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是黄瓜栽培中常见病害之一,因白粉病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对黄瓜生长后期造成很大的产量损失。特别是近年来产生一定抗药性,使一般年份减产在10%左右,流行年份减产可达40%左右。
黄瓜白粉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 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
白粉病侵染叶柄和嫩茎后,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也少。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发病原因:
引发黄瓜白粉病的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专性寄生真菌单丝壳白粉菌,可常年寄生于寄主植物上,成为初侵染源。
北方地区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上或花房月季花或保护地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地区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越夏。翌年在23℃左右的发病适温和25%左右的适宜相对湿度条件下,病原分生孢子萌发借助气流或雨水传播到寄主叶片上引发白粉病。
防治技术:
防治白粉病的关键是早预防,减少病源。首先要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通风良好,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防止脱肥早衰,增强植株抗病性,降低温室或大棚的相对湿度,防止温度过高。在田间发病早期,可用傻大夫之白粉病,强内吸性使有效成分可通过灌根方式呗作物根、茎、叶吸收,并迅速在体内传导,铲除病株内部和外部的病原菌,疏通维管束,加强养分传导,迅速治愈病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