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黄化、黄龙病已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柑橘产区最令人头痛的问题,简直达到了谈“黄”色变的程度。很多农户一说到“黄”树,直觉上就将之归类到黄龙病并束手无策,因而导致黄化、黄龙病加剧,甚至死树毁园。那么,是不是所有柑橘黄树都是黄龙病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柑橘黄化、黄龙病呢?
识别黄龙病三要素:
柑橘黄龙病主要从果实和叶片症状辨认。
一是果实到了成熟期不能正常转黄,除了近果柄处,其它大部分还是青的,即无法正常着色的青果和俗称的红鼻子果,且果实变畸形、变小;
二是春稍不黄而到了秋稍黄;
三是叶片呈黄绿相间斑驳状黄化
叶片黄化则分为均匀黄化、缺素型黄化和斑驳黄化三种;
叶片生理性黄化多从叶尖开始,逐渐伸向叶片基部,甚至叶脉会先变黄。
感染黄龙病后,柑桔叶片多会变小变硬,无光泽,开始时叶脉及附近叶肉仍保持绿色。用手抓弄黄龙病枝叶,多有沙沙声。
1、病虫害导致黄化,尤其是根结线虫、螨类、蚜虫等,叮咬根系和根系生长点、吸食嫩梢嫩叶,导致叶片黄化,因此,及时进行病虫害预防很重要。
2、长期大量施用酸性化肥,致使土壤酸化板结。柑橘最适宜的土壤pH值在6-6.5之间,土壤过酸,易出现铝中毒,黑根、烂根,同时土壤中各种病菌在酸性环境下活动频繁,一旦放松管理,黄化、黄龙病速度加剧。
3、营养不平衡,缺乏镁、锌、硼、铁等中微量元素,导致柑橘黄叶、花叶和黄树的产生。
根深方能叶茂,健康茁壮的根系是保证果树营养供给的关键,而健壮的树体又能提高果树的抗病防病能力,保持果树持续生产能力(作物长不好的原因是根不好,根不好的原因是土壤不好,土壤不好的原因是土壤酸碱度不宜,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盐渍化,病菌大量滋生)。
果树经过一年的劳作,已严重消耗树体的营养,因此,秋后施好采后肥,不仅能及时补充营养,更能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我们对柑橘产区果农施肥管理的了解和多年实践总结,大部分柑橘树的黄化、黄龙病主要是后两个原因。
建议:
首先,减少酸性化肥的使用,调理酸性土壤,改善根系生长环境。可以通过冬季增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优质有机肥,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从而将土壤pH值调控至适宜根系生长的范围,不仅利于根系生长,同时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其次,施用平衡补钙补磷,从而促进柑橘根系的生长,特别是促进白根和毛细根的生长,恢复根系的吸收能力。第三,平衡补充钙、镁、锌、硼、铁等中微量元素,以达到平衡营养,健壮树势,增强树体抵抗力之目的。
柑桔黄化类型有:病黄、虫黄、药黄、肥黄、旱黄涝黄、割黄寒黄、酸碱黄、退化黄、缺素黄化等,和小编一起来见见吧!
一、病黄(黄龙病)
1、春夏秋梢都可发生,秋梢最明显,黄化症状多样,黄化部位不对;
2、剪截黄化枝后抽出的新梢枝短、叶小变硬,缺素黄化似缺锌、锰现象;
3、黄梢多出现在树冠外围、向阳处和顶部 。果实成熟半青半黄表现为青鼻果。
传播:木虱、人事操作 、 病苗汁液等。
二、虫黄(线虫、粉介、蓟马)
柑橘线虫
症状:线虫主要为害根系,线虫为害根尖,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影响根系吸收养份,久之老根坏死桔树地上部分叶片发黄、后卷、落叶,小枝等等,线虫主以水流传播。
防治方法:
轮作、翻耕晒土、使用嘉美金利+樟脑丸能有效防线虫。
柑橘根粉蚧
症状:主要吸食根茎上汁液,过后根皮坏死,影响根系营养的吸收。
防治方法:药物防治,主以阿维淋施、福气多等药物撒施驱避。
三、药黄
药黄症状:主因激素、机油乳剂喷施浓度不当,遇高温等因素引起黄化。
四、肥黄
肥黄症状: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施肥过量引起或氨气挥发灼伤。
五、旱黄、 洪黄
涝黄旱黄原因:
主因农事操作时长期撒施肥料,植株根系多聚于地表,形成浮根,天气干旱高温时,植株营养吸收不畅引起黄化。
六、割黄、寒黄
割黄原因:
环割过重(伤至木质部)引起植株黄化,基本同于缺素黄化。
寒黄原因:
轻微冻害引起叶片黄化,严重时植株枯死。
环割时间:
一般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前10天进行,视落果情况15天左右再环割一次。树势旺,环割一次15天左右伤口愈合。环割必须与其他技术措施一起使用,如增施有机肥、补充高钾高钙套餐肥。
环割主要目的:
将地上部分的营养集中供应果实,起到保果的作用。
七、退化黄
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偏碱或偏酸性,引起根系生长不良(合适pH值5.5-6.5)。造成缺素黄化。
八、酸碱黄
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偏碱或偏酸性,引起根系生长不良(合适pH值5.5-6.5)。造成缺素黄
九、缺素黄化
N: 长叶,蛋白质主要成分,植物细胞组成的基本物质,叶绿素组成部分。
P:长根增糖,体内有机化合化物的组成,参与植物体内各种代谢,生物膜组成部分。
K:壮杆壮籽粒,各种酶活化剂,促进光化作用,促进对氮的吸收。
缺氮原因:
1、氮素施放量过少;
2、雨水过多,氮素流失;或田园积水,土壤硝化不良,有效氮供给不足;
3、大量使用未腐熟有机肥,土壤微生物分解过程中消耗过多氮素;
4、钾肥或其它元素施放过多,抑制作物氮素吸收。
柑橘缺氮黄化:先下部老叶呈淡绿色或黄色,最后均匀黄化脱落,严重时枯梢形成退化树涝害严重时可引起“黄脉”。
缺磷原因:
1、土壤pH值过酸,磷被固定成磷酸铁或磷酸铝,无法被吸收;
2、钙元素过多,被固然定成磷酸钙,影响吸收;
3、氮素施放过多,抑制植物对磷的吸收;
4、砂质土壤,磷易流失。
缺磷黄化症状:老叶趋于紫红或铜黄色,叶片无光泽,严重时落叶,果皮厚味酸。缺磷通常发生在花芽分化和果实形成期。
缺钾原因:
缺钾品质元素:
老叶叶尖或边缘先出现黄化,最后叶片卷缩畸形,易造成落花、落果、裂果现象。
缺钾矫正方法:
1、重施有机肥,干旱季节直接施用;
2、夏秋季果树生长旺盛期,适当施用硫酸钾,挂果树每株沟施硫酸钾0.5-1kg;
3、通过叶面喷施促进果树对钾的吸收。
缺硼症状:
橙类易发生。
叶片叶脉肿胀,严重时叶脉爆裂。
缺硼解决方法:
1、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
2、将硼砂混入有机肥中做基肥沟施,亩用硼500克左右,每年一次;
3、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叶面喷施硼液。
缺铁原因:
1、土壤pH值过高;
2、土壤中可吸收铁量过低;
3、偏施过多磷肥,反应结合成磷酸铁盐,难以吸收。
缺铁症状:叶肉部分发黄,叶脉保持绿色,严重时叶片发黄发白。
缺镁原因:
1、红壤、黄壤镁易流失引起缺镁;紫色土等强碱性土壤中镁变为难溶性矿物态,无法被根系吸收引起缺镁;
2、土壤中钙和钾含量太高,对镁形成拮抗作用,影响根系对镁的吸收而引发缺镁;
3、土壤中磷、硼、锌、锰元素过多,影响镁的吸收利用,诱发缺镁。氨态氮肥施用过多也会影响镁的吸收;
4、品种和砧木的影响。枳砧比酸橙砧易发生缺镁症。
缺镁症状:老叶沿主脉出现 “倒V”字形黄斑。
缺镁矫治方法:
1、pH6以下的酸性土壤,使用钙镁磷、氢氧化镁等与有机肥堆沤,在冬春季全园施用。紫色土等碱性土壤宜施用硫酸镁和硝酸镁。高钾、钙土壤,须增加镁肥施用量,株施镁肥0.5-1kg;
2、增施有机肥料,含钾量高的土壤应只施用氮肥、酸性土壤可适当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
3、新梢叶片展开后,叶面喷施0.2%硝酸镁+0.2%硫酸锌混合液,。
缺锌原因:
1、氮肥施用过多,影响锌的吸收,叶片中锌的含量减少;
2、酸性土壤施用过多磷肥,化学反应形成难溶解的磷酸锌;
3、土壤中缺乏镁、铜等微量元素,导致根系腐烂,影响对锌的吸收,引发生缺锌症;
4、春、夏季雨水过多,有效性锌易被流失,秋季干旱降低锌的有效性。
缺锌症状:老叶主、侧脉有不规则绿色带,其部分呈淡绿色、淡黄色或橙黄色新梢新叶叶肉黄化,呈黄绿色至黄色,主、侧脉及其附近叶肉正常绿色。
病叶新芽显著直立、窄小,新梢缩短,枝叶丛生。
缺锌矫正方法:
1、春季发芽前与抽梢老熟后,叶面喷施;
2、微酸性土壤开春时每株树用硫酸锌0.1kg混合有机肥一起沟施。
缺铜症状:
缺铜矫正方法:
1、叶面喷施0.2%-0.3%硫酸铜、波尔多液或含铜杀菌剂;
2、树冠滴水线下淋施3000-5000倍的硫酸铜溶液。
缺锰原因:
1、碱性土壤中锰易形成不溶解状态,铁和锌的有效性低,因此,常伴随发生缺铁、锌症;
2、有机质含量多的酸性土壤中,有效态锰含量高,但锰易流失;
3、施用过多氮肥或土壤中铜、锌、硼元素过多,影响锰的吸收利用,诱发缺锰症;
4、冷湿土壤中锰易变为无效态,而在温度较高、土壤较干旱情况下则锰易变为有效态,使还原态锰增加,形成锰过剩。
缺锰症状:幼叶变为黄绿色,主、侧脉及附近叶肉绿色至深绿色。严重缺锰时侧脉间黄化部分逐渐扩大,最后仅上脉及部分侧脉保持绿色,病叶变薄。
缺钙症原因:
1、酸性土壤或大量施用酸性化肥的桔园,在多雨的地区,由于淋溶作用,钙离子易流失,特别是在坡地柑桔园更易被流失;
2、氨态氮肥施用过多,或土壤中的钾、镁、锌,硼含量多,影响钙的吸收利用,诱发缺钙病;
3、钙在韧皮部中移动性差,难以再运输和分配到新生部位及果实,造成生理性缺钙现象。
缺钙症状:新梢叶片窄小,主、侧脉为绿色,叶尖、叶缘处先呈黄色或黄白色。严重缺钙时易引起裂果。
缺钙矫治方法:
1、酸性土壤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增加代换钙的含量。一般亩施石灰35-50千克,然后耕翻至根际,也可施用钙镁磷、过磷酸钙、骨粉等补充钙含量;
2、多施有机肥料,少施氮和钾等酸性化肥;
3、新叶展开期、生长期、开花结果期叶面喷施800倍液嘉美脑白金或0.3%-0.5%水溶性螯合钙,能更有效补充钙质。
文章来源:天宝农业技术服务平台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