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倪熊
【作者简介】倪熊,曾为电视台记者,现为自由媒体人。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那天晚上的酒局,本来是个有关美食的主题,朱老师一道煞费苦心来之不易的宋代失传名菜:鱼籽豆腐。不过,话题不知不觉地悄然切换,御窑金砖博物馆就这么不经意间被提到了一个议事日程。
诸多前辈对此颇有异议:现在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是早两年盖在明代御窑遗址的地儿上的,而最近两年因为房地产肆虐开发而不得不被迫为之进行的保护性考古发掘中,又在那地儿不远的地下发现了更为久远历史的宋代砖窑遗址。前辈大佬们不禁唏嘘可惜扼腕长叹:如果晚两年就好了。
而我的意思,倒不是刻意庇护另一波朋友和氏营造的手笔,而是古代社会文明进步科技发展速度及其缓慢,就那御窑而言宋代明代根本就看不出有什么动静变化,这是其一;其二,宋窑已是在地底下湮埋经年的历史苍伤,明窑却是熊熊烈焰燃烧至今不息的薪火传承;其三,陆慕金砖御窑的概念起始于明代,也因为蒯祥带着香山帮在紫禁城的干活而盛名天下,身份更为确切。
这就好比是一个世代书香门第的出身,然后考了个状元,固然因为家传渊源,但是功名一定是属于那个考试场上大显身手的家伙。
一方守望千年的泥土,因为金砖的辉煌里,带着御窑的传奇。
一座即生即灭的火炉,却在天水的光影里,伴着乾坤的灵异。
御窑金砖本来是中国汉族传统窑砖烧制业中的珍品,同治《苏州府志》:“在齐门外六里,因陆宣公墓为名,居民多造窑。”《吴门补乘》说:“陆墓窑户如鳞,凿土烧砖,终岁不绝。”
金砖御窑现在位于苏州市相城区陆慕御窑村,御窑村原名余窑村,陆墓附近许多村庄都以烧窑而命名,如砖场、北窑、南窑、乌窑里、俞窑、御窑头等。
很多地方烧窑用的都是陶土,御窑用的则是黏土。陆慕的黏土很优质,《天工开物》里就曾经说到,这种土“黏而不散,粉而不沙”。
要得其土需通过掘、运、晒、推、舂、磨、筛等7道工序;再经三级水池的澄清、沉淀、过滤、晾干、踩踏等6道工序使其成泥;然后用手、托板、木框、石轮等工具固定形状;再放置在阴凉处阴干,每日轻轻翻动,8个月后成坯入窑,用草糠、片柴、颗柴等各烧上一个多月,共需130多天;每炉窑要连续烧30天,不能断火。
烧好之后,要封窑门,然后滴水,使得窑中形成还原气氛,这样才能使得砖成为青色。滴水冷却需1星期后,砖瓦才能出窑。一块金砖从采泥到出窑,要历时一年多时间,工序多达二十八道。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每一块砖都需达到表面色泽均匀,无任何裂缝、斑渍和缺角,不但要“敲之有声,断之无孔”,且要敲击声震而清越,才算合格。
出窑后再经切片、打磨成细料金砖。由于工艺繁复,费时长久,对其质量特别严格,自古就有“一两黄金一块砖”的说法。
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主持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工部侍郎是出身香山帮的蒯祥,一来香山帮是一个集木工、水作、雕刻等多工种的建工群体,蒯祥对此了如指掌,把控和调度胸有成竹;二来,当然给皇帝的干活,稍不留神就是掉脑袋的事,不敢怠慢,而世代传承的优秀手艺也得显山露水不私藏吧,何况也是光宗耀祖的事,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所以于公于私都有责任和义务,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陆慕砖窑被工部看中,决定“始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由于质量优良,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明宫中特地派出官员到陆慕监制金砖,永乐皇帝赐封陆慕砖窑为“御窑”。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和天安门城楼所铺设的就是御窑金砖。
所谓“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见方的大方砖的雅称。古籍《金砖墁地》有这样的解释:“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另一个意思,就是北京京都的用砖,因砖制成后要运至北京的京仓,以供皇宫专用,故又有“京砖”之称,取其谐音。
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窑里烧出的砖一直是皇家专用,故宫里的每一块地砖均出自这里。兴盛时,主要烧金砖的陆慕御窑村和南窑村6000多村民都烧金砖,制砖烧砖都是家庭作坊式,各家烧各家的。
明朝王鏊《正德姑苏志》:“窑砖出齐门外六里陆墓镇,坚细异他处。工部兴作,多于此烧造。”口气煌煌,完全就是在介绍一家部属央企。早在嘉靖年间,工部就严厉拣选窑户家藏金砖,所有拣剩破损的金砖立即销毁,所以古有“金砖成造维艰,合适者,往往十不得二,并有全窑无一砖可用者”一说。
明嘉靖中期,工部郎中张问之在苏州亲自督造五万块金砖,多产自陆慕御窑村,御窑金砖烧制至此进入全盛期,一块金砖造价高达9钱6分白银,相当于当时一石大米的价钱。北京故宫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和承天门(天安门)的地面铺设就采用了御窑金砖。这些大方砖上尚有明永乐、正德,清乾隆等年号和“苏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样。清代金砖除继续为皇宫、官府衙门使用外,也为苏州园林、道观庙宇、巨富达官的厅堂所用。用金砖铺设的地面有冬暖夏凉之功效,并且自身能平衡空气中的干湿状况,梅雨天不会湿砖,冬天也不干燥。
也因此,御窑金砖最长脸的一次,是2003年,这是天安门城楼进行1949年后的第三次修缮。考虑到城楼地面材料须与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有关专家严格比较,最终还是选择了御窑金砖和特制古城砖。而此后,故宫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日常维修和大动干戈的定期整修,所需所用,当然,一定,依然而然了。
御窑金砖博物馆位于元和街道御窑小区南面,建筑地块大致呈“手枪”形,公园外形是古御窑和宫殿的“结合”。这也是设计方老吴们的和氏设计营造一以贯之的思维,博物馆是时间沉淀的产物,以空间方式传递历史信息,最为关键的是时间轴上最富特色的场景,活态的空间场景,加上人的生活部分,就是一个生态的再现,就传达了观念、情感、记忆的信息,因而,才形象生动,才感染感动。
现在看到的一期项目基地占地38875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约15087平方米。博物馆主馆展览由“开物”“成器”“致用”三个篇章组成,集中展示了金砖的生产工具、历史上漕运过程、有记录的文献资料以及目前金砖生产和保护现状。馆内陈列着从明朝永乐年间到清朝宣统年间各个年代的馆藏1439块文物金砖,上面刻有名称、尺寸、年号以及官员姓名、官职和窑户姓名等,真实完美地呈现了御窑的历史,金砖的历史。
这一千多块有铭文的金砖,或许才是最珍贵的宝贝,御窑位于御窑村口的两座姐妹窑也被官方列为江苏文物保护单位,其特有的制作工艺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御窑金砖烧制、加工、检验等“活态”的制作过程在这里得以有了一个鲜活的展示。
长期以来,御窑村村民烧砖制瓦的传统相传不息。当地的老居民告诉我,御窑留存这么多年,不可能仅仅是烧制金砖的御用砖窑,为了生存,也一定会有用于民用的砖烧制出来。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御窑村的烧窑业逐渐由正业转为副业,民国后大部分歇业。
金砖的生产时断时续,直至1984年才完全恢复生产。御窑烧制金砖自1413年始,至今已近600年。御窑金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用金砖铺成的地面具有光润耐磨、愈擦愈亮、不滑不湿等特点,既可防止地下潮气上升,既能把宫殿衬托得更加雄伟壮丽,也把豪宅古居装点得更加富丽堂皇。
现在当然,北京颐和园、上海城隍庙、普陀山普济寺等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建造修复工程大多都采用陆墓御窑的金砖。
(御窑金砖博物馆:600年回眸的传奇工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