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电视台《家泉港》栏目《福船制造技艺》
远古时期的泉州为古越族人的居住地。西周时为八闽之地,春秋战国时为越国的疆土,秦时归闽中郡。此后,又隶属于闽越国、南部都尉、建安郡、晋安郡、晋平郡等。南朝梁时,晋江流域才第一次单独设郡,称为南安郡,郡治在今南安丰州。唐嗣圣元年(684年),这一地区改称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易名为泉州。唐开元六年(718年),州治从南安丰州移至今泉州市。从此,泉州成为晋江流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泉州依山面海,地处亚热带,属季风区域。盛夏秋初多吹东南风,冬春则多为西北风,在风帆航海时代,为海上的船舶提供了宝贵的动力。泉州地区具有漫长的海岸线,既有突出的半岛,又有深入陆地的港湾,还有众多的岛屿,形成了众多天然良港。正因为如此,泉州海上交通开发较早,造船业发达。宋元时期的泉州港(刺桐港)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
泉港区峰尾镇位于湄洲湾南隅,三面环海,一面靠山之陆岛。地属泉港城市中心区,于1999年8月建镇,辖诚峰、诚平、前亭、联岩、奎壁、峥嵘、上楼和郭厝8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人,陆域面积1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3公里,可利用滩涂面积9000多亩,历史上是一个集海洋捕捞,码头航运和海上贸易为一体的陆岛港口,是闽南四大渔业重镇之一。由于峰尾镇地居要冲,港阔水深,是海上船只进出肖厝港的主要海域航道和咽喉地带。
福船制造技艺自明洪武年间随黄氏入闽传入泉港区峰尾镇以来,世代相传。伴随黄氏造船业务的对外开展,不仅在泉港区峰尾、肖厝、沙格等地广泛传承,而且还流传到长乐、福州、厦门、湄洲湾和惠安辋川、净峰、崇武以及浙江温州等沿海地区。福船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船型之一,以其底部结构呈尖形、小方头宽尾肥大而方正和七星伴月 “保寿孔”、水密舱装置、铁钉钉合和桐油灰塞缝以及“十二生肖”暗示标记等独特技艺,而别于其它三种船型。
“黑舶五青案”船型就是福船制造的代表作,它源于元明时代官船上枪炮洞口的构造形状,因古船两侧船舷涂黑色油漆而得名,峰尾人也称之为“黑舶五枪孔”。当时,峰尾“黑舶五青案”的威名能与官船相提并论,峰尾人民为了祈求平安、防御盗贼,就在民间自发制作“黑舶五青案”渔船和模型。该船具有人性化的构造特征,船头以旭日东升、前程似锦为立意,船尾镌刻有“海上女神”妈祖的胸襟花饰及靴子图案,素以“安澜海国”,顺风得利著称。当地人民把船模安放在厅堂、卧室及宾馆大堂之上,大有平安顺利、招财进宝、吉祥如意之瑞气,堪称“镇室之宝”。为别于其他地方仿造的“黑舶五青案”,峰尾福船上不同位置刻有十二生肖标记。现泉州海交馆展出的渔船上十二生肖名称位置电子图就从泉港区峰尾镇采风而得。
该项目的保护对中国四大船型鸟船(北方船)、沙船(江浙船)、广船(广东船)、福船(福建船)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加强对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造船史以及海上交通史的研究,推动海峡两岸、国际渔航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图文来源:网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