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唐涛华 唐时辉)5月3日,原东安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文高平一行与来自永州市群艺馆、广西省全州县文化馆、广西省兴安县文化馆、道县文化馆、江永县文化馆、湖南科技学院乌饭传承与保护调研小组等30多位专家学者集聚舜皇山下,调研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大庙口乌饭制作技艺,调研组一行深入大庙口镇和舜皇山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在大庙口镇白沙村察看了乌饭制作技艺情况。
专家学者集聚舜皇山下,调研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大庙口乌饭制作技艺
东安县文化馆非遗办与湖南科技学院乌饭传承与保护调研小组深入大庙口菜市场调研
四月八,乌饭香,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有一个关于农事的节日,与牛有关,牛王节又叫乌饭节。这一天,大家都要吃“乌米饭”,每年这个时候舜皇山下就会飘出乌饭香味。在大庙口、紫溪市一带,村民至今仍保留着吃乌米饭这一古老的习俗。这一天,“家家皆蒸,户户皆食”,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如今,乡村旅游兴起后,乌米饭成了舜皇山接待游客的一道特色美食。
农历四月初八前,山民们纷纷上山采乌饭叶,用其叶汁浸糯米,成黑色,蒸熟,拌入红糖、腊肉末等,用油和炒,既是香喷喷的乌饭了。四月初八食用,并广赠亲友。
这些制作乌饭的植物名称按照当地人说法从左到右分别为:风见香,鸡湿木,地蓝子,螺丝木,枫木树叶和乌叶
各地做乌饭的方法都不太相同,但极少有像东安这样同时用6种植物混合制作而成的乌饭,这六种植物分别发挥着不同的功效,其中最主要的乌叶用于给米饭染色,而见风香则能更好提升米饭的清香味,鸡湿木有美容养颜之功效,螺丝木有很好的降血压功能...
东安乌饭的吃法也多种多样,有添加辣椒一起煮的,有加入五谷杂粮一起蒸的……
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用一种野生植物南烛(俗称乌饭树)的叶汁浸泡糯米后煮成的饭,饭粒黝黑光亮,软糯滑嫩,粘口催津,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其有补益脾肾,止咳,安神,明目,乌发的功效,适宜体质衰弱者食疗调补,另外还有祛湿拒蚊的功效,完全是一种颇有市场潜力的黑色保健食品。
当天本地百姓制作的乌米、乌水成了热销产品
东安县文化馆非遗办与湖南科技学院乌饭传承与保护调研小组深入大庙口菜市场调研
《史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虞舜)始。”东安县舜皇山一带,由于舜帝的道德教化,文化底蕴极其深厚,民风极其淳朴,民俗神秘独特,鲜明的地方特色而演绎出许多有意思的节日,比如乌饭节、尝新节、舜帝生日等等。
所谓闻得乌饭香,神仙也断肠,这不,四月八(即5月3日)吃乌饭,又快到乌饭节啦。
乌米饭历史悠久,出现于唐代,那时叫“青精饭”,是道家求长生不死的养生食物,为道家斋日的饵食。杜甫《赠李白》诗曰:"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制作乌饭的主要材料为采自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乌稔树(也称乌饭树)的叶子,配以优质糯米。
乌稔树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且药食同源,具有健脾益肾、强筋骨、明目乌发、营养保健等多种功能,久服有轻身延年的功效。故而,这种传统手工制作,只有在四月八才能吃到的特色美食,如今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放上三天不馊、吃了三天不饥、食后三天蚊虫不咬。
关于乌饭节的来历,还有一个动人的孝德故事呢!别急,各位搬好小板凳,让小编慢慢说给您听。
很久以前,红云山下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母亲牛婶突染恶疾,遍请名医而不愈。
儿子牛娃无奈,唯有遍尝百草寻其方,却不幸中毒,失去味觉,但依旧没有放弃。
话说舜帝南巡至此,二人巧遇,牛娃向其打听救母之方,舜帝沉吟片刻,掏出一块乌黑的“泥团”说:山崖深处便有,见断壁之上,伐其叶碾之即得。但那里瘴气弥漫,只有吃下黑泥团才能不被瘴气所侵。可黑泥团也有剧毒,你可愿一试?
牛娃听后毫不犹豫,拜过舜帝,接过泥团便朝前而去。渴了饮山泉,饿了吃泥团,因失去味觉,也不觉得难吃。
终于按照舜帝所指,牛娃来到山崖,历经艰险采到药草。赶到家后按照舜帝教的做法,果然治好了母亲的病。同时自己失去的味觉竟然恢复了!
原来,所谓黑泥团,其实就是乌饭团。舜帝将大米用“乌树叶”的汁水浸泡染色,蒸熟后做成了形似黑泥的乌饭团。了解原委的人们,感念于牛娃的孝道与乌饭的神奇功效,便家家效仿做乌饭,并分食给邻里。后来人们将母亲病愈、舜帝褒奖牛娃的这天,也就是农历四月初八定为乌饭祭,以弘扬牛娃的孝道,也感怀舜帝将乌饭制作方法教给世人的恩德。这一天,人们杀鸡宰羊,采摘“乌心草”(乌树叶),制作乌饭,邻里间相互分食乌饭并宴请宾客,祈求身体健康百病不侵。
再后来,为纪念舜帝,人们将红云山也改名为舜皇山了。
更多精彩内容,戳原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