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青年粤剧团在万福台上上演《琼花焕彩》。甘建华摄
节庆日睇大戏,在粤剧的发源地佛山,这是当地人几百年来形成的习俗。而粤剧的文化,也在这几百年风起云涌的历史中跌宕起伏,从佛山走向海内外,享誉世界。
2006年,粤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粤剧凭借着其在世界华人圈的影响力,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选产名录。
回溯粤剧的历史,被周总理誉为“南国红豆”的“广东大戏”起源于明清时期。
据记载,在明末清初,有一位名叫张五,艺名“摊手五”的昆曲艺人流落到佛山,在佛山教授曲艺。当地人见其表演精湛就开始跟着他学习,但由于佛山人讲的是“白话”,学官话不像,慢慢地将官话演出变化成为“白话”演出,粤剧也由此诞生。
2012年3月30日,来自香港王锦辉中小学和佛山市一小的同学欢聚在佛山的广东粤剧博物馆,开展粤剧之旅,体验体验粤剧醉人魅力。
在万福台后台,几位上演《拉郎配》的小朋友在练习。
暑期粤剧夏令营天气太热了,一位化妆并穿着粤剧戏服的小同学热的大汗淋漓。
2009年9月25日晚,在市委宣传部等主办的佛山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电视文艺晚会上,李淑勤带领佛山粤剧团表演粤剧《琼花焕彩》。
作为南方的制造业重镇,佛山的经济水平在清朝中期达到一个高峰,是当时的“天下四大聚”之一。
由于生活富庶,佛山人的神诞、酬神、迎神等活动频繁举行,需要本地帮的大戏助兴,这样的需求也大大促进了粤剧的发展。
佛山的水系发达,当时的粤剧名伶就多以红船为交通工具,穿行乡间演出,“红船子弟”便成为粤剧艺人的代称沿用至今。在这样肥沃的社会“土壤”滋养下,粤剧界最早的戏行会馆琼花会馆在佛山诞生。
随后,著名的吉庆公所、八和会馆都是先后建立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粤剧本地班行会组织,成为佛山粤剧文化的历史见证者。
来自禅城区金锋曲艺社的庞桂英(左)、林慧冰母女,上演粤剧折子戏《白玉红梅》。
石湾镇街道曲协声凤鸣剧团上演《红豆咏唱新篇章》。
一众演员集体上演《缅怀粤剧大师红线女》。
在粤剧的发展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清末的一场“风暴”让粤剧遭遇了灭顶之灾。李文茂是清末粤剧著名演员,也是广东天地会起义军领袖,为人仗义疏财,为粤剧伶人和群众所尊敬。1854年,李文茂在洪秀全的号召下,以佛山的琼花会馆为据点,反抗清政府。1855年,满清政府下令禁演粤剧,解散所有的粤剧戏班,焚毁“琼花会馆”,当时诛连和被杀害的粤剧艺人及普通群众数以干计。
直到1896年,粤剧才被解禁。1889年,由粤剧武生邱新华倡导,全行出资出力,在广州兴建“八和会馆”,而在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了八和会馆分馆,形成了“凡有华人的地方,只要有粤剧,就有八和会馆”的馆象。
祖庙街道耀新星粤剧团上演《要留正气在人间》。
粤剧虽然从外地弋阳腔、昆腔演变而来,当经过与本地文化融合,以及一代代粤剧人的改进和传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清代咸丰、道光年间,广东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为基本曲调。1912年前后,粤剧演出基本上采用粤语,表演体系日趋完善,开始在梆簧中穿插民歌小调,并改假声演唱为“平喉”演唱。
来自佛山一小的小同学在舞台上表演他们所学的粤剧功架。
扮演小凤仙的李淑勤(左一)、扮演蔡锷的欧凯明(左二)在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笑得十分的开心。
岭南天地内,来自广州的游客陈婆婆(左二)与友人吴女士手捧“五福临门”,开心地与两名粤剧武将合影。
与粤剧的历史地位相映衬的是,佛山粤剧坛也是星光熠熠、名伶辈出。粤剧五大流派的祖师爷也都是出自佛山,干里驹、白驹荣、薛觉先、廖侠怀、桂名扬也成为粤剧从佛山“走出去”的源头;粤剧六大编剧中的黄(鲁逸)、江(南海十三郎)、张(式惠)及二陈(卓莹、冠卿)也是佛山人的骄傲。
暑期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系列活动中的老师和孩子。
一群身穿传统粤剧戏服来自佛山一小的同学,一大早就回到广东粤剧博物馆附近的学校进行化妆,准备参加粤剧夏令营的闭营汇报表演。
2013年12月31日,国家一级演员、粤剧大老倌小神鹰专程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献唱《祖国颂》。
2009年11月7日,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登台演唱了一首《荔枝颂》,获得满场掌声。
时至今日,粤居剧走过了历史的低谷,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出其文化的魅力。走在密发源地佛山的街头,也许你就会和文化不期而思,她或是祖庙万福台优美的身姿,或是街头巷尾优雅的唱腔。
而如果你是一个戏迷,则不妨来到位于禅城区兆祥公园的广东粤剧博物馆,和粤剧来一场最亲密的接触、最深情的约会。
佛山地理丛书——非遗,一书版面设计。
佛山地理
点击链接 尽情欣赏
END
生旦净末丑,大家说本喵可以去客串哪一种角色呢?
摄影:甘建华
文字:韦文毅
编辑:王伟楠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若要转载,应提前告知本号,获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视觉佛山”。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