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之美,或流于浅表,或和于内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古代胡人为方便骑射或作战,衣服的实用性变得相当重要,大多紧身短衣。战国时期,胡人骑士为扣紧腰带、钩挂弯刀或水袋等小型器具的蹀躞带传入内地,因材质多为玉制,故称“玉带”,类似于现代的腰带扣。
唐代玉带
唐代曾有朝廷定制,规定有"大带制度",以带上的装饰品质地和数量区别官品等级。这时期传世的玉带中,在艺术处理上取凹减隐起,注意把握大面的转折,以较粗的阴刻线饰细部,有着鲜明的雕塑性格,长短线条运用得非常得体。
五代玉带
五代时的玉带玉质白润,碾琢隐起云龙,工制极精,背面有穿孔,其带饰板形式和云龙造型均为晚唐五代玉器的标准作风。刀法雕琢鲜活,线条奔放流畅,不受拘束,较唐代纹泽稍弱。
宋代玉带
宋代玉带饰制度虽有不同,仍是以玉带的质料及数量划分贵贱,雕刻与唐代相似但浮雕效果较唐代有了显著的提高,不再用阴线勾勒,而是顺其自然,转折合理,不再施用那种装饰性的线条,暗明折叠随之而现,更加趋向写实化。
辽金玉带
辽代统治者契丹族沿袭五代晋制。金代女真族除了保全本民族固有的信仰,主要吸收了宋辽的典章制度,女真以玉为上,金次之,从契丹那里承袭下来的春汇秋猎活动,始终贯彻健全,并加以艺术化,成为女真族喜爱和惯用的图案。
元代玉带
元代玉带碾琢技法多采用透雕、深雕,并有多层透雕出现,层层有景,处处有物,立体感很强。作品风格粗犷剽悍,善用重刀雕琢,边框较宽,中间多有打凹。有的还采用连珠纹边框、三角形边框、亚字形及菱形边框。
明代玉带
明代用玉沿袭传统,在雕琢工艺上,较元代器型略小。主题纹饰多不高出边框,多层透雕较为盛行。这时候出现了许多寓意美好的吉祥图案。纹饰密布器身,精细华丽,耐人寻味。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束旦生老师受玉带启发,精选上等原矿清水泥,制“玉带”壶。
整壶器型饱满,气势张弛有度,壶腹敦,拱桥状壶钮,光洁雅致,简洁素雅。
束旦生大师素以陶刻见长,所刻之字自成一派,常人难以模仿。壶身“清风明月无价,高山流水有情”,大师亲自篆刻,铁钩银划,壶随字名,字随壶传。
圆润壶身配方形流、把,与玉带之型有异曲同工之妙。
琼楼玉宇,蝉衫麟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