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秦时明月汉时关,本周就介绍大汉王朝有哪些不可思议的黑科技。
大汉版空气净化器
这张图片大家应该在历史课本上看见过,可是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黑君就不卖关子了,此物名为雁鱼铜灯(仔细看图,你就会明白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两千多年前的环保杰作,功能相当于今天的空气净化器。
黑君在这里多说几句历史知识,汉代的灯具多以动物油脂为燃料,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污染问题。点灯时会有一些没有完全燃烧的炭粒和燃烧后留下的灰烬,随着油面上升的热气流挥发,造成室内烟雾到处弥漫,污染室内空气和环境。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总不能等着被呛死吧,于是聪明的古代人就发明了雁鱼铜灯。
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具体构造:
从图中可以看到,鱼腹、雁颈、雁体内部中空,彼此相连。照明时燃烧引起的烟雾,先由鱼形灯罩将烟导入雁颈造型的烟管,再经烟管进入盛水的雁腹,利用水来净化油烟。虽然构造有些简陋,但效果还是很实用的。
除了雁鱼铜灯,还有长信宫灯和铜牛灯,三者均采用储水滤烟的方式来净化空气,集照明、空气净化、美学价值等功能于一身。
下图即是长信宫灯,灯火燃烧时,烟雾通过烟道进入宫女体内,被盛放的清水过滤、溶解。
而对于铜牛灯,烟雾则是通过铜牛体内被溶解,从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虽然这三种灯比不上如今的空气净化器,但那时就能发明出这样的东西,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记里鼓车
记里鼓车是中国古代用于计算道路里程的车,有关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汉朝舆驾祠甘泉汾阳……记道车,驾四,中道。”不知大家注意到上图中的木人没有?而记里鼓车的具体操作方法即是: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有点像古代的计程车。
记里鼓车的基本原理和指南车相同,也是利用齿轮机构的差动关系。记程功能是由齿轮系完成的。车中有一套减速齿轮系,始终与车轮同时转动,其最末一只齿轮轴在车行一里时正好回转一周,车子上层的木人车上木人受凸轮牵动,由绳索拉起木人右臂击鼓一次,以示里程。结构示意图如下:
如果你穿越到汉朝,千万别忘了叫个记里鼓车体验下。这么高端的古代黑科技,怎能错过?
水碓(duì)
水碓出现于西汉末年,它是利用水力舂米、去粮食壳皮的机械。水碓的动力机械是一个大的立式水轮,轮上装有若干板叶,转轴上装有一些彼此错开的拨板,拨板是用来拨动碓杆的。(如上图)
每个碓用柱子架起一根木杆,杆的一端装一块圆锥形石头。下面的石臼里放上准备加工的稻谷。流水冲击水轮使它转动,轴上的拨板臼拨动碓杆的梢,使碓头一起一落地进行舂米。
随着农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到如今,水碓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但古人能懂得利用水力、杠杆和凸轮的原理加工粮食,绿色环保,实在令人佩服!
风扇车
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小伙伴不知是否见过此物?它叫风扇车,是一种能产生风(或气流)的机械,作用是清选粮食,发明于汉代,由人力驱动。具体操作示意图如下:
风扇车的组成是在一个轮轴上安装若干扇叶,转动轮轴就可产生强气流。西汉时长安有名的机械师丁缓还发明了七轮扇,是在一个轮轴上装有7个扇轮,转动轮轴则7个扇轮都旋转鼓风。
天平式湿度计
《史记 ·天官书》记载了这种湿度计的用法:用两个重量相等而吸湿性不等的物体(如铁和石灰),挂在天平两端。当空气湿度不变时,两边不变;当变化时,由于天平两边的吸湿性不同,重量就会发生变化,使天平发生偏差。天气干燥,天平向铁的一边倾斜;天气湿重,天平往石灰一边倾斜,从而指出天气潮湿的程度。这是世界最早的湿度计!
被中香炉
据说汉武帝时,长安有位叫丁谖的巧匠,他制成了当时已经失传的被中香炉。在香炉中贮存着香料,点燃以后,放在被褥之中,随意滚动,香炉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不会倾翻,香火也不会倾撒出来。听起来好神奇啊,只是为什么流传到现在呢?
这种被中香炉是一个银制的高约5厘米的球形炉子。外壳由两个半球合成。壳上镂刻着精美的花纹,花纹间有空隙,借以散发香气。球壳内部装有大小两个环,大环装在球壳上,小环则套在大环内,两个环的轴相互垂直。置入香料的金碗又用轴装在内环上,并使金碗的轴与两个环的轴都保持垂直。由于这三根轴互相垂直,不论香炉的外壳如何滚动,置放香料的金碗在重力作用下,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根据《西京杂记》(上文已提及此书),丁谖还不是被中香炉的发明人,只是将失传的事物再行创造出来,换句话说,被中香炉的发明还要早于丁谖活动的年代(公元前140年到80年)。西方直到公元1500年才由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提出类似的设计,比我们的祖先整整晚了1600年!
厉害了我们的祖先!为中国古人的智慧点赞!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