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柑橘产区陆续开始萌芽出花,不少柑橘园却出现叶尖枯黄掉叶、果柄干枯现象,严重影响树势。
经过调查了解发现,这种现象是由柑橘炭疽病引起的。在调查中发现,春见和不知火等对炭疽病敏感的杂柑表现尤为明显,如下图所示:
炭疽病为害春见叶片
炭疽病为害春见叶片
炭疽病为害掉叶
炭疽病侵染果柄,导致果柄干枯
炭疽病对柑橘有什么影响、它是怎么发生的、该怎么来防治呢?下面我们来认识和了解它。
一、为害症状:
炭疽病在我国柑橘产区普遍发生,为害柑、橘、橙、柚、柠檬、香橼、佛手、金柑等种和品种,是柑橘的重要病害。柑橘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枝梢和果实,亦为害花、果柄。具有潜伏侵染和弱寄生两个特性。
1、叶片症状:炭疽病为害叶片表现为两种类型的症状:
(1)急性型,又称叶腐型。主要发生在幼嫩的叶片上,多从叶尖、叶缘或沿主脉开始,初为暗褐色,像被开水烫伤,病健部交界处不明显,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后变为淡黄或黄褐色,叶片腐烂、脱落,常造成全株性落叶。
(2)慢性型,又称叶斑型。多出现在成长中的叶片或老叶片的叶尖或近叶缘处,或潜叶蛾等造成的伤口处,病斑初为黄褐色后变灰白色,边缘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病健部分界明显,后期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
炭疽病急性型
炭疽病慢性型
2、果柄症状:炭疽病侵染果柄(甜橙、椪柑较多),初期呈淡褐色,后变成褐色干枯,呈枯蒂状,果肩皮部黄色随之落果,或果肩干枯,病果挂在树上。
炭疽病侵染果柄
3、果实症状:炭疽病为害柑橘果实可产生干疤型、泪痕型、果实腐烂型等不同类型症状。
(1)干疤型:病斑近圆形,黄褐色至深褐色,病部果皮革质或硬化,紧贴囊瓣,但一般仅限于果皮,囊瓣食之具异味。
(2)泪痕型:在果实上病菌孢子堆顺着雨水下流,萌发侵染所致。病斑红褐色或暗红褐色,条点状微凹陷,似泪痕。与干疤型类似,泪痕斑大多局限在果皮表面,高温高湿时病斑蔓延至囊瓣。
(3)腐烂型:主要出现在贮藏期,可由干疤型、泪痕型发展形成,但最常见的是从发病果梗蔓延形成,病斑红褐色,凹陷,外观干疤状,但囊瓣穿心状腐烂。柑橘果实表面普遍带菌,使用乙烯利脱绿柑橘果实常诱发炭疽病的严重发生。
二、炭疽病病原:
炭疽病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1-28℃,最高35-37℃,最低9-15℃,分生孢子萌发的适温22-27℃,分生孢子在适温下只需4小时就开始萌发。
三、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枝、病叶和病果组织上越冬。病枯枝是病菌初侵染的主要来源。越冬的病菌在次年环境条件适宜时,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侵入寄主引起发病。只要温度、湿度适宜,病枯枝上几乎全年均可产生分生孢子,而以当年春季病枯枝产生的分生孢子尤多。病菌有较长的潜伏期,如花柄中潜伏的病菌多在秋季发病,导致采前落果。
炭疽病在高温多雨,低温多湿等不利气候条件下发病严重,高温干旱伤树,使树势衰弱,也可诱发此病。
炭疽病病菌为弱寄生菌,在树势衰弱,局部坏死,或有伤口的情况下,才能感染为害。管理粗放或管理措施不合理,如果园积水、土壤板结、偏施氮肥、酸性过大、环剥过度、超量挂果会加重此病发生。
四、防治方法:
疽病的防治应以加强田间管理为重点,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加强清园管理
枯枝病梢、病叶病果是田间病害的主要侵染来源,因此,加强春季对果园枯枝、病枝的修剪,并清理出园集中烧毁,以减少果园炭疽病菌侵染源。
(2)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和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性。可施用松达生物有机肥+松尔复合肥。
(3)药剂防治
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将病害控制在发病初期。在春季、幼果期和嫩梢期,及时用药防治。建议叶面喷施国光咪鲜胺1000倍/标健1500倍+络利生600倍,隔7-10天后进行第二次用药。果实采收后,可用国光咪鲜胺500倍液浸果1-2分钟,阴干后套袋贮藏,以防果腐型病害。
温馨提示:因柑橘品种因素、植株长势、气候条件、生长环境及栽培管理方式的不同,柑橘炭疽病的发生和防治效果也可能有所不同,以上介绍的管理要点及操作方式方法、药剂防治方法和使用浓度仅供参考,必须结合自己橘园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国光致力于服务广大柑橘种植户,如有疑问,欢迎来电交流探讨。
国光“把质量和品牌建在用户心中”作为企业的行动指南,“助种植者实现愿望”作为我们的企业使命。咨询电话: 028-66876901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