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竟然还敢点进来!下面一群海胆等着要声讨你呢!好吧不闹了,其实海胆胆子小,哪里敢声讨咱,吃过海胆吗?吃过,你把海胆生殖腺吃了欸......
海胆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海胆纲(Echinoidea),Echinoidea意思是“像豪猪一样的动物”,如此形容海胆,是不是很形象?海胆主要生活在浅海海底,喜欢待在岩礁或者沙石上,以前人们认为海胆是食草动物,但其实,海胆不仅吃一些海藻,还吃一些甲壳类和贝蚌类动物。若食物丰富时,它们每天可能只移动10厘米,当食物缺乏时,每天则可移动50厘米。海胆其实是个很有趣的动物,它们天生胆小,只要一见敌人,就会逃跑,但跑得又不快,你能想象小海胆那窘迫的样子吗?
很多人都知道海胆好吃,却不知道吃的究竟是海胆的哪个部位,所谓的海胆“肉”,其实是海胆的生殖腺啦,请仔细查看下图黄色的部分~
图中黄色的部分就是海胆的生殖腺
虽然海胆的身体构造满是保护自己的棘刺或叉棘,但仍然存有天敌,那就是海獭,海獭最喜欢的食物就是海胆。
一个不够,还要拿俩~
但海胆的壳很坚硬,靠牙齿是绝对咬不开的,海獭总是先把海胆挟藏在两个前肢下面松弛的皮囊中,游到水面后仰躺,把随身携带的约有拳头大的方形石块放在胸腹上作砧板,然后用前肢抓住海胆使劲往石头上撞击,有时还用石头敲打海胆,击几下以后看一下海胆的外壳是否破碎,若未破碎,则继续用力撞击,直到壳裂肉露为止,一旦发现壳敲破了,海獭便马上将里面的肉质部分吸食出来。吃饱之后,海獭把石头和吃剩的海胆藏在皮囊中,这样即使海浪冲击也不会失落,以备再用。
除了海獭,海胆的天敌就是人类了,人们不仅食用海胆的生殖腺,海滩上的海胆空壳,也被人们拿来做纪念品出售。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海胆有850多种,我国约有100多种,但大部分海胆是不能食用的,可以食用的海胆只不过十几种,主要有虾夷马粪海胆、光棘球海胆、马粪海胆、紫海胆、白棘三列海胆、海刺猬等。我国常见的海胆主要有:光棘球海胆、紫海胆和马粪海胆。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海胆种类。
马粪海胆
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是我国和日本沿海的特有种类,广泛分布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沿岸,向南至浙江、福建浅海。马粪海胆壳坚固,呈半球形,直径一般30-40毫米,成体体表面大多呈绿色或灰绿色,壳面密布5-6毫米的棘。
虽然颜色外观和马粪相似了些,但它们和栗子也很像啊,在日本,马粪海胆也会被称为“海栗子”。虽然名字直接了点,但并不阻碍人们对马粪海胆的喜爱~马粪海胆的生殖腺相比其他种类海胆的生殖腺,颜色要更深一些,请记住哦~
虾夷马粪海胆
虽然都叫马粪海胆,但虾夷马粪海胆和马粪海胆同科不同属,还是有很多不同滴~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也叫中间球海胆,是海洋中一种常见的无脊椎动物,也是海胆经济种类中价值最高的一种。
虾夷马粪海胆原产于日本北海道和俄罗斯远东的一些沿海地区,在日本,马粪海胆是很常见的一种海胆。我国从1989年从日本引进虾夷马粪海胆并开始人工养殖,虾夷马粪海胆现在已经是我国海胆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
光棘球海胆
光棘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也被称为大连紫海胆,是我国北方沿海所产海胆中最主要的经济种类,分布在我国辽东、山东半岛的黄海一侧海域及渤海部分岛礁周围。
大连紫海胆现在已经成为宴席上的一道名菜,它们的生殖腺一般被称之为海胆黄,海胆黄可以炒食,也可以加工成盐渍海胆和海胆酱,作为上等补品出售。
紫海胆
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分布在太平洋多数海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是我国南部沿海海胆中最重要的经济种类。
紫海胆呈圆形,表面的棘比较长,但生殖腺颜色却很浅,因为外表呈紫黑色,也被叫做“黑海胆”。
紫海胆不仅味道好,还有很高的要用价值,在海南非常受欢迎,是有名的旅游食品,随着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单单依靠捕捞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所以目前也有机构研究紫海胆的人工育苗等问题。
红海胆
红海胆(Mesocentrotus franciscanus),红海胆也被叫做“赤海胆”,虽然外表都是红色,但从砖红色到酒红色不等,它们的棘比较短,喜欢待在避风的岩石上,它们的生殖腺呈黄色。红海胆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海域,从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亚周边海域都能发现它们的踪影。
红海胆为人们熟知的,除了味道鲜美,就是长寿了,地球上长寿动物前十位排名中,红海胆以200岁的高龄排在第四位,没准我们吃到的红海胆比我们的年龄还大呢~
精彩文章
点击图片浏览文章|
点击图片浏览文章|天然帆立贝:来自北海道的深海尤物,肥美可口不容错过的扇贝!
原创声明
本文为八鲜过海原创文章,如需转载,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