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至1936年,格拉夫·楚·卡斯特作为欧亚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在中国从事航空技术的开拓以及参与建立固定的飞行航线的工作。他利用这一机会拍摄了大量出色的航空照片。这些照片表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从南至北的壮美河山。 这些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人物照片、城市景观照片和美丽的风光照片都配上了作者亲身经历的、生动而吸引人的文字描述;使读者仿佛能够“触摸”到那时的中国。今天分享他航拍的1930年代的北京。
【聚珍老照片】,打开时间的闸门,你看到了什么?
北平紫禁城
紫禁城太和殿,50米上空所摄
在200米的上空由南向北所见到的北平紫禁城
地坛与天坛
天坛,在天坛西部上空500米所摄。这一宏大的建筑群是1420年永乐皇帝用来作为古老的祭天祈谷的祭祀活动场,所和体现中国国家君权意识的标志而建造的。每年的春季以及夏至和冬至之时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国家祭奠活动,贵为“天子”的皇帝要按烦琐而又十分严格的程序献上他的贡品。这座寓意苍穹的球形建筑,是由圆形、阶梯式的大理石造祭坛和蓝色的琉璃瓦屋顶组合起来的。整个天坛呈北圆南方形状,边长为1550x1750米,建筑的直径约在60至100米之长。
地坛
天坛
天坛内祭天祈谷的祭坛
威严壮观的午门,在50米的空中拍摄
北平城西长长的、坚固的城墙
祈年殿,祈求丰年的地方。这张摄自100米高空的照片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这一在三层大理石地面上建起的具有三重檐的圆形建筑的线条美
东大门的黎明
由400米高空摄下的颐和园
位于北海中部的人工岛“琼华岛”,琼华岛上耸立着一座瓶状白塔。图前部所见岸边的一大片区域为冬宫。此景在北部约200米高空所见
北平的北郊机场,一位脖子上戴着念珠的僧人在容克W34飞机的前面
北平西南部的一处盆地建有一座皇帝陵墓,这里还能见到很多有声望的社会名流的陵墓
(图片来源:《中国飞行: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中国飞行的先驱者1933年-1936年》,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
>>> 老照片开启时间的闸门<<<
【澳】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著
李磊|译
2017年3月
1894年,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生莫理循,不会说中文,没有同伴和翻译,靠着母亲寄来的四十英镑,自上海沿长江到重庆,然后徒步前往缅甸的仰光。一路沿途记事,写成此书。
就在莫里循旅行结束之后不久,甲午中日海战爆发,中国惨败,古老帝国的命运旋即跌入谷底。在鼎沸的历史浪潮到来之前的那一刻,莫里循笔下的中国人——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即将要面对无数苦难和挑战而最终获得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呢?
那些生龙活虎的峡江闯滩场景、如梦似幻的驿路客栈风情、弥漫山间的马帮铃声回响,时时在莫理循的文字里复活,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没有装饰的晚清中国的古老图景。透过一位来自遥远异域的苏格兰绅士的眼睛,我们重新回到了1894年的中国。
阅读本书,不仅仅是怀旧。
中华书局|聚珍文化
传统思想现代化 古典内容时尚化 古代趣味雅致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