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儿童医院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人体自然生长和修复:细胞的有丝分裂或细胞分裂的过程。这家医院的形状是由细胞分裂末期的形态衍生,整个建筑的形态灵动而高效,把最复杂的日常病人护理活动、医疗保健研究和教学这些建筑功能融于其中。此建筑被赋予了多种设计元素,同时受到苏州这个古代园林城市的常见中国传统建筑庭院的启发,在创造具有传统特色的花园式治愈环境的同时,把自然光线和通风引入住院中心。
项目名称:苏州儿童医院
用地面积:59 000㎡
建筑面积:130 000㎡
设计时间:2011 年? 2014 年 1 月
建设时间:2011 年? 2014 年
建设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结构形式:现浇混凝土结构
建筑高度:57.3m
建筑层数:14 层
设计单位:Henningson, Durham and Richardso International Inc (HDR International Inc.)
设计人员:Jeff Minton Matt Suarez Clare Swanson Ken Hanover (USA)
苏州儿童医院地址选在新城区,位于苏虹东路钟南街,项目总占地面积约 90 英亩(364 217.077 8㎡)。新医院的发展将分为 4 个区域,医疗区、住院区、国际医院区和未来发展区,共有 5 个主要的患者通行入口。南边入口为行人主要入口,西边为医疗入口,东边为国际医院入口,北边为住院楼和后勤部。运河南岸的花园为户外休闲和活动区。新医院将打破过时的医疗理念,替换掉拥挤的设施,根据儿科患者的需要,为患者、家属和员工提供为儿童量身打造的康复环境。
总平面图
项目选址1
项目选址2
建筑设计
设计理念
?现代感的细胞分裂形态与中国传统风水共生的建筑形式
苏州儿童医院的设计理念来自儿童的自然生长和痊愈方式,即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或细胞分裂繁殖。医院的形状是由细胞分裂末期的形态衍生,整个建筑的形态灵动、高效,富有美感。有机的建筑形式与中国传统风水的共生关系,可支持范围广泛的病人护理、医疗保健研究和医学教学。
以“飘舞的蒲公英”作为故事的线索贯穿整个设计,具有舞动韵律感的花坛成为主旋律串起各个细部景点,孩子们可以在上面玩耍,家长亦可坐下休息。同时与建筑的现代感相互呼应:律动的喷泉、跌水作为活泼的水景元素,夏季可以为孩子提供嬉戏的场所,还可达到降温避暑的效果。设计中植物、水景、花坛、铺装所有景观元素都在统一的秩序中体现。
?建筑形态中融入区域建筑特色
受苏州这个古代园林城市常见的中国传统建筑庭院建筑形式的启发,花园有两个主要用途:自然光线和自然风可进入主医院中心,并形成自然的通道。
?便利的交通枢纽,方便患者就医
为交通衔接建立交通枢纽是设计的一个关键点。超过 75% 的来访者并不是通过私家车这种交通方式到达,因此需要创造硬件条件允许所有交通方式都可到达交通枢纽,包括通过苏州特有的地区优势,利用发达的运河系统采用船运方式。这种方法对该医院的设计挑战在于不应只专注于内部运作的概念,设计团队还应将医院与周围地区作为一个可接受来自不同社会背景人群的社区中心来设计。
?将概念设计故事与医院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患者需要良好的医疗服务体验,这是医院成功的核心本质;医护人员需要先进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医院需要精心设计的建筑,能够让这些成功的基本要素汇聚在同一个屋檐下。本设计方案将以上三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概念设计故事与医院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诠释了儿童患者的需求,同时良好的医院环境也对医院员工和社区产生积极的影响。
设计灵感:飘舞的蒲公英
医院布局
“前台 / 后台”空间规划观念贯穿整个设施空间。后台工作区与前台患者区分离,将噪声和干扰降到最低,以提升患者整体体验并改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同样,后台区域的设计更加关注员工心理需求,将提高员工的士气,为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前台 / 后台”概念在设计和规划中直接支持临床服务部门。通过后台的医生办公室和诊断 / 护理服务来缓冲公众候诊和咨询空间,实现动线明确分区。护士站和登记处的布局进一步加强这种动线分离,并有助于划分公共和私人层次区域。
6 层和 7 层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为不同病人群体而设计,为此医院的布局规划提供了灵活和适度的家庭私密空间,同时仍然为护士的迅速护理提供开放性空间。中央的家庭空间可观赏到室外风景,让病人和探视病人者更加舒适,帘幕拉拢之后又成为密闭的私密空间,便于进行哺乳和诊疗,有利于保护患者隐私。循证设计证明,分散护理人员工作站和物资更可就近为患者服务。这种分散布局能够减少员工路途,增加直接护理时间,并允许患者与家属更好地互动。
医院布局图
病房设计有明确的动线规划——患者、护理人员和访客区分区,以此大大减少设备获得性感染、改善工作流程。其中最创新的支持循证设计理念的干预措施设计,就是前台 / 后台的护理方法。此概念使用一个双廊道系统,使诸如运送物资和设备维护等活动在“后台”进行,处于访者视线之外,消除了与前台公共空间的交叉作业。使患者和探视者体验到一个安静、有序和宁静的环境,让孩子们可将精力集中于康复和治疗。
患者护理病房规划在最大限度无障碍的共享支持区域,并集中在各楼层中央公共空间。病房楼层的支持区域位于前台 /后台路径的中间,每一个单元具有相同的位置,使工作人员不论在哪个单元都能迅速找到。支持区域尽量靠近病房,可减少员工走路步数,为患者提供最大化护理时间。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会对工作环境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员工职业素养和工作业绩。
病房示意图
护理病房示意图
外观造型
以细胞分裂为设计的理念基础,建筑外观可以被看作是此隐喻的延伸。建筑物外墙如细胞壁,具有通过允许某些物质进入细胞而保护细胞内部完整的作用,同时将其他物质隔离在外。细胞膜用于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并保持细胞的形状。窗、门和百叶就如蛋白质,监控和维护细胞化学气候并协助分子穿过细胞膜。
外观造型
交通设计
多个专用电梯都在中庭落客,与门诊相连。这些电梯将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动线分离,减少了任一专用电梯的潜在瓶颈现象。底层有两部电梯到门诊,并通到地下停车场和屋顶康复花园。
交通流线图1
交通流线图2
绿色景观
本设计遵循景观的灵活性和病人体验为基本设计原则,有策略的规划和设计各科室,将病人体验作为设计的重中之重。通用空间整合成组,然后根据特定需要量身定制。每个组合空间都围绕着花园,获得充足的自然光照。在治疗和诊疗空间均能观赏到花园的风景。
绿色景观
建筑功能
未来的灵活性
规划苏州市儿童医院的同时,设计团队致力于如何充分发挥医院未来的功能。医疗技术在不断快速变化发展,医疗成本随汇率变化不定,所以我们需要考虑治疗空间设计的弹性策略。设计团队创建的物理环境,既能掌握当前状态又使医护人员能快速学习新疗程和新器械。
可拓展的建筑设计
标准化
提供医疗服务是非常身体力行的过程,是一个医生和护士可以通过重复和标准化形成的习惯行为,这让他们放大了对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反应,而不会在护理工作中出错。研究显示,更直观的标准护理区,能让护理者更快地应对高压环境和病人的需求,并能更快速、更准确地完成护理工作。因此,方案设计了标准护理区。
标准护理区
感染控制
感染控制特指设施洁净程度。该设施的一个洁净过程是病人进入“红线范围”。手术室内使用的担架是“红线”内专用,不可用于“红线”外区域。方案在“红线”和手术准备 / 术后恢复区域设计有一堵半高墙,病人会从此墙一端在手术准备 / 术后恢复区域转到另一端“红线”范围内。
这种设计特征代表了感染控制的界限,最终的目标是为儿童创造安全的环境。控制感染已成为整个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建筑使患者和访客与端庄整洁的环境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
感染控制区1
感染控制区2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
以病人为中心的环境中,资源和人员是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科室为中心,具体体现在尽可能将护理服务带给患者,而非搬动患者接受治疗。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文化传统、个人喜好和价值、家庭条件和生活方式。
儿童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恐惧,缓解情绪的措施除了提供救援人员外,医院的设计也有助于放松紧张情绪。初级设计策略是协助保护病人的隐私,提高舒适度,其体现在病房、流动医护与公共空间隔离。这种隔离可以防止大量到访者和公众无意中进入住院空间,减少阻碍担架动线的交通流量,保护患者的隐私。简单道路引导,进入流动空间入口的私密候诊空间,减少患者公共空间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独立性、安全感和舒适度。
功能检查平面图
休闲活动中心
道路指示
苏州儿童医院的设计一直致力于通过外部建筑提供的线索和内在强有力的方向指引策略为使用者提供清晰目标方位。“医院总图”提高视觉和行为指引,确保患者和访客都可以在医院内快速并没有阻碍地到达目的地。每个区域的形状和灯光不同,通过公共通道连接在一起。通道的设计创意是将道路指引到整个建筑的心脏位置,并带到每一楼层的主要定向区域。各科室从有着室外景观的主干道进入,候诊区的位置也很明确,且可接触自然光。
建筑设计应用亮点
本工程采用充分利用可持续能源设计要素。目前的设计标准预计将达到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评价,也是中国现有医疗建筑的最高标准。可持续的要素包括:雨水收集、太阳能热水系统、采光太阳能光热系统、节能照明、外遮阳、高性能的建筑围护结构、屋顶花园系统、节水灌溉、节水管道装置、建设和运营材料回收计划、使用健康可持续材料、区域材料、灰水灌溉和自然通风。
来源:本文摘自《卓越医院设计:“十二五”中国医院建筑设计优秀方案解析》,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本书……
End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筑医台资讯。
你还想看国内哪家医院的建筑设计方案,写在留言里,下期为你呈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