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评级机构松绑 债市评级虚火或大幅降温

  

  本报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导读

  根据同花顺的数据统计,目前未到期的债券(包含国债)中,超过17000只债券的最新信用评级在AA(包含AA)级以上,占比达到84.5%,其中最新信用评级达到AAA标准的债券也多达8830只。

  近期(2016年12月底),发改委与商务部发布的最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新版本中,监管将“外资资信调查与评级服务公司”这一项,从限制外商投资的14项产业目录里移除了,这意味着引入有望松绑。 消息甫出,市场即议论认为,国内评级机构“一家独大”的局面或将被打破。债券评级虚高一直是国内债券市场的“顽疾”,根据同花顺的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未到期的17000多只债券中(包括国债)评级展望在AA级(含AA)以上的债券占到了84.5%。而评级在C到BBB+级别的债券合计不到千分之一,可谓凤毛麟角。

  超8成国内债券评级超AA级

  “松绑的消息属实,但是推进的速度如何,还有待观察。目前国内的债券评级,确实存在虚高的情况。”好买基金的研究总监曾令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根据同花顺的数据统计,目前未到期的债券(包含国债)中,超过17000只债券的最新信用评级在AA(包含AA)级以上,占比达到84.5%,其中最新信用评级达到AAA标准的债券也多达8830只。

  评级另一端,C到CC级的债券仅有22只,B到BBB+的债券则是17只,两者合计不过39只,占比只有万分之七。评级较低的债券主要集中在目前的不景气行业,如航运、发电等行业。“十全九美”成为目前国内债券市场的写照。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曾公开表示,市场主体对高评级的诉求通过强制评级安排转化为市场整体的非理性行为,导致评级行业为迎合市场进行级别竞争,造成了评级虚高,最终使得债券定价存在扭曲。

  展恒基金研究中心的分析师李晓芳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 监管当局释放松绑信号,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规范发行市场,2016年债券发行爆棚,发行金额达到36.59万亿,同比增速高达50.37%,与此同时,共有79只债券发生违约,违约规模398.94亿元,同比增长超两倍。引入境外机构之后,债券评级以及主体评级的参照作用会有实质提升;其二,推进CDS(Credit Default Swap,即信用违约互换,也叫贷款违约保险,是一种能够将参照资产的信用风险从信用保护的买方转移给信用保护卖方的金融合约)进程,2016年债券市场充斥着“违约、黑天鹅”等词汇,表现也是相当波折,而且2017年是债券兑付的高峰期,必须利用风险分散机制疏散债市信用风险。引入境外机构,在评级更具有科学性之后,可能解决CDS定价难题。

  “对于基金行业来说肯定是好事,可以对债券有个更公允的认识。目前公募基金所持有的公司债基本都是AA以上,但是这些AA债是否就不会出问题,这很难说。此前一度发生兑付危机的中国铁物债券,曾对市场的信心产生重大的打击。中国铁物是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大型企业,其前身是成立于1979年的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是国家计划单列企业,财政部一级预算单位,商务部重点联系指导的大型流通企业。由于市场对于央企信用一直具有崇拜心理,尽管公司经营一直不好,流动性风险也很大,但中国铁物公告违约前其评级在AA+,属于仅次于AAA最高级的债券评级。这件事之后,不少大基金公司都开始内设了评级部门,用内部评级取代外部评级,但是小基金公司由于成本的原因,很难做到这点,因此引入外部评级,可以对债券的品质有个更清晰的认识。”深圳一家大型的基金公司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双刃剑

  不过评级松绑,多数机构也认为对债券市场是把双刃剑,因此外资评级的进程不会一蹴而就。重阳投资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引入外资评级机构,有利于强化国内评级市场竞争,激励国内评级机构规范评级标准,提高评级质量。同时也应看到,目前针对同一主体的评级外资机构普遍低于内资机构。如果完全按照外资机构的评级标准,国内投资级债券的规模将大幅减少。特别是在发行人付费的商业模式下,外资机构也需要一个适应和融入本土市场的过程。

  “其实国内评级机构也有苦衷,国内评级机构因为竞争关系,在争资源抢客户的背景下,很难保证公正。评级如果过低,影响债券的销售和流动性,因此哪家评级机构给的评级高就找哪家评级机构,这自然造成债券评级虚高。如果外资评级机构进驻,估计最多只有1/3的债券能维持原来的水准,其他都可能出现下调。”上海某大型金融机构的研究总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而另一方面,展恒基金研究中心的分析师李晓芳则认为,对于债市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企业是否愿意找境外机构评级,出于对于低评级的担心,企业可能继续和本土评级公司合作,那外资评级机构的评级自然无法落地,对市场形同鸡肋。其二,如果境外投资机构的评级跟境内给出的差距特别大,在短期内会成为CDS推进的阻力,对金融市场造成动荡,大破大立从来都不适合金融市场,因为代价太高。因此推进可能是一个“边走边看”的过程,动态进行调整,一步到位的可能性不大。(编辑:曾芳,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zengfang@21jingji.com)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