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中生鱼是个成语。
意思没有异议,比喻生活困难,断炊已久。
好吧,问题来了,釜就是古代常用炊具,现代锅的祖先,都没饭吃了,锅里怎么会有鱼呢?
按照现代人的常见手法,度娘之。
显然,没有解答俺的疑惑,我很想问度娘这是不是个魔术表演,没饭吃的人用锅变鱼吃,那为啥不变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呢,那不就彻底解决温饱了么?
不行,再查查。
看来这些百科词条是查不出来了。
上字典吧。汉语大词典是很权威的。(《汉语大词典》第9101页 第6卷 1118)
然并卵。
再来一本字典吧。
《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第339页(商务印书馆)
终于有个比较靠谱的解释了,原来是鱼虫,但问题出来了,以前的锅多为铁锅,从防锈的角度说,长期不做饭放着水也不合适呀。再说鱼虫这种东西好像在铁锅中也很难自然生长,感觉还是不对。
到底是什么鱼呢?
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有俩成语,但说的是一个人。
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釜就是锅,圜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仰韶文化就出土过陶釜,后来演变成金属制作的,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是咱中华民族主要的做饭家伙事儿。
釜
甑[zèng]就是蒸锅,形如罐或盆而底有孔。大家注意这点,底下有孔的就是甑。
甑
二人还经常合体,来个二合一。准确的说,甑没法单用。
故事是这样滴:
〖《后汉书》曰:范冉,字史云。桓帝时为莱芜长。遭母丧不到官。后遁身于梁、沛之间。徒行敝服。卖卜于市。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所止卑漏。有时绝粒。穷居自若。言貌无改。〗
我给大家翻译下:主人公是个穷的叮当响的硬汉,叫范冉,东汉名士,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穷还特别能扛,朝廷让他坐莱芜县的县长,因母丧没去上任多数是个借口,就是不想去,终被排挤。天天就破衣烂衫,推个小车(鹿车)上载着老婆孩子四处晃,有时候甚至会断粮,但言谈举止不为所变,如若平常。
所以当时人夸他穷但有气节,“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范史云和范莱芜都是范冉,甑中生尘很容易理解,蒸锅里落了灰,那锅里面怎么会有鱼呢?
想知道答案么,敬请收听黎江字课,听老沈给你说一说!
边听语音,边看图片。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