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天津港集团分别与天津临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津临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区管委会、天津南港工业区港务有限公司签署《天津港临港运营一体化协议》、《天津港南港运营一体化协议》。
协议签署后,天津港集团将成立天津港集团调度指挥中心、临港分中心和南港分中心,负责辖区内船舶动态计划的平衡、制定和申报。签约各方将以港口运营一体化为契机,本着“先管理统一,再资产统一”的原则,加快推动港口整合,进一步促进天津港口行业发展,加快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实现天津国际港口城市的定位。
天津港的空间向“一港八区”拓展,形成北疆港区、东疆港区、南疆港区、大沽口港区、高沙岭港区、大港港区、北塘港区和海河港区等八个港区。2017年12月,高沙岭港区正式开港,这标志着自北向南覆盖天津岸线的“一港八区”全部投入运营,揭开了天津港口开发新的一页。其中,天津港集团负责北疆、南疆、东疆港区,临港经济区南部,大港港区东部港区的开发运营,其余港区分别由临港经济区、南港经济区和部分货主码头开发运营。
天津港八大港区分布示意图
对于协议签署方的天津临港集团,成立于 2011年,其前身为 2004 年成立的天津临港工业港务有限公司,为全资国有企业,股东为天津临港工业区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大沽口港区范围内岸线统一开发管理、船舶进出港调度管理。据其官网介绍,目前港口码头初具规模。拥有1号、10至14号、18号7个通用泊位;5至9号5个液体化工泊位;2、3号2个粮油泊位;共14个5至7万等级泊位。经营货类涵盖件杂货、风电、设备、车辆、化肥、木材、粮油、液体化工等,特别是重大件设备作业优势明显。
天津南港工业区港务有限公司的直接控制股东为天津市南港工业区开发有限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根据官网显示,大港港区作为天津港八大港区之一,采用前港口、后工厂的临港产业规划布局。按照港区总体规划,近期将自主建设5万吨级单向、双向航道,中期建设10万吨级单向、双向航道,未来随着港区开发建设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提高航道等级。港区可利用岸线长度达32.1KM,规划将建设165个码头泊位,预计十二五末年吞吐能力可达3000万吨,2020年吞吐能力可达6000万吨,2030年吞吐能力可达16000万吨。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天津市港口公共资源的开发建设主体不同,资源管理处于分散状态。同时,港口公共码头运营主体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无序竞争的状态。此次签订一体化运营协议,则能够有效形成各港区之间有效分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提升天津港口的整体竞争力。但不可忽视的是,港口资源整合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从岸线这类基础资源的合理利用,到航道及锚地这类公共资源的有效管理,再至港口经营的有序发展,最后是资产的整合统一,是一项由易至难的工作。统筹协调才刚刚开始,城堡还一个一个攻克。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