筑师所始料未及的功能。
建筑师不仅应考虑到正常状态下的正常行为,也要考虑到非常状态下的非常行为,让人们生活得更方便、愉快、舒适、满意,并避免在万一状态下的可能伤害。建筑师还应当有设身处地的人道主义精神,为残疾人和老年人考虑,设置无障碍行车的车道以方便他们的生活。设计精神病院和股票交易所时应当考虑人们的特殊需要。
设计人员更加深入地了解、思考和确定在特定环境中所规定的行为模式,以便在设计中做出相应的环境处理,以保证人们的行为得以顺利地实施。
例如,王国梁先生在《建筑师》这本杂志中谈到他在合肥新客站的设计中为了缩短旅客的进站流线,将正方形的候车大厅旋转45°,用它的两条边作为进站旅客集中和排队的地方,既有足够的长度,又缩短了步行距离,也避免了人流的迂回交叉,特别是减轻了旅客在检票前后比较紧张的心理负担,并简化了繁杂忙乱的行为模式
再如:高层住宅的居民就有一种回避的行为,这是指居民主观上回避交往的愿望和行为,以保证自身活动的独立性和正常性。但回避行为的社会分离性使居民社会组织降低,社会网络脆弱,邻里关系淡漠,而产生出不合理状况的危机。因此,建筑设计师应当想办法在环境上促成居民间的接近行为和社会向心作用,使居民交往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进行。
生活空间的设计正是利用物质的汇集,满足人们的某种欲望,导向愉快和舒适的心理活动。建筑师要能在不言不语、不知不觉之中利用个人无(潜)意识和集体无(潜)意识,将人们导向自己的设计意图,达到“引而不发,跃如也”的境界,完成最出色的设计
环境中人们的分布模式
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分布模式,即人们根据情境采取一定的空间定位,并具有保持这种空间位置的倾向性。某些特定环境中人群的分布特点与人群的行为特征之间的关系如表2.9
环境中人们的流动模式
人们在环境中的移动就形成人们的流动。人们的流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倾向性。
a.人群流动的特点
人们的流动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如靠右行、识途性、走捷径以及人流的暂时停滞等。
b.人群流动的量化指标
流动系数是指在交通环境中以单位宽度、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人数为指标,是表示人流性能的有效指标。
断面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地点的步行人数。一般以时间为水平轴,以人流量为竖直轴,就能够清楚地表明不同时间内该地点人流的变化。人流密度与人们步行的速度有一定的关系。
人们处于某一点的移动潜势,可以采用空间移动的概率图来表示。例如,处于客厅里的人们走出客厅100次,其中有10次走向门厅,10次走进厕所,25次回卧室休息,55次去厨房做饭,则客厅里人群移动方向的概率可以采用图2.42表示。这样,就能很方便地总结观察和记录到的情况,为建筑设计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人们的觅路行为
觅路或觅道是指人们在环境中寻找重要地点的具体行为。人们首先要探究所在位置,确定要去的方向,了解所在地与目的地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到达目的地的手段和行动。否则,就可能迷向和迷失
特殊环境中的非常行为
a.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是指在特殊的环境中,人们在激烈的互感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指导、无约束、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限制的众多人群的狂热和骚乱的行为。
b.避险行为
在非常时刻(火灾、水灾、地震、沉船等自然灾害和突发的意外事件)的特殊环境中,人们首先采取的还是习以为常、自然而然和近乎机械的反应与行为。
人群灾害
人群灾害是指人群在异常警觉的环境中,由于特殊或偶然的原因,引起群体的恐慌、骚乱和危机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建筑环境的易识别性
大型公共建筑室内交通空间众多,人流流线还包含着大量的转折点,要求人们在找路和寻址时不断对空间定向做出选择,因而应把“建筑便于使用者在其中找路和寻址的容易程度”即“建筑的易识别性”作为判断建筑设计优劣的依据之一。
对易识别性影响较大的建筑环境因素有:建筑的平面形状;建筑内外熟悉的标志或提示的可见性;建筑不同区域间有助于定向和回想的区别程度;提供识别或方向信息的符号和编号
基于行为的建筑设计过程
建筑设计过程中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了解设计方案。
环境心理学家认为,在设计过程的开始阶段,决策者既要了解有关的设计要求,又要了解不同的设计选择方案,这种了解主要受社会和团体因素的影响。
团体的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设计小组内部人员的合作状况,二是设计者与使用者群体之间的合作程度。
专业人员应发挥什么作用
专业人员应将专业知识与使用者的需要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应针对所设计的特定环境,找到与使用者需要和行为有关的信息,作为设计的基础资料
设计前期应基于收集到的行为信息建立行为判断依据,以便据此判断设计的质量和可供选择的方案。其中,默撒提出的“使用者利益标准”可供参考。
这一行为判断依据可分为四个方面:
a行为标准包括功能要求与空间要求;
b生理标准包括气候要求与安全要求;
c知觉标准包括感觉的一般要求与感觉的最优水平要求;
d社交标准包括社交的一般要求与社交的隔绝要求
具体应用与设计举要(满足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模式对建筑的需求)
环境中人们的分布模式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制约
在建筑设计中,要求针对不同的人流分布模式作出相应的考虑和设计,做到最大限度地为人所用。
例如,股票交易大厅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人们的分布特点,对于排队购买、咨询与观察股市行情的人群、整理钱物的区域都能留出足够的空间。
建筑设计中,要善于利用人群流动的特点,有效地调节和疏导人流,根据人群分布的密度和人们流向的目的性,以及当时的心理行为特点,做出相应的规划和处置。
例如,在安全疏散楼梯设计时要考虑到人们已经形成了靠右行、左回转的习惯,因此安全疏散楼梯的下行方向最好也形成靠右行、左回转的形式,使人们在紧急避难时感到方便、舒畅、快捷与安全。诸如美术馆、博物馆的参观路线的安排都采取靠右行、左回转的方式
特殊环境中的非常行为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集群行为在某时某地发生固然有其不可预料的特点,但一些特殊的环境还是应当早做准备。根据各国的经验,集群行为以运动场中观看比赛时发生的较多,而尤以足球赛为甚。那么,足球场中相应的场馆应在分区上划分明确,一些相应的栏杆、挑台等容易发生危险的设施应加强设计,并以冷色镇静的色彩油漆。个别悬挑结构应避免使用,以防在集群行为时造成更大的伤亡
在建筑设计中,要有强烈的防灾意识,对防火等级、防火分区、防火墙等的设计要给予足够重视,有必要在设计防火隔断、疏散通道、报警和灭火设备、指示设备、防烟楼梯和防火门时,考虑人员的自救措施,如设置室外疏散楼梯、待避阳台、屋顶广场等。
众所周知,人群往往是由正常状态转向异常状态,而后由于某种激发而进入恐慌状态,因此,建筑设计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处理恐慌问题。比如,在人群集中处扩大出口,全力疏散;在安全出口和其他临时出口处明确标志;以权威人士诱导,使人群冷静与安宁;设法控制引起恐慌的原因。
加强室内空间定向(易识别性)的建议
a妥善处理建筑平面的拓扑复杂性,包括降低建筑平面中服务对象使用部分的拓扑复杂性,适当重复同一拓扑模式,强化重点或中心区域等;
b强化建筑特点的可见性;
c改善标志系统;
d辩证考虑具体行为习性和习惯(如趋光性、转弯倾向、环顾倾向和性别差异等)。
基于行为的设计过程循环模式的形成与应用
在对设计选择方案有所了解并建立起行为判断依据之后,应确定相应的基于行为的新设计过程,以保证最后的设计产品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环境心理学家为此提出了许多旨在改进设计过程的建议,蔡塞尔把它们归纳为一个设计循环模型(图2.43)。其中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a初步设计计划阶段,着重收集包括环境-行为信息在内的设计资料,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
b进行使用后的评估。在工程竣工并正式使用一段时间后,评估所完成项目,了解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初步设计计划阶段所制定的基于行为的设计标准,并将所得到的“诊断资料”反馈应用于下一个设计项目的计划阶段。
c形成循环模式。持续实施“假设-实验-验证-反馈”这一循环模式,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系统的基于行为的设计资料。
奥尔特曼还提出一个跨学科的、包含三个维度的设计过程模型。其中的一个维度即为蔡塞尔的设计循环模型。另一个维度为不同类型环境中的设计因素研究,即因不同类型环境而异的设计重点。第三个维度为各类行为因素研究,即所设计或研究的项目在行为方面的侧重点。
建筑设计中的环境-行为研究就是要扩大和深化经典的功能,即适用要求-不仅要考虑人的生理需要、人体尺寸及其动作规律、可观察到的人流流线和活动,而且还要外延和深入到人的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需求,包括人怎样感知和认知建筑外观和室内环境,怎样占有和使用空间,怎样满足人的社会交往需要,以及怎样理解建筑形式表达的意义和象征等
万科设计循环过程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暂时就讲这些,更深入的研究,请参阅万科的更多内部基础研究成果
……………………………………………………………………..
●直接回复〖目录〗 就可获取最前沿的地产资料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欢迎分享给您的同行
●转载文章请阅读下面规则:
1.文章第一行必须注明:
本文来自【房地产经理人联盟】
2.文章最后一行必须注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ichan360
3.文章内图片上的LOGO不可更改
4.未按要求转载,一律按侵权投诉.
●欲转载未加LOGO的原文,可联系:懒人
懒人的微信:dichanlanren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