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岛。
黄埔,珠江。
云已有消散的模样,阳光起了氤氲的念头。军舰停在平静的港湾,客船发出嗡嗡的声音,人群涌动着一股兴奋的暗流,挤靠在挨近窗户能望到船外的地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咔咔嚓嚓按着快门。年轻的爸爸抱着小孩,手指着一个方向,对那望着远方的孩子说,看,那是黄埔军校。
肃然起敬的感觉,其实在看到江上停靠的军舰那刻起就有了。和以往的每一次出行不同,心里莫名涌动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有一些自豪,有一些悲壮,有一些崇拜,有一些幸福,有一些热血沸腾。
时间没过去多久,船已停靠在岸,下船的人和准备上船的人拥有同样迫不及待的心情。黄埔军校和江岸仅一步之遥。穿着海魂衫迷彩裤的年轻海军时不时从路上踏着整齐的步伐经过,引起不少男女老少崇拜的注目礼。
同样是一群年青的面庞,脸上挂着英勇的豪情壮志,出现在1924年。
黄埔军校的前世今生
那被年华风噬的屋子,流淌着过往的峥嵘。仿佛踏出的每一个步伐都踩着英雄的脚印,仿佛眼里看到的一切,都在和历史对话。
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组建中华民国军政府,统一中国是他的梦想。
1922年,下属陈炯明叛变,企图阻挠孙中山北伐。
1923年,陈炯明被逐出广州,退守东江地区,孙中山多次出师讨伐未克。
月斜风起,白波东逝,时光斑驳了历史的城墙,岁月之霜浸染了这片土地,一代巨人孙中山石像耸立在纪念碑上,涛涛江水曾经写满他的焦灼,烟波万顷辉映着他一片赤忱之心。孙中山深切地意识到拥有一只军队是多么迫切和重要!1924年,培养革命人才的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成立,并且拥有了第一批热血报国的学生。
追溯着黄埔军校的过往,历史仿佛触手可见,曾经的风云变幻,腥风血雨,已经归于平静,可那已逝去的英魂,却停留在时空之中,留着博物馆的墙上,刻进我们的记忆中,从未远去。
1925年,讨伐陈炯明的东征之战打响,陈炯明被逐出东江,革命取得了胜利,黄埔军校从此名声大噪,培养出很多优秀的革命将士。
胜利踏着烈士之骨,由英雄的鲜血谱就,如今的黄埔军校依然保留着最初的样子,只是,再没有了那些曾“以血洒花,以校为家”的身影。它默默地伫立在黄埔江畔,经受岁月洗礼,让每一个走进这里的人读着它的故事,陡生一股敬意一股豪情。
北伐纪念碑
借助地图和路线指示,青葱翠碧的绿道之顶,一树斜阳,穿透时光,映红了长洲镇坪岗那座北伐纪念碑。人们经常会来到这里触摸过去,纪念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后为革命牺牲的300多名黄埔军校学生。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他们为了和平飞过,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飞过。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那刻在碑上的名字,谱写着他们曾鲜活和生动的一生。
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烈士墓
思亭路,黄船码头。这里座落着东江阵亡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碑下埋藏着黄埔军校在两次东征、平定滇桂军叛乱及沙基惨案中牺牲的烈士遗骸。他们长眠于地下,沉睡已久,法式凯旋门内,纪念坊三方碑刻之上,记载着军校烈士的名字及陆军中将刘尧宸烈士(黄埔军校教官,第四团团长,在第二次东征中壮烈牺牲,年仅31岁)的功绩。那些立着的墓碑群,字迹已经模糊,他们牺牲的时候,都还很年轻。
时光很短,仿佛触手可及,时光很长,回望已近百年,他们高贵的灵魂穿透时空默默吟唱,风,佛过他们的墓碑,从未停留,就像他们短暂的一生,转瞬即逝。即便如此,他们用血肉之躯铸造的丰碑如月光之华一般清明透澈,长生永世。
攻略:
乘坐地铁到鱼珠站下车,步行至鱼珠码头,乘坐至黄埔军校码头的船,票价2元,全程约15分钟。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开放时间9:00-17:00,每周一闭馆。5月25日前检修,26日重新开放。
友情提示:各景点相距较远
-完-
作者:开心菜菜,旅行达人,摄影师,航拍达人,微信:kongxc123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