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许家印和他的恒大,从一无所有到价值千亿,没有小目标,却成为了中国地产界新首富

  今年上半年,媒体的镁光灯总是喜欢聚焦于地产界的一众大佬们。

  勇攀喜马拉雅的王石从江湖中隐退,不再过问万科俗事;喜欢买买买的王健林张狂不再,转身卖起了家当;“白衣骑士”孙宏斌不情不愿的当了乐视的家,本想和王首富搭个伙做点小生意,谁知半路被富力的李思廉截了胡,三个男人唱了一出表里不一的“共赢”好戏;看到这种热闹后,合生创展的朱孟依坐不住了,赶忙联系王健林,让其控股的珠江人寿接了万达广场的盘。

  与王健林的落寞,孙宏斌的惆怅,李思廉的窃喜,朱孟依重出江湖不同的是,许家印这今年上半年显得格外的低调,颇有些许闷声发大财的感觉。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的数据显示,许家印得益于恒大今年涨幅高达330%的股价,以318亿美元身价,略超王健林的304亿美元,成功晋升为新一代地产首富。

  此时,他离中国首富马云只差40亿美元。

  在过去,我们对于许家印的印象大多来源于恒大足球,比如他是个商人,是中国地产足球第一人;再往后延伸一点,知道他是一个慈善家,地产大佬等等。但其实,大佬许家印不过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寒门子弟。

  今天,我们就深入的去了解一下这位地产新首富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看看这么一个农家子弟怎么一步步成为中国地产新首富的。

  01

  

  后排右二为许家印

  要说这位地产新首富天生就有经商头脑的话,我是不信的。这位出身在河南周口太康县高贤乡聚合岗村的寒门子弟,既锄过田,开过拖拉机,又当过农村保安,甚至还在生产队挑过大粪。早期的许家印并不像是一个头脑精明的商人,更多的是为了生计而奔波。

  这个农村子弟第一次改变命运是在1978年,他通过高考考入了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学院)。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了河南舞阳钢铁厂当了一门技术员,并在此工作了10年,为其以后管理企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许家印与房地产行业结下不解之缘是在1994年。

  02

  

  1994年,许家印带着一部标致车,跟司机、出纳、业务人员等4个人,踌躇满志地来到了广州,成立了一家名为鹏达的房地产公司。

  许家印在鹏达第一个项目叫珠岛花园。其实,在此之前,许家印还是一个房地产界的门外汉,他回忆当时说:“连什么是容积率我都不懂,就这么边学边干起来的。”

  为了做好这个项目,许家印跑遍了广州当时所有的新建楼盘,他了解到当时房地产行业大多以大户型开发销售为主。所以,他别出一格了提出了“小面积、低开发”的策略。

  珠岛花园当年开工兴建,当年销售,又因为“小面积、低价格”的开发策略,引起了市场的热烈反响,资金流回笼的异常迅速。而这种“快速开发来盘活现金流”的闪电战术,成为了恒大开发销售楼盘的特色。

  尽管珠岛花园开发销售的很成功,但因为鹏达是别人的公司,所以,许家印过得并不开心。因为他当时只有3000多块每月的死工资,什么额外的收入也没有,养家糊口一度都很艰难。所以,他向老板提出涨薪,要求薪资涨到10万一年的水准,老板果断拒绝了他。

  03

  

  无奈之下,许家印决定出来单干——创立恒大,这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1997年。刚创立的恒大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海珠区原广州药厂的土地上。首期地块4.7万平方米,首付500万。许家印通过银行贷到了600万,用剩下的100万启动了恒大历史上的第一个项目——金碧花园。金碧花园动工两个月就开卖,开卖当天就回款8000万,这是恒大在房地产项目赚的第一桶金。

  一年后,房地产行业迎来空前盛世,房改政策的出炉,让各房地产商加快了攻城略低的步伐,恒大自然也不例外。但是我们都知道,高速度下带来的必将是质量的不过关。

  2004年,恒大的金碧世纪花园中心园林出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许家印立即召集全体员工,亲手砸了这个豆腐渣工程。自此,恒大放弃了以快速开发为主的品牌战略,走上了一条以精品著称的战略方针。

  04

  

  2008年,许家印和恒大差一点就倒下了。

  此前,恒大在全国市场攻城略地,品牌、团队、土地和管理这四大条件皆备,唯独欠缺的是资金。2008年3月,恒大地产启动了登陆港交所的路演,市场对其估值一度高达1200多亿港元。这不但意味着许家印有望以800亿港元身价成为内地首富,更能让恒大在全国各地铺开的战场上弹药充足。然而,风云难测。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恒大上市融资的计划被迫搁浅。这几乎成了当时房地产业跌入低谷的标志性事件。SOHO董事长潘石屹此时断言:房地产业将在百天之内产生巨变。

  业界一时风声鹤唳,而恒大则深陷漩涡中心。当时,恒大向全国拓展的37个项目中,仅有4个项目达到了开盘销售的标准,资金缺口一度高达120亿元以上。在舆论的渲染中,这成了当年业界最悲壮的一幕,而雄心勃勃的许家印,则被描述成“野心膨胀的人”。在舆论的渲染中,这成了当年地产界最悲壮一幕。当时10个人里面9个人都说恒大要倒下,地产界“百日巨变”的预言甚嚣尘上,很多人等着恒大倒下以佐证自己的预见性。

  据说当时许家印曾亲自登门向王石求救,但是王石拒绝了许家印。我们常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许家印只用了8年,2016年许家印通过恒大以91.1亿的巨资入股万科,说是为了恒大的发展考虑,但你要说许家印一点也不记得王石见死不救的场景的话,我不信。

  05

  

  面对这次金融危机,刘强东急白了头发,同为商人的许家印同样也被弄的焦头烂额。不过,好在这时候许家印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港商郑裕彤。

  早期恒大楼盘在销售时常常邀请一些香港明星来热场,久而久之许家印与英皇娱乐的杨受成熟悉了起来,也是在杨的推荐下,许家印开始混迹于香港顶级富豪圈。

  因为香港人喜欢玩“锄大D”,所以许家印在杨受成的推荐下进入了港商们的牌圈。牌局的主角包括新世界的郑裕彤、华人置业的刘銮雄、英皇的杨受成、中渝置地的张松桥,再加上恒大的许家印。

  许家印沉迷于牌局带来好处是拉到了郑裕彤的支持,而其也成为2008年帮助恒大走出资金链泥潭的关键人物。据说,为了获得信任,许家印陪着郑裕彤和其子郑家纯当了三个月的“牌友”,每周跟郑裕彤吃一次饭,陪老爷子和少爷郑家纯打牌,经常玩到深夜。

  这番苦心并没有白费,郑裕彤成了帮助许家印渡过难关的关键人物。2008年,郑老联手科威特投资局、德意志银行和美林银行等投资机构,总共斥资5.06亿美元入股恒大。其中,郑裕彤通过旗下周大福以1.5亿美元买入恒大3.9%的股份,成为这轮私募中的领头羊。

  有了资金的支持,许家印无疑有底气了很多。他随即重新布置了全国37个项目的开发进程,重点突破其中18个项目。利用明星+促销的营销手段,在两个月内就回笼了50亿资金,迅速盘活了其他急待资金输血的在建项目。2008年恒大销售收入达到118亿元,第一次跻身国内房企的“百亿俱乐部”,许家印终于涉险过关。

  06

  在鬼门关走了一圈之后的许家印,意识到仅靠房地产来赚钱无疑是将自己框死住了,于是恒大展开了多元化的战略发展版图。

  在体育方面,先是在2010年以1亿元收购了因涉嫌假球被罚入中甲的广州队之后更名广州恒大足球队。在6年之内,广州恒大足球队就发展成了亚洲最职业的,最具影响力的足球队。五夺中超联赛冠军,亚冠三年两冠,两次世俱杯冠军,两次亚足联亚洲最佳俱乐部奖。而后又和淘宝以12亿的价格“闪婚”,在资本和市场面前实现了双丰收。与此同时,许家印更是被看做是“中国地产足球第一人”。

  在新能源方面,2014年时,许家印曾进军太阳能光伏产业,洋洋洒洒投入了900多亿元,不过许家印的雄心壮志仅仅持续了一年。到了2015年,因为受到国内光伏产业大环境影响,其宣布退出放弃在这上面的布局。

  在金融业务方面,许家印去年通过恒大推出了他的恒大人寿。并且通过恒大人寿控股了多家A股上市公司,如:金螳螂、宝鹰股份、腾达建设等。

  在农牧领域,恒大曾高调推出了以恒大冰泉为代表的矿泉水业务,粮油、乳制品也一度是恒大农牧领域中的一员,不过,因为快消版块长年亏损,许老板在交了几十亿学费后,果断卖掉抽身。

  在文旅方面,恒大打造的海花岛项目,总共投资了1600亿,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一期开盘以122亿销售额、10万人认筹以及136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创下了三大世界纪录。

  从专注于房地产到如今的多元化发展,许老板一直在商界游刃有余,但是纵观吴晓波老师的《大败局》,其中多数企业都死于多元化发展。所以,新晋地产首富还是多加小心的好,毕竟贾老板因为提倡多元化(生态)共同发展,至今留美未归啊!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