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图书馆自然少不了为书籍做卡片,而茶文化图书馆则是提供"茶书卡片"。每本茶书的卡片,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作者、撰著情况、主要内容,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这样做,便于读者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每本茶书的资讯,也便于进行资料的收藏。对于"茶书卡片"的制作,欢迎大家提出建议,也欢迎各位把手边的茶书制成卡片,发给我们,让更多的人员分享。
馆长
茶考[ Textual on Tea ],论茶随笔。明代陈师撰。成书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仅见于《茶书全集》本,约一千字,共五则,分别考证唐代释皎然《茶诀》,辨别蒙顶之茶,明析“旗枪”之义,比较诸茶品第高下,介绍烹煎之法。均为略有所见,随笔记下,未作系统全面考证,后有万历癸巳年(1593)卫承芳跋。
陈师,字思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时浸淫书籍,明嘉靖间会试副榜,官至永昌知府。著有《览古评语》、《禅寄笔谈》等。
陆羽《茶经·六之饮》载:“饮有粗、散、末、饼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即以茶置瓶或缶(一种细口大腹的瓦器)之中,灌上沸水淹泡,唐时称“庵茶”,此庵茶开后世泡茶法的先河。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点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朱元璋罢贡团饼茶,遂使散茶(叶茶、草茶)独盛,茶风也为之一变。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置茶于瓯、盏之中,用沸水冲泡,明时称“撮泡”,此法沿用至今。
世界茶文化图书馆:读书、赏书、荐书、藏书。
倡导雅致生活、构建精神家园、传播文化遗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主持全国和省级课题16项,发表论文200多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多篇;撰写书籍60多本。多次到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进行讲学与交流。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