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里并不希望自己带有后现代的标签,他认为自己是“现代的”建筑师,批评后现代派只强调回收历史的观点,但他的作品还是被认为是后现代时期的一部分,与20世纪美国建筑设计的功能主义主流分庭抗礼,成为建筑界中非正统分子的代表性的发言人。
功能主义即是理性主义,更多的时候被称为现代主义,不同名称的主要原因在于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并表现建筑形体与内部功能的配合和建筑形象的逻辑性。针对学院派建筑师轻视实用和经济问题,认为必须要满足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需要,其建筑风格带有工业化特征。而文丘里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
现代主义建筑主张新的建筑美学和风格,拒绝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后现代主义建筑用更为剧烈的方式表示了同样的诉求,并把针对对象变为现代主义。“我宁愿要世代相传的东西,也不要经过设计的”,文丘里的这句话反应了后现代对历史的倾向并反对理性的强大统治力。
符号下的隐喻
更多的后现代建筑师在回归历史建筑的过程中迷失了,忽略了文丘里善用的概念及手法,这也是他本人不想被称为后现代的原因之一。意识到理性带来的后果,所以他“宁要暧昧不定,而不要条理分明、刚愎、无人性、枯燥和所谓的‘有趣’”,理性建筑缺乏包容,难以扩充现在的多元性内涵。
建筑学应该涉及到建筑的社会和历史之间的关联,而且通过符号和隐喻来追求这其中潜在的复杂性。“我喜欢建筑中的复杂性和对立性,这建立在近代观点的模糊性和丰富度中,还包含在与艺术的联系之中”,这种思想表现在他第一个重要作品上:为他母亲设计的住宅。
这个为母亲建造的住宅规模不大、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能满足家庭的实际活动需要,但从内到外都充满了矛盾性。这体现在建筑内部功能空间的打造、内与外的联系以及对称立面上的诡异变调,像是把古典建筑惯用的一些符号切碎,然后再拼接起来,从而有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拼贴性趣味。
文丘里认为它有很多层面,运用了必要的符号来表达信息,体现了对建筑作为一种遮蔽物的理解。其内部空间明晰,装饰温情,普遍被认为可能更多地灌输了文丘里对家族观念的理解,并将居住者的注意力引向了一种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私立场所,模棱两可,武断而含混地存在于隐喻中。
建筑语言的表达总是在探索之中被人们一遍一遍解读,这或许无关对错,只是对建筑形式、内容、感情的探知,建筑师们对此不会无知无觉,而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创造,去表现,让人们看见不一样的东西。由日本SAKO建筑设计与新纪元建筑设计合作完成的位于北京丰台区丹桥西南角的设计师广场便是这样一种尝试,以超现代主义的方式,通过符号的重构进行强烈的多元化表达。
设计师广场
设计师广场的建筑立面为黑白灰三个基色,由4栋23或26层高层塔式酒店公寓及大型综合商业组成。建筑设计师倡导简约、精致设计,零隔断空间,格局方整,收纳空间大,旨在面向现代效率化、多元化、多维度的生活。所有楼座向东南45度转角,以求得更佳日照及采光并保证从社区四周通向中心商业的交通流线顺畅。
该建筑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住宅楼以两层为一个单位,每个单位之间错位2米,逐步累积至80米高。错开的部分被作为阳台使用。黑白两色上下左右的错位配置强调了凹凸起伏的建筑轮廓曲线。另外,穿插外墙的‘窗户’、‘镜子窗户’、‘室外机百叶罩’尺寸均统一为一平米见方,随意排列,淡化了柱、梁的存在,使建筑好像单纯的黑白色‘盒子’堆积。
设计通过黑白差异提炼出方格符号,沉浮在建筑的表面,充满了动感并传递出互联网式的触觉。窗户的设计也是别具一格,同样是方格的形象,小型的方格窗户瓦解了建筑表层,使内外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对话,如果说玻璃幕墙的使用消解了内外空间的界限,那么设计师广场的窗户则是将二者做了嫁接。
罗伯特 · 文丘里的语言是隐喻式的,其建筑通过符号不断进行组合,他尊重并保证建筑功能的在场,但否认建筑语言能清晰地被大众所感知,转而通过形象带给人们的触觉进行交流,在生活的不断触碰中搭建起情感的桥梁。就像北京的设计师广场,建筑立面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无法具体表述出其中的建筑语言,只是在满足住户居住使用的同时不断与住户的生活进行对话,打造适应时代的生活空间。
项目信息
建设内容:酒店式公寓及大型商业
建设规模:10.0万平方米
建设地点:丰台区西四环1号
建设单位:北京鑫丰信德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SAKO建筑设计/新纪元建筑设计
设计时间:2006年
建筑 ? 新纪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