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欧元债从2004年起步,当年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3.25亿欧元,票息3.875%,期限为6年的欧元债券。此后中资欧元债的发行几乎停滞,直至 2013 年中海油发行了欧元债,当年中资公司共发行 2 笔欧元债券。从2014年开始,中资欧元债发行开始增多,但与中资美元债相比,中资欧元债存量规模很小,仅约300亿欧元,共计58只个券。具体看,与中资美元债相比,中资欧元债具有规模小、评级高、票息低、期限以中短期为主等特征。与中资美元债相比,中资欧元债也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中资美元债收益率表现趋于分化
近来,美元资金面保持平稳,中资投资级和高收益美元债收益率存在一定的分化。7月上旬以来,随着此前美联储官员“缩表”言论余波的逐步消退,美国国债收益率在2.4%左右开始逐步下行。令市场尤为关注的是7月12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国会证词讲稿公布,表示美联储正在关注过低的通货膨胀率,并称通胀对经济状况的反映是一大不确定因素,利率无需进一步升高即可达到中性状态。耶伦明显偏鸽派的证词令市场对9月加息预期降温,同时带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下行至2.3%以下。在此期间,3个月LIBOR收益率基本稳定在1.3%左右的水平,变化不大。
在中资美元债现券方面,投资级和高收益表现分化。投资级收益率跟随美国国债收益率小幅下行,高收益收益率主要是受到部分龙头民营高收益债发行人负面消息的影响,收益率先下后上。
综合来看,投资级收益率从3.2%下行至3.1%;高收益收益率基本维持不变,在6.5%左右的水平。在信用利差方面,投资级信用利差保持稳定,高收益信用利差有所走扩,但目前两者仍处于历史分位数较低的水平。
近期新发中资美元债增多
过去几周,中资美元债投机级房地产一级发行增多。投资级与高收益中资美元债发行共计16只,涉及13个主体,总发行金额为76.5亿美元。
投资级债券中资美元债共发行7只,涉及5个主体,包括银川通联(城投行业)、中国中铁、新奥能源、中国化工和中国中冶。其中,城投平台银川通联外部评级为Baa3,发行量3亿美元,期限3年,票息3.5%;中国中铁外部评级为A3/-/A-,发行量5亿美元,期限5年,票息为2.875%;新奥能源发行6亿美元5年期债券,票息3.25%,外部评级为Baa2/-/BBB;中国化工外部评级为惠誉A-,分为3个品种发行,其中3年期发行量5亿美元、5年期发行量15亿美元、10年期发行量10亿美元,票息分别为3%、3.5%和4.125%;中国中冶外部评级Baa2,发行2.87年5亿美元债券,票息2.95%。上述债券均未设置赎回条款。
高收益和无评级中资美元债共发行9只,涉及6个房地产主体、山东能源和锦江环境,其中房地产主体分别为金地、碧桂园、绿城、宝龙、建业和泛海(2只)。在房地产方面,金地外部评级为穆迪Ba3,发行量为2亿美元,期限5年,票息4.95%,可于2020年赎回;碧桂园外部评级为Ba1/-/BB+,发行量为6亿美元,期限5年,票息4.75%,可于2020年赎回;绿城穆迪评级Ba3,发行了4.5亿美元。
中资欧元债具有四大特征
中资欧元债从2004年起步,当年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3.25亿欧元,票息为3.875%,期限为6年的欧元债券。此后,中资欧元债的发行几乎停滞,直至2013年中海油发行了欧元债,当年中资公司共发行2笔欧元债券。
从2014年开始,中资欧元债发行开始增多,但与中资美元债相比,中资欧元债存量规模很小,仅约300亿欧元,共计58只个券。从具体看,与中资美元债相比,中资欧元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中资欧元债存量规模小。
中资欧元债目前存量规模很小,约300亿欧元,与中资美元债超过4000亿美元的规模相比,中资欧元债是一个相对更为小众的市场。
在行业分布方面,政策性银行(发行人主要为进出口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与商业银行(发行人主要为工行、建行、中行和交行)是中资欧元债发行的绝对主力,两者目前的存量金额占中资欧元债总额的45%左右。其次是公用事业行业(发行人主要为国家电网和三峡集团),存量金额占比为12%,其余行业的占比均不超过10%。
从中资非金融企业发行的欧元债看,2015年发行量较大,共计88亿欧元,发行人也较为多元化,包括中国海外发展、汇源果汁、中国石化、北京基础设施投资、北京汽车、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等,估计与当年欧元兑人民币贬值,发行人想利用海外的便宜资金有关。进入2016年和2017年后,中资非金融欧元债发行明显放缓,两年的发行量分别为27亿欧元和22.5亿欧元,发行人仅包括个别企业如国家电网和中国化工等,这些发行人基本都在欧洲有业务需求,如国家电网在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拥有资产,中国化工对先正达的收购等。
2.中资欧元债评级高。
中资欧元债的评级较高,几乎所有的债券均具备投资级评级。具体到评级大档看,A大档存量近210亿欧元,BBB大档存量为55亿欧元,两者之和占比近90%,无评级品种存量为25亿欧元。某些债券(尤其是银行债)由于发行较为频繁或发行期限较为接近,没有外部评级。中资欧元债的评级中枢较中资美元债明显偏高,这可能与欧洲投资者远离亚洲市场,对中资高收益欧元债发行人了解有限,同时风险偏好较低有关。
3.中资欧元债的票息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由于目前中资欧元债整体评级中枢很高,绝对票息相应就处于很低的水平。在投资级的个券中,票息最高的也仅为3.625%,是交通银行于2014年发行的5亿欧元二级资本债券,债券评级为BBB+(惠誉),期限长达12年,并在第7年末附有赎回权。在存量中资欧元债中,绝大多数中资欧元债个券的票息在2%以下,占比达88%。
4.中资欧元债期限以中短期为主。
目前,存量中资欧元债的发行期限以中短期为主,其中又以3年期和5年期为多。3年期中资欧元债目前存量为136亿欧元,5年期存量为62亿欧元,两者之和占中资欧元债存量的60%以上。其他的主要期限为7年期,存量为41.5亿欧元。与中资美元债相比,目前中资欧元债具备一定的相对价值。我们选取了部分发行过美元债和欧元债的中资发行人,针对同一发行人,其美元债和欧元债期限相差均小于半年,外部评级和发行结构也完全相同,且均没有提前赎回或回售条款。
中资欧元债和美元债的相对价值比较
将欧元债收益率通过交叉货币掉期转换为美元等值收益率,可见目前部分发行人的欧元债对美元债具备一定的相对价值。
北京控股:欧元债和美元债剩余期限分别为4.76年和4.77年,对应收益率(欧元债为美元等值收益率,下同)分别为3.434%和3.011%。
北京基础设施投资:欧元债和美元债剩余期限分别为2.03年和1.67年,对应收益率分别为2.568%和2.505%。
国家电网公司:欧元债和美元债剩余期限分别为4.83年和4.79年,对应收益率分别为3.021%和2.729%。
中国海外发展:欧元债和美元债剩余期限分别为1.99年和1.80年,对应收益率分别为2.638%和2.513%。
中国海洋石油:欧元债和美元债剩余期限分别为3.21年和3.52年,对应收益率分别为2.685%和2.614%。
中国石化:欧元债和美元债剩余期限分别为4.77年和4.73年,对应收益率分别为2.907%和2.699%。
(执笔:王亦舒、姬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