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支付宝和微信还在为无现金社会圈地抢地盘之际,"网络版银联"的横空出世让马化腾和马云两位大佬明白,“铜锣湾只有一个陈浩南”的故事在当今依然管用。
支付宝微信鏖战推动无现金社会
说中国的无现金趋势由微信和支付宝打造并不为过。2014年支付宝的登场拉开序幕,随后微信加入战局。作为老对手,微信支付问世仅4年时间,但就是在这短短4年的激烈竞争后,微信已经十分接近支付宝的地位。
易关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8.8万亿,其中支付宝占比53.7%,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为39.51%,支付宝只领先约14个百分点。而艾媒咨询甚至表示,微信支付2016年线下的市场份额已经全面超过支付宝。
微信、支付宝这两大巨头4年的激烈竞争,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移动支付领域的发展,无现金社会正在加速到来。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市场规模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交易规模突破22.7万亿,同比增长113.4%。而根据易观智库预计,到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04万亿元人民币。
而从全球视角来看,无现金社会似乎也是大势所趋,在欧洲,丹麦、瑞典等国的央行都开始支持无现金社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微信和支付宝加速圈地抢地盘愈演愈烈。
7月末八月初,微信和支付宝双双推出规模空前的无现金营销活动。7月31日,微信率先宣布无现金日活动将从8月1日开始,持续整个月。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随后也于8月第一周开始“无现金周”活动,并表示鼓励的规模和力度也会是“空前”级别。
不过所谓谁也无法预料“明天和意外谁先来到”,正当两位大佬打得不可开交之际,央行一纸文件或意味着第三方支付“直连”时代面临终结,大型支付机构在银行端的优势地位或荡然无存。
横空出世的"网络版银联"是什么?
央行近日下发文件,明确要求非银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并规定2018年6月30日,所有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据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要求,各银行和支付机构应于2017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网联平台和业务迁移的相关准备工作;此后网联将组织开展接入工作,最终在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
所谓的直连模式是指支付机构绕过了独立的清算机构,直接与各家银行对接。根据数据统计,目前约有90%的支付机构是直接对接银行。
由于这种模式绕开了央行的清算系统,使得央行没有办法掌握准确的资金流向,给反洗钱、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调节带来很大的困难。该模式甚至成为犯罪团伙转移赃款、套现获利的温床。
而网联的功能和银联相似,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版银联”,即线上支付统一清算平台。网联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第三方支付机构违规从事跨行清算业务,改变支付机构与银行多头连接开展业务的问题。
网联成立后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示意图:
“直连”模式下,各家支付机构与银行单独协商,行业巨头因为有巨额沉淀资金做议价筹码,往往可以获得更低的费率和更优的条件,“网联”的出现将改变这一局面。
网联的出现打破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单独议价的空间,大型支付机构原本在银行端的优势地位将产生动摇;不过,对小型支付机构来说,进入的门槛降低了,是个利好。而对于央行来说,与所有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接的网联集中了所有线上支付相关数据,最大的好处是便于监管。
银联则被认为是最“失意”的一方。一直以来,银联都希望将网上交易清算收归旗下,“网联”的横空出世使其面临巨大挑战。
画外之音:央媒“痛打”无现金社会
就在央行文件下发之后第三天,央媒《经济参考报》就刊文称,近期少数支付机构力推“无现金社会”,其方向和行为都出现了偏差,应及时进行纠正,让非现金支付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经济参考报》文章表示,“无现金社会”活动,出现了四个方面的偏差:
一是未全面看待非现金支付。非现金支付的手段和工具包括银行卡、电子银行、票据以及各种互联网支付等等。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产品和服务,是非现金支付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而少数支付机构打着“无现金周”“无现金日”旗号,有意无意将“无现金”支付等同于自身的支付产品,误导了消费者。
二是“消灭现金”与现实不符。尽管现代支付方式发展迅速,但这并没有导致现金持有量的下降,相反流通中现金需求量仍然较大。从现实看,当下还有不少人依赖现金支付。对于中老年人和农村地区,现金支付还将是重要的支付方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现金支付和非现金支付仍将长期并存。
三是拒收现金违反法律法规。个别互联网公司旗下的超市,只支持单一的支付机构产品,包括人民币现金在内的其他支付方式都被排除在外,这已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如果更多商户拒收人民币,或对现金支付采取歧视手段,那么这将影响人民币的正常流通。
四是容易出现妨碍公平竞争行为。为加快业务渗透,少数支付机构与地方政府联手打造“无现金城市”。企业开展商业推广活动无可厚非,但少数地方力推单一支付产品,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形成。
需要尤其注意的是,官方打击的只是单一公司的产品,而非无现金化这个趋势本身。高盛今年的报告就曾预测,政府是现金使用量减少的最大受益者,因而他们将成为未来消灭现金的最主要力量。电子化交易具有更大的透明性,经济运营会因此而更加“正规化”,税务收入也会更高。但是,这个过程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和执行,而非一两家公司。
最新进展:向网联切量
据财新网最新消息,8月15日,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将开始向网联按计划切量,并已在8月4日开始压力测试。蚂蚁金服向36氪表示,“我们一直在按照央行和筹备组的工作要求和安排,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工作。”
所谓向网联平台切量,就是开始转接清算一般用户实际交易场景的网络支付业务。
比蚂蚁金服更早,腾讯和京东在今年3月31日网联平台启动试运行时,就公开表示将支持网联工作。财新援引网联高层人士介绍称,这两家机构在支持网联建设方面“不遗余力”。财付通此前发文称,财付通是网联平台上成功完成首笔跨行清算交易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网联切量已于今年6月30日开始。
按照计划,网银在线、快钱、百付宝、平安付、翼支付等支付机构会紧随财付通之后向网联切量。目前,支付宝和财付通是移动支付领域占据市场规模最大的两家巨头,市场份额合计超过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