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媒体平台-搜狐网站>其它

他一出家就成中国最帅和尚

眼眸深邃、轮廓分明、身材颀长,活生生的一幅画。

大学副教授与在押服刑女结婚

这在监狱民警看来,那么令人不可思议。

俄罗斯人是如何看待前苏联的?丨当代俄罗斯史学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回顾和反思(上)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2018/5/25

  在我们回顾和反思百年社会主义实践的时候,不应该忽视和放过一个重要话题,这就是,在曾经的百年社会主义的发祥地俄罗斯,那里的人们——社会主流、政治精英和学术精英——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是怎样谈论、评说和回顾这个问题的。

  我们尽量客观地呈现了普京认可的这部俄罗斯历史教科书范本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回顾和反思。这既代表了俄罗斯当代史学派的基本观点,也反映了普京国家的官方意识形态。对这种意识形态可以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它是一种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中派保守主义。

  本文原刊于《新视角》杂志第79期。作者马龙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员。

——以普京范本俄罗斯历史教科书的书写为例

  在我们回顾和反思百年社会主义实践的时候,不应该忽视和放过一个重要话题,这就是,在曾经的百年社会主义的发祥地俄罗斯,那里的人们——社会主流、政治精英和学术精英——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是怎样谈论、评说和回顾这个问题的。他们是事件的主要当事者和主要参与者,听听他们的声音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管他们现在如何改变腔调,声音如何刺耳,观点如何变化;当然,我们可以采取批判分析的态度,但不能不听,不能不予理睬。正是出于这种考虑,笔者才撰写本文。

  

本文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员马龙闪

  先把本文题目的行为主体“当代俄罗斯史学”加以界定。所谓“当代俄罗斯史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广义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前15年的史学(1985~2015年);其狭义是指普京执政时期的史学(2000~2015年)。广义的当代俄罗斯史学经历了从社会主义改革派史学到自由主义史学和中派保守主义史学的演变,狭义的当代俄罗斯史学则专指这一演进的结果,即目前俄罗斯史学的现状。我在此采纳的是广义与狭义的结合,因为当前俄罗斯史学吸收了社会主义改革派史学和自由主义史学的成果。

  在做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想解剖一个麻雀,以不久前俄罗斯总统普京提议制定的官方范本教科书——俄罗斯统一历史教科书《20世纪俄罗斯史》提供的史实为例,来看看他们俄罗斯如今是怎么看待苏联社会主义的。

  

纳雷什金

  在此需要简要介绍一下这部教科书的权威性和社会认可度。这部教科书是按照普京提议,几近倾尽俄罗斯官方和学界全力,是近些年功力最深、费时费力最多、精心打造出来的一部著作。其权威性可由大纲制定小组成员的组成作证明。组长是原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兼全俄历史协会会长纳雷什金,两个副组长分别是教育部长和文化部长;学术指导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通史研究所所长丘巴利扬。普京全程关注着从大纲的编写到教科书的选定出版;书中有些重要表述(如“俄国大革命”)是经历史协会研究上报由总统批准的。编订这部教科书用时近三年(2013年~2015年8月)。经过制定统一历史文化标准,编写教科书写作大纲;接着又在这一基础上编写出多种教本;最后,在17种教科书竞标中,有三种脱颖而出,被选定可在全俄范围内使用。作为范本的这三种历史教科书对俄罗斯历史的书写,得到了俄罗斯舆论界的最大认可。这是当前俄罗斯官方和学界郑重向全俄青少年提供的俄罗斯历史教本,它所提供的20世纪苏联史,尽管还免不了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但基本史实是可信的、有档案依据的。而且,在选定的这三种教科书之中,我们依据的是观点最为稳健、最为持重的一种,它关于各种灾难牺牲死亡的统计数字,采用的是最低、最保守的数字,甚至连俄共历史学家也不得不承认的。

  可以说,这部教科书是当前俄罗斯官方史学派的代表作,提供的是苏联解体后,在解密档案基础上最基本的史实,表达的是官方和学界双方最有代表性的立场。

  我们就以这部教科书为案例,来看看它是怎样呈现苏联社会主义的,是如何回顾、反思苏联模式的。

一、关于十月革命的前提和性质

  这部《20世纪俄罗斯史》教科书的史学体系,直接关涉到十月革命的前提,即苏联社会主义的前提问题。该教科书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切入,开篇第一章就是“大震荡年代的俄罗斯”,在这一总标题下,包括一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三部分,来介绍十月革命的。

  这样安排,就一改过去的写法;过去,先要介绍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壮大,来铺陈十月革命的历史前提和必然性;这部教科书是从一战开篇,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俄国革命的前提,是战争引起了革命。并不是俄国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的条件造成俄国社会政治危机而提供革命前提的。

  除了通过本书的体系结构来否定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前提之外,还直接引用普列汉诺夫的两段话对革命前提作了否定。

  

普列汉诺夫

  一段话是普列汉诺夫用来批评列宁“四月提纲”的。该教科书是这样说的:“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元老普列汉诺夫,甚至把他昔日的战友比作是果戈里《狂人日记》的作者。稍后,在夏天,他又有一个著名的说法:‘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出将来才能烤制出的社会主义馅饼的那种面粉……’”教科书指出,列宁对普列汉诺夫的批评并没有感到难堪。他对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还极薄弱这一点,也没有提出反驳,而只是确认,“社会主义革命在战争条件下具有全世界的特点,西方国家的无产阶级将会帮助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

  教科书引用的另一段话,是普列汉诺夫在俄历1917年10月28日《致彼得格勒工人的公开信》。信中这样说:“无产阶级在居民人口中还占少数……农民需要土地,它不需要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俄国无产阶级不合时宜地夺取政权后,将无法完成社会革命,只能挑起国内战争,而这一战争最终将使它远远倒退到今年二月夺取的阵地……我不为彼得格勒不久前的事件感到高兴,倒为它十分沮丧……政权必须依靠全国所有有生力量的联合,也就是要依靠所有对恢复旧秩序不满的阶级和阶层。”

  这样,书中就断然否定了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前提条件。

  无疑,这是以当代俄罗斯史学的有关研究为基础的。后苏联时代,俄罗斯学者充分肯定了托洛茨基1922年同史学家波克洛夫斯基辩论时的观点,托氏认为:直到1917年为止,俄国资本主义在成熟程度上离欧洲资本主义尚很遥远,它是成小片状,像岛屿一样零星分布发展的,在经济中同时存在着较高形态和低级形态的资本主义;成大片的大型资本主义结构并不存在。这个观点曾被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历史研究所权威的集体著作《20世纪俄罗斯史》所引用。

  至于社会主义的主观条件——工人运动的发展情况,按照Н.А.伊万诺夫(Н. А. Иванов)的统计,在1910年代,只有很少一部分工人参加反对企业主和专制制度的斗争:这样的罢工,在1910年只占1.4%,到1913年才达到13.4%。参与政治罢工的不仅人数少,而且很分散,只不过是地区性、局部性的。工人运动的这种发展状况,还远未达到社会主义革命前提所要求的那种水平。

  在教科书作者看来,既然俄国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不足,其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就必会诉诸强迫专制和流血暴力,而这些措施,往往是针对农民和广大社会阶层的。加上产业工人和贫雇农只占人口少数,这样,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就变成了大多数人。于是,十月革命所建政权的性质就遭到质疑。所以这本教科书对政权性质所采取的态度,是客观罗列苏维埃政权敌我双方的观点,作者自己对此并没有直接表态,但其倾向性是显而易见的。

二、关于军事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问题

  先看军事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建立不久就爆发了国内战争。军事共产主义就是布尔什维克在战争期间所实行的方针政策。

  关于国内战争的原因,教科书归纳为四条,认为“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驱散全民选举的立法会议,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原则”,“是俄国发生国内战争的主要原因”。把这四条做通俗的解释,就是革命打击面过宽,触及社会阶层过多,造成敌对势力过大,一举引发了国内战争。具体地说,革命后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实际上打击了广大民众:“反教会政策”,激起了广大信众的不满。俄国信众非常广泛,包括了各阶层居民一半以上。“剥夺剥夺者”,从表面上看,这是一项“反资产阶级”的政策,实际上,是“把所有哪怕拥有一点贵重物品的人”都推到了布尔什维克的对立面,因为对这种物品是一律没收的。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和解散立宪会议,又把几乎所有俄罗斯爱国者和其他社会主义政党,都统统推到了战壕的另一边。这时,“在新政权的主要支柱——工人中间,也发生了对苏维埃态度的转变。在彼得格勒,军工厂在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都关停了,工人失去了生存的资源。布尔什维克的经济变革,又造成了经济的巨大混乱,城市因饥荒而喘不过气来。有些地方,不得不用暴力驱散饥饿工人的示威”。

  

十月革命后内战中的难民

  上述这一切,就造成国内战争的条件,致使十月革命引起了战争。教科书引用列宁在1918年3月党代表大会报告中的话论证说,列宁本人就曾认为,“国内战争的起点,应该就是十月起义”。

  国内战争中的军事共产主义,实际上由四个方面组成:一是“粮食专政”和粮食征集制,二是全面国有化,三是“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禁止私人买卖,对商品和服务实行行政分配(定量配给制和票证制)”,四是对“所有公民都实行义务劳动制”。

  过去认为,是因为国内战争,才不得已而实行军事共产主义。实际上是从莫斯科、彼得格勒和其他城市发生缺粮、饥荒的时候起就开始实行了“粮食专政”,而这时还没有爆发国内战争;同时,也有史实表明,恰是在1920年国内战争处于尾声,即将结束战事时又加剧了军事共产主义措施。所以,从整体上看,军事共产主义是俄国布尔什维克为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采取的一种“直接过渡”政策。

  而作为军事共产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粮食专政”,实际上是“德国、沙皇俄国和临时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所积累的经验”:“禁止粮食买卖;由国家组织城市与农村实行直接商品交换,农民用‘多余’的食品做交换,换取各种工业用品。”理论上是如此说;但被布尔什维克实际执行起来,就是“往农村派去武装征粮队,纯粹强征搜刮农民的粮食。那些企图在城里做食品买卖的人,被称作‘背口袋的人’,一旦让拦截征粮的小分队抓住,便就地枪决”。

  加上军事共产主义的全面国有化政策,就把斗争矛头指向了农民、所有小生产者、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小私有者。强迫义务劳动制,甚至包括所有城市居民。这一切政策,都十分严厉,到1920年,就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反抗。

  国内战争实际上由三个部分组成:褐红战争,这是社会主义政党之间的“兄弟残杀”;红白战争,这是同白俄军官——邓尼金、高尔察克等人的战争;红绿战争,这是布尔什维克红军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战争。1920~1921年,红军把主要力量放到了对农民军的镇压上,主要战场上进行的是红绿战争。教科书纠正了过去的观点,即把外国干涉看作国内战争主要原因的观点,实际上外国干涉在内战中所占分量不大,主要是给白俄将领提供了一些武器弹药。

  到1921年3月,连布尔什维克的依靠力量、军事堡垒和支柱——喀琅施塔得水兵,也发生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起义。列宁感到了巨大危机,当机立断,在俄共(布)十大上转向了新经济政策。

  显而易见,是军事共产主义的严重危机,迫使俄共(布)更弦易辙,转变到新经济政策的轨道上来。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取消粮食专政,以粮食税取代粮食征集制;引入商品货币关系,开放市场,允许粮食和各种商品买卖;放弃全面国有化政策,允许将中小企业出租给私人,外资可以参股租赁经营不善的国营企业。

  在布尔什维克党内,对新经济政策持批评态度的人众多,列宁对他们说,新经济政策是“暂时退却”,还要回到“经济恐怖”上来。但同时也说,实行这一政策是“长期而认真的”。列宁早逝,没有时间对新经济政策做充分的发挥和论证。布哈林主张发展新经济政策模式,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但遭到斯大林的反对。新经济政策虽然实际只实行了三四年,但效果显著,很快就恢复了被破坏的经济。

  不过,在实行这一经济政策的同时,对国营经济实行的则是集权领导,政治思想上更由于党内斗争的加剧,进一步加强了专制集权和控制。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当时只进行了经济改革,没有给政治改革留出空间,结果,斯大林战胜一个个反对派后,一声令下:“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吧!”实际又重新恢复军事共产主义模式,回到了“经济恐怖”的老路上去。

  (关于俄罗斯人对“斯大林主义”的社会主义以及后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的看法,请见下期)

mt.sohu.com true 新视角NPF https://mt.sohu.com/20180525/n538735970.shtml report 6847 2018/5/25在我们回顾和反思百年社会主义实践的时候,不应该忽视和放过一个重要话题,这就是,在曾经的百年社会主义的发祥地俄罗斯,那里的人们——社会主流、政治
阅读(0) 举报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热门关注

搜生活

搜生活+关注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MAGIC杨梦晶

MAGIC杨梦晶+关注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教育

搜狐教育+关注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星吧GEO

星吧GEO+关注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热门图片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锦绣缘

同步热播-锦绣缘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神雕侠侣

大结局-神雕侠侣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封神英雄榜

同步热播-封神英雄榜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六颗子弹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龙虎少年队2

龙虎少年队2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奔跑吧兄弟》

baby14岁写真曝光

《我看你有戏》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明星同乐会》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非你莫属》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一站到底》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搜狐视频娱乐播报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鹏嘚吧嘚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第16集

匆匆那年大结局

隐秘而伟大第二季

乔杉遭粉丝骚扰

The Kelly Show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