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公秀华 实习编辑|黄雯丽
这几天,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的“无现金日”营销活动,引发众多争论。无现金社会的概念是什么、由谁来主导、实现的路线图是什么,目前官方并没有说法,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推广非现金支付,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系列报道《无现金日的冷思考》今天请看第三篇:推广非现金支付,配套措施不可少 。
非现金支付:需要正确的主导和监管
对于“无现金”的倡议,虽然微信、支付宝等纷纷澄清,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多一种支付选择,但有专家担忧,认为无现金社会是一场大数据的圈地运动,信息安全问题、盗刷风险不容忽视。此外,有消息说,央行近日也发文表态,部分宣传的主题和做法已经干扰到人民币流通,社会反响较大,需要正确的引导和纠正不规范做法。
复旦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孙立坚说,非现金支付是大趋势,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加强监管,防止出现不管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
孙立坚:我们还是要有一个监管部门,一定是要有国家主导的机构,商家目的还是要赚钱的。
非现金支付的推广:路漫漫其修远兮
从一些国家非现金支付被高度使用的经验看,完善的网络建设、严格的金融制度以及高信任度的社会氛围,都是亟待完善的推广非现金支付的条件。此外,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杨涛也提醒,推广非现金支付是个漫长过程,现金在较长时期内是不可能被消除的。
杨涛:毕竟零售支付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有些场景即使在发达国家,现金也有其存在的地位和价值,所以我觉得不要片面化
非现金支付的发展:风险和机遇并存
而未来推动非现金支付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杨涛:推动电子支付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安全的平衡,支付越便利,可能风险萌芽就会越多一点。再比如涉及的产业主体比较多,竞争中也容易出现一些不正常的市场秩序,如何维护市场化竞争原则,协调产业链各方利益。再比如,我们国家推动电子支付,不仅仅应该在城市,更应该有效的应用于农村地区,农村地区在一些基础设施、软环境硬环境方面还有很多不足。
现金or非现金?消费者说了算!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无论是现金还是非现金支付方式,关键是那种支付方式为消费者所愿意接受,要把选择权交给消费者。
郭田勇:按照人民银行法有些关于现金管理的规定,消费者有选择使用哪一种支付方式的权力,比如我到商场,我想用现金,你不能不让我用,因为这是合法货币,对于商家,没有强行消费者只能用某种支付方式的权力。
央广短评:“无现金支付” 要重体验 更要重安全
围绕“无现金支付”、“无现金社会”的争辩还在持续,其实跳出这些讨论,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两点:一个支付方式的使用体验,是不是方便快捷;另一个则是安全能不能有保证。
企业无论出于什么目标,提出怎样的口号,要吸引用户,最重要的还是你的产品如何;而监管者如何把握创新与监管的平衡,是技术也是艺术。
安全性问题则是摆在无现金支付面前一个绕不开的门槛,这不仅涉及个人信息安全、支付安全的问题,还包括金融稳定与经济安全。未来能否构筑安全的支付环境,将成为我国无现金支付能否继续向前迈进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