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行以太坊震荡 雷电网络或促使以太坊市值大增

  根据国内知名的数字资产交易平台OKCoin币行的数据显示,昨日,币行以太坊开盘价1639.99,最高价1844.990,最低价1632.20,收盘报于1783.00.截止收盘上涨8.79%,振幅13.04%。今日以太坊开盘价1783.00,平开。

  日内来看,价格在经历六日两天大幅攀升后的高位展开震荡盘整,主要交投于1660—1845区域。

  OKCoin币行分析师称,4小时周期均线系统多头排列运行,同时1小时周期的60均线依然起到持仓线作用,整体走势偏多。日内关注1660一线多空分水岭,为跌破前持有为主,上方阻力关注1970一线;价格下破1660离场观望,关注1550附近支撑杆作用,此价位首次触及大概率会对价格产生有效支撑作用。

  以太币(ETH)价格达到2000美元之时,其市值将会是大约1880亿美元。尽管这比今天的价格高出了八倍,但如若拿它和Facebook这样的公司(市值4920亿美元)比,差距还算比较小了。

  那么,究竟需要发生什么,才能使以太坊突破这样的阈值呢?

  目前,以太坊网络的交易处理速度一般都在每秒20笔交易左右的范围内,已经是比特币所能处理的两倍。

  但是,如果我们想在未来看到以太坊成为一种日常支付手段,两倍是远远不够的。

  雷电网络的研究目的便是解决这一问题。它的开发人员正在为以太坊支付构建一个链外(off-chain)的解决方案,使之与参与者的数量成线性比例。未来,雷电网络每秒能处理超过100万笔的交易。

  此外,这将使交易成本降低七个数量级,真正意义上使微交易(micro-transaction)在以太坊网络上实现。

  目前为止,有大约60个活跃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且随着数字资产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这个数字每个月都在增长。

  但是,普通美国人并不乐意看到买入、卖出的限额,对交易图表也不甚满意。

  因此,需要推出新的替代平台。这些替代交易平台可以允许大众获得以太币。像Dether这样的公司正致力于开发这样平台,让有兴趣的各方直接用现金购买以太币。

  截稿前,加密货币市场的总市值约在1100亿美元。然而,多数以太币和比特币等货币的所有者并不积极地使用他们的货币;他们将其作为一种投资。

  为了看到以太坊上2000美元的那一天,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开始将其作为一种支付手段使用,与此同时,更多的供应商需要认可这种支付方式。这将证明,以太币是一种可行的价值交换方式。

  以太坊研发团队的成员正在和ZCash(零币)合作研究一个项目,旨在解决区块链上的隐私问题。 ZCash技术在以太坊的整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它将使交易和智能合同的某些组成部分完全匿名化。以太坊已经做好准备应用于甚至连我们都无法想象的场景。

  该隐私协议的一个可能应用可能是总统选举或拍卖。zk-SNARK完全整合后,选举或拍卖的结果就可以由任何一个区块链观察员核实。

  目前为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0亿美元资金流入了ICO。这个数字相当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在以太坊推出之前,也就是2015年之前,事实上还不存在这种筹资方式。

  多数启动ICO的初创公司是在以太坊网络上发行代币。因此,ICO可谓是以太坊在2017年取得历史性大涨的重要催化剂。 ICO已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融资方式,数以百计的初创企业得以筹集足够资金开始运营。 SEC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经出台文件说明,一些通过众筹销售的代币实际上是证券,需要遵守其相应的规定。

  企业以太坊联盟(EEA)在公司与以太坊专家之间架起了交流之桥。联盟内的著名成员有:微软、摩根大通、瑞士信贷(瑞信)和英特尔。EEA的建立初衷是解决大公司使用以太坊区块链和以太币的问题。截至目前,联盟公司完成的整合大多被用在私链上。然而,私链不能直接参与以太坊网络的互动,因为也无法使用以太币。

  曾经有一个重大转变叫做从内网到互联网,如果技术成熟,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从私链到公链的转变。这将大大增加通过以太坊网络进行的日常交易数量。

  目前,以太币的供应量约为9300万个。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曾多次指出,如果PoS被恰当整合,总供应量也可能永远不会超过1亿。

  如果以太坊算法成功切换到PoS,将会有一个以太币每日发行率的显著下降。这意味着每天将会产生更少的以太币,以太币的总供应量从而减少了。此外,如果PoS激活,以太币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使用权益来验证网络中的交易。在交易所,他们将获得回报。这很有可能会吸引一大批的新投资者前来寻找可增值的资产。

  截至目前,2000美元一个以太币还只是我们的幻想。但是,这项技术有坚实的基础面,也有很多的声明即将到来。有了社区发展的支撑,万事都有可能。

  免费领取币,危信 共众号 查看“OKCoin-DY”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