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在我朋友圈刷屏的热文,是一位爱好心理学的妈妈发表在武志红老师公号上的,叫《分离对孩子的伤害,三生三世都悔不完》。
写文章的妈妈,有一次带孩子坐出租车。司机看孩子可爱,就想起了自己在老家的孩子。妈妈就问司机,怎么不亲自带娃呢?
司机解释说,家里有些困难。
然后孩子说话了。孩子说:你知道吗?像你家孩子这样的,我们都管他叫孤儿。
这话其实是帮妈妈说的,妈妈在心里点了个赞。
(据妈妈观察,这话对司机触动很大。)
但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是捏了一把汗的。站在司机的角度想,这句话也就是孩子说,这要是大人说的,我恐怕当时就要翻脸。说不定会把车停到路边:下车吧!我是给你们服务的,不是为了听你们批判的。
这里面,存在一个态度上的问题。
尽量减少孩子跟父母的分离,这当然是好事(用不着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但我在想,写这篇文章的人,恐怕不理解心理学家的工作方式。心理学家如果在那辆出租车上,会问的是:「你们没有把孩子带在身边,是有什么困难吗?」
而不是义正辞严的:「就算你们有困难,怎么能不把孩子带在身边?」
这两个问法是不同的,你体会一下。
「你们没有把孩子带在身边,是有什么困难吗?」这个问题本身含有尊重的态度在(虽然对陌生人问出来有点唐突)。而「你们怎么能不把孩子带在身边」这种说法,不管背后有怎样的善意,总还是有一点何不食肉糜的优越感。
我在以前的推送里,讲过这两种态度的差别。很多人对心理学的误解,就是以为心理学应该提供一种「正确人生」的指导——心理学教你怎么生活。背后的理念,其实是把「道理」放到了比一个活生生的人更高的位置上。
带着这种理念,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不符合某个「心理学家看是好的」教条,他们就会理所当然觉得,这个人犯错了,他要改正做法,符合教条。
但作为一门学科的心理学,它提供的只是对世界的观察,理解,和分析。
换句话说,它一直在围绕活生生的现实打转。理论是用来理解现实情况的。一个物理学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和他的假设不符,他不会去指责那个结果错了。
他会去重新检查自己的假设……
这两种态度最根本的差别在哪里?
前面那种态度,是一种执念,相信「我所信奉的道理绝对是对的」。遇到跟「道理」不一样的现象,他就无法认同。无法认同还算是轻的,有的会看不惯,会生气,觉得世界怎么可以这样。坏掉了!
这样的人没法搞物理学,人不可能跟物理现象较劲,好在他可以跟人较劲,所以还能搞心理学。遇到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他提出指责:你怎么可以犯这种错误!你知道应该怎么样吗?客气点的,在背后说怪话,强势点的,当场就要干预起来。
生活中随处可见这种「心理学家」。
但是真正把心理学当成一门学问来做的人,按照我的理解,最基本的出发点还是好奇心。有这种好奇心的人,更多的时间是在观察世界,带着一种开放和探索的心态:有人跟我想的不一样,我看到了这种不一样,就想办法理解这种不一样。
用当前的理论,我也许可以理解,也许不能理解。但我承认,这个不一样是现实存在的,它的存在一定有原因,只不过是我不能理解而已。这是我的局限,所以我要做的事情是反思,提问,学习,修正我从前的局限性。
比如说,我看到这对坐出租车的母子,第一反应是:「真是的,他们怎么这么不懂礼貌啊!」
但我紧接着就想:嗯,他们一定也有他们的原因。
这种好奇的态度,在我看来,首先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我们自己。
很多人遇到困惑,都认定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自己一定出错了,因为「明明不这么做才是正确的」。但事与愿违,我偏偏就在这么做啊!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怀疑自己哪里出了毛病。道理是那么的正确,而现实又总是啪啪打脸,为了搪塞这种反差,我们迫不及待给自己贴一张类似于「残次品」的标签:不能遵从道理,是因为我这个人出了毛病。——好让自己不再继续思考。
有人常用的标签,叫做无知。这在批评别人的时候更好用一些,并且还能给自己优越感,你干嘛这么做?因为你不懂啊。——按理说,这标签贴在自己身上不太符合逻辑,但有的人居然也能用得上。我为什么懂得这个道理却做不到呢?因为我短视,我一高兴起来就忘掉了这个道理,唉唉,活该交智商税。
坐出租车的妈妈就用了这个逻辑:为什么司机不把孩子带在身边?无知啊!都不懂得分离会给孩子造成痛苦。——现在我教给你了,你晓得了伐?
但无知常常不是一个有效的解释。你确定那些被迫和孩子分离的父母,只是因为他们「不懂」孩子会感到痛苦么?他们懂得之后,都把孩子接过来了吗?
又有人用「道德」的标签来解释这一反差。他不是不懂,他就是明知故犯,因为他懒,他坏,他贪,他好逸恶劳,他在往错误的方向加速堕落。
我们发明了很多的「婊」和「癌」,用来评论那些看不顺眼的行为。他们有自由选择的能力,却故意不按正确的方式生活,这是他们的劣根性。
有的人更平和一些,他们说,也许不是因为人家不想做,只是因为做不到,他们在功能上是有缺陷的。虽然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做选择。这种情况类似于「生病」了。病是一个很方便的概念。我为什么迟迟不写报告?因为我有拖延症啊。我为什么有拖延症?因为我迟迟不写报告啊。这样鸡生蛋蛋生鸡地问下去,问得急了,就说:「因为我童年缺爱嘛。」
这下问不动了,童年是一个无可辩驳的理由。
当然也没办法改变。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都可能只是一些说辞而已?
无知也好,缺德也好,生病也好,都是在说「这个人」出了问题。这个人的生活一次又一次地违反了某种道理,这一现象周而复始,让人生气。
但很少有人去怀疑:会不会是这些道理错了?
这个世界上,我们深信不疑的道理太多。
于是我们相互指责,或只能怀疑自己。
其实,自我怀疑深重的时候,每个人只要挑战一下他/她非常确定的,对世界的解释,就可以让自己解放出来。方法很简单,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好。
有一次跟几个朋友聚会。一个女生半开玩笑地抱怨,她老公现在越来越胖了,血糖血脂都超标,医生都警告了,但他还吃那么多,尤其是晚上的零食!
她说得很轻巧,她老公也嘿嘿笑。我忍不住问她:
「可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她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什么叫为什么?」
「你老公明知道再吃那么多就要去医院了,他为什么还在不停地吃?他是潜意识里想让自己生病吗?」
这个朋友愣了好几秒钟(在我看来,这是她在认知范围内搜寻解释的时间),于是找到了一个理由:「他知道后果吗?我觉得他根本就不知道!」
她老公就坐在旁边,这时候淡淡地说:「我知道啊,我怎么可能不知道。」
……
妻子坐不住了:「你知道?你知道还吃那么多!」
老公对着我们其他朋友,无奈地耸肩:「你看,她根本就不知道我怎么想的。」
大家都问:「那你是怎么想的?」但是我忍不住问了另一个问题:「你觉得她为什么不知道呢?」
老公苦笑:「唉,女人结了婚不都这样吗。」
「因为她结了婚?这是你的解释?」
老公说:「好啦,我没有别的意思……我老婆人挺好,但是女人的通病就是看不起男人,她们拿着自己的一套理论,从来不问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这次换妻子打断了他:「你错了。」
老公说:「我怎么错了?」
妻子说:「我问过你一个类似的问题,但是你记不记得当时是怎么回答的?」
……
我可以把他们的对话继续写下去,但也没必要了。
这对朋友夫妇后来专门向我表示感谢,因为那天聊开了以后,他们的夫妻关系大有改善,老公晚上吃零食的习惯也基本停下来了。他们觉得是我的功劳。但我其实没做什么特别的事,只不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多问了几句「为什么」。
这是一段再常见不过的夫妻关系。正因为太常见了,双方都认为不可能再有任何不清楚的疑点。可是对方身上明明就有那么多未知,一眼就能看见。——只要各自不是那么固执地采用各自的那一套想象,去敷衍搪塞。妻子认定了老公只是「不知道」,而老公坚信女人只是「看不起」男人。这些只要说出来就可以立刻被澄清的误解,那么多天甚至那么多年,就那样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种思维上的惯性。这种惯性常常让我们以为自己好像已经解释了一切,但其实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
有时候觉得,心理学家还挺不好当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坚信不疑的理论,看起来整个世界确定无比,没有丝毫错漏(想一想那位妈妈,她对司机坚定地说:你要是不把孩子接到你身边,就等着三生三世的后悔)。另一方面,反倒是心理学家自己,觉得处处充满了疑难。别人看一眼就知道答案的事,心理学家却要冥思苦想,嘴里念叨着「为什么呢……」,就像一问三不知的白痴:
「分离」对孩子究竟会造成哪些方面的伤害呢?这些伤害可以被避免吗?
对可能的伤害,做哪些事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反过来,哪些事会加深伤害呢?(叫他们孤儿,警告他们三生三世都悔不完,会不会反而加重伤害啊?)
爸爸对分离有哪些考虑?妈妈又是怎么想的?
祖父母一代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家庭是如何做出这么重要的决定的?
如果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它背后有哪些更大层面的原因?
有人说,我们理解了这些,又有什么用?我也明白存在都是合理的。明明想努力却每天打游戏是合理的,明明爱一个人却拼命伤害他也是合理的,明明身体吃不消却胡吃海塞是合理的,明明心疼孩子却把孩子送回老家也是合理的……但我们承认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合理性,不就等于什么都改变不了了吗?
当然不是,改变本身也需要更深一层的理解。并非单纯以「这不对,我怎么能这样」为特征的自我较劲,就像「何不食肉糜」这种话,空有改变的心愿,却什么都变不了。理解之后的改变,和理解以前的改变,会大不一样。
但是这篇文章讲的东西,也不用信以为真。毕竟你阅读到这里,只用了不到十分钟。这是一个道理爆炸的时代。我们以为懂得了很多道理,还在吸收更多的道理……这篇文章也不过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条不一样的道理而已。
而在我看来,至少在心理学,涉及到自我管理与人际关系的领域,比一切道理都更重要的,是先要有一点对「道理」的怀疑精神——
他跟我想的不一样,不是因为他错了。
我跟我想的不一样,也不是因为我错了。
我想说的就是这些。最后推荐一下我这半年在知乎讲的一个课。每个月一节,已经快讲到一半了,但可以重复回听。本来是一门讲起来好玩的课,我也没有在知乎以外的地方推荐过它,但后来发现,它居然达到了知乎课程中参与人数的第一。现在我改变了主意,打算郑重其事地推荐一次。——反正你不听这个课,也会拿同样的钱和时间去听别的。
至少这个课,不会再教你什么新东西。
它只会扰乱你已有的东西。如果你随便听听,你会发现对于你以前所「知道」的那些东西,你开始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知道」。而如果你再稍微认真一点,多想一点,你可能会发现……你不知道的东西居然变得越来越多。
足够努力的话,最后也许会跟我不知道的一样多。
(你看,是不是很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