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棕编,是以棕榈树叶为原料编制的制品,据文字记载,其始于三国时代,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诗中所说的“蓑衣”,就是用棕叶丝和棕绳制作而成。长江流域的棕编主要产于陕西南部的汉中。
何|文|满
He Wen Man
何文满,生于1966年3月,南郑县汉山街道办事处高庄村六组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棕箱及棕制品加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昔日辉煌
棕箱、棕床垫、棕蓑衣、棕刷等棕制品,是具有陕南浓厚地域特色的日常生活用品,在南郑县高庄村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统手艺——棕制品制作。
高庄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半亩,现有的土地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所需,或许正是因为土地较少,上苍赋予了高庄村一个传统的手艺——棕制品加工销售。在80、90年代,棕制品的加工和销售是该村的主导产业,也是农户致富增收的主要支撑。但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渐向外转移,新型替代产品的广泛运用,高庄村具有上百年传统历史的棕制品加工产业逐渐萎缩,市场占有量也随之失去了昔日的繁荣景象。全村原有的400户加工户仅还有30余户从事该产业的加工、生产和销售,产值急剧下降 。
带头创新
何文满既担任着高庄村的党支部书记,又是该产业发展的一个加工大户,他始终坚信“棕编”就是高庄村民致富变小康的“高速通道”,他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把棕制品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来抓,发起组建了棕制品加工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提出了以质量求发展,以品牌占领市场的发展思路。
随后合作社首先在全村选调了包括他在内的4名棕制品加工方面的能工巧匠,不定期的组织生产加工户进行技术交流,研讨质量加工的各个关键技术节点,对棕制品加工的厚度、宽度、大小及锁边等都进行统一要求,制定了相关技术规程,同时根据棕制品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变化,求精求美的消费需求,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对产品的品种进行创新开发,使其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提升了新的档次,年加工能力和产品销售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33%和30%。
编织未来
创业期间,何文满经常带上产品参加西部文博会、杨凌农高会、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等各类产品推介和展示会。2015年11月,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对该村棕制品产业进行了专题报导,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2011年,该村“汉中棕箱及棕制品制作技艺”被陕西省政府收录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何文满本人也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汉中棕箱及棕制品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何文满用精湛的传承技术,把一个即将消失的传承产业由最初单一的棕箱、棕床垫发展到现在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十余个系列产品,并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仅去年一年,合作社社员们实现生产量21万余件,产值达680余万元,实现利税120余万元,社员们人均纯收入达13000元,为该村村民的小康梦奠定了坚实的路基。
传承技艺
作为棕编技艺非遗传承人,传承技艺、将棕编产业做大做强是何文满的主要任务。据统计,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他先后组织举办技术培训15期,培训全村富余劳动力400余人次。通过技术培训,全村75%的妇女掌握了棕编技术,并且提高了棕编的技术工艺,为棕制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持续发展平台。近年来,通过他的努力和各级组织的关心支持,目前协会、合作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加工厂房和70㎡的产品展示厅,这更为棕编产业的发展,棕编技艺的传承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南郑工会
编辑:何芝
审核:杨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