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系私募:市场化运作与稳健基因“相爱相杀”

  保险资金长期、稳定,与股权投资期限长的特性不谋而合。与此同时,2015年以来,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迅猛,截至6月底,已登记的私募股权基金达11251家。那么保险与私募结合的保险系私募股权基金,与其他私募基金相比,在投向、收益、退出、激励机制上是否不同?有何鲜明特点?如何看待未来保险系私募的发展趋势?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在此进行梳理剖析。

  三大投向

  股权投资于保险资金而言并非新鲜事,多家保险机构都具有相关业务资格并进行了投资。一方面,股权投资期限长,与险资期限长的特性相符,被认为是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的最佳方式之一,纵观国际保险业的投资,除了直接投资非上市企业股权外,通过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进行财务投资是一大路径;另一方面,从长期看,股权投资回报高于债权投资。

  目前,保险系私募股权投资主要可分为以下三大块,一是投向基建的股债结合的股权投资产品,这是近几年来保险资金投资或设立的一大方向。如中国人寿投资的苏州、上海城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等。

  “一般私募机构不会做PPP,因承受不起垫资的要求,这类项目要求的资金规模大,周期也长。但险资恰好可以满足这方面要求。” 一位私募股权机构人士表示。

  二是健康养老等保险产业链上下游的产业。比如阳光融汇资本作为管理人的北京阳光融汇医疗健康产业成长投资管理中心、国寿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设立的国寿成达(上海)健康产业股权投资中心、泰康领投的天士力大健康产业基金等等。

  三是对非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主要针对科技创新型、小微型等有上市前景,或处于一级市场、一级半的定增市场阶段的企业。保险系私募股权机构往往会成立股权投资基金,对上述企业的投资也多数在PE阶段。

  市场化与稳健的平衡“对投资这块不市场化没法做。”上述私募人士说,仅靠保险机构内部的资源很难运作起股权投资基金,必须用市场化手段招揽人才,开展业务。以北京合源融微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为例,LP(有限合伙人)门槛收益率为每年8%,GP(管理合伙人)提取超额收益部分的20%作为业绩报酬,基金年管理费率为2%。

  “买方思维朝着卖方思维转变,也是保险私募市场化必须要走的路。”一位私募股权投资人士表示,目前大部分保险私募的资金都来源于母公司的自有资金,如何提升专业能力,更多地募集行业外的资金,对保险系私募而言尤其重要。此外,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以往投向过于单一,可不可以跳出保险,对此,业内仍有不少争论。

  私募股权投资商业模式的核心是基金管理人。如果有好的资产资源,还具备研究能力,那么当自己做GP时,管理费、劣后超额收益分成即不用让渡给他人,这也是险企等机构青睐GP的原因之一。作为GP发起设立基金后,负有寻找项目、尽职调查、项目谈判与监控被投资企业并实现投资退出等多种职责,而保险系私募在人员团队、专业投资能力、行业经验和积淀、风险控制等方面,有自己鲜明的稳健的特色,两者可以相辅相成。

  北京一家私募股权机构创始人对记者说,保险系私募机构传承了保险系的稳健特性,在投资决策流程上更为审慎、严格;在收益追求上,保险系也更追求相对稳定收益。比如,同样一个资产,保险系会倾向于有保底的收益安排,而其他私募可能追求绝对高的收益;前者收益较低但是投资安全,后者则有较大风险。

  关于私募股权投资的收益率,有私募人士表示,一旦成功退出,收益往往在数倍以上。退出率方面,40%是较高水平。不过,即使没有退出也会有一些保护措施,如签股权回购协议等对赌协议。

  将对私募股权青睐有加

  2015年以来,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迅猛。截至6月底,中基协已登记的私募股权基金11251家,实缴规模5.83万亿元。8月初,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上半年保险运行数据显示,保险业资产总量超过16万亿元。

  从整体看,保监会在不断扩大和细化保险资金运用的范围和投资标准。股权投资比例由合计低于保险公司总资产的5%,扩张到与权益类共用30%额度;不动产类投资比例由合计低于10%,扩张到30%;金融产品由无单一规定到25%;境外投资比例扩张为15%。

  一位获得过险资投资的PE人士告诉记者,2016年险资投资私募股权为2000多亿元。由于保险资金参与私募股权时间不长,目前保险资金涉足私募股权的比例相对较低。但是在股市、债市收益不佳的情况下,保险资金对私募股权投资将会青睐有加,加大股权投资比例有利于保险资金提高收益。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