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黑帮、打工妹、底层人,生活会是怎样?——书单推荐 |社论前沿

民族志是一种针对一小群人们互动和生活方式的记录,这些详细的记录往往基于几个月至数年的田野考察。本期小编为大家推荐几本深描黑帮、穷人、女性等特定人群生活方式的书籍,希望对那些正在思考或者将要思考“有人就有江湖”这一命题的读者有所启发!每本推荐书单下面所附的内容简介及豆瓣可以参考,同时也欢迎您在留言区吐槽或者推荐相关书单哦。

这是社论前沿第S593次推送

微信号:shelunqianyan

  《街角社会

  街角社会

  威廉·富特·怀特

  黄育馥

  商务印书馆 1994

  豆瓣评分 8.8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于1936至1940年,对波士顿市的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即作者称之为“科纳维尔”的波士顿北区)进行了实地研究。他以被研究群体——“街角帮”一员的身分,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活动中,对闲荡于街头巷尾的意裔青年的生活状况、非正式组织的内部结构及活动方式,以及他们与周围社会(主要是非法团伙成员和政治组织)的关系加以观察,并及时作出记录和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关于该社区社会结构及相互作用方式的重要结论。

  豆瓣短评:

非常非常非常好看的学术研究,堪比一本卡尔维诺的小说。尤其写赌徒与警察在日常生活中的博弈,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概,这就是整部书的主题吧。

By 龙泉冢2013-08-18

  《解码黑社会》

  解码黑社会

甘贝塔 著

  任羽中/ 匡国鑫

华夏出版社 2011

豆瓣评分 8.3

内容简介:

犯罪分子随时都在玩察言观色、声东击西的游戏。他们既要隐藏自己的身份,又要寻找同伙,同时还要提防卧底的渗透和线人的出卖。他们之间的沟通方式非常隐秘,非常需要冲破社会习俗和文明规则的约束。他们形成了一整套沟通潜规则。牛津大学社会学系的狄亚哥•甘贝塔教授跟踪研究黑手党长达十年之久。他在《解码黑社会》中结合一线调查、新闻报道、黑帮电影等资料,利用博弈论和信号理论的分析,为读者全面解读黑道沟通密码。

豆瓣短评:

非常讽刺。似乎书中的黑社会,是高理性人的最好职业 - 黑社会本身更像为地下世界服务的贵族阶级。不过如实说,这本书除了讲黑社会本身以外,也展示了很多社会现象背后的理性博弈。例如,展现标记、展现无能、自残等等行为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

By 景烽2012-01-24

  《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

  城中城

素德·文卡特斯 著

孙飞宇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豆瓣评分 7.9

内容简介:

文卡斯特深入城中城,亲自体验街头生活,打入黑帮内部,曾冒着生命危险,周旋在由黑帮老大、打手、毒贩、军火贩子、牧师、警察、社工以及各色人等交织而成的地下社会交际网络之中,取得首手的资料,写就了这本书。他告诉我们:单靠个人很难摆脱贫困状况、黑帮承担了城中城的部分社会福利功能、警察也是另一种“黑帮”、穷困人家自有活命的办法……

《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中的多数人物姓名与身份都做了匿名化处理,但其中所有的人物、地址与机构都真实存在,绝非虚构。

豆瓣短评:

很精彩的社会学作品。用真实材料来展示一个不为人了解的世界。

By 十七少 2015-09-23

  《跨国灰姑娘:当东南亚帮佣遇上台湾新富家庭》

  跨国灰姑娘

蓝佩嘉 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豆瓣评分 8.9

  内容简介:

来自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的女性,来到陌生的国度从事家务劳动。雇用她们的台湾雇主,多数是青壮年的中产阶级,他们的父母辈少有在家雇用佣人的历史,这些“新富家庭”的经验,映现了台湾社会在阶级、族群、性别与代间关系的转变。为了解台湾雇主和东南亚帮佣之间的互动关系,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蓝佩嘉花了数年时间,访谈了超过百位的印菲帮佣和台湾雇主,了解劳雇双方在家庭屋檐下所面临的结构困境、生存策略与认同政治。蓝佩嘉以“跨国灰姑娘”的比喻来彰显家务移工的处境:她们或为了逃离家乡的贫穷与压迫,或为了扩展人生视野及探索现代世界。

跨越国界工作后,却发现自己坐困雇主家中,被视为“用完就丢”的劳动力,灰姑娘的美满结局仍如童话般梦幻。相对于2006年的英文版,作者以返璞归真的母语和大量的生命故事,描绘了“跨国灰姑娘”的身影,并且透过社会学透视,展现了台湾雇主和东南亚移工,在全球化社会中相遇而生的种种面貌。

  豆瓣短评:

这样的民族志真真是极好的。不是板着脸说道理,这本书有着丰富的个案访谈材料,作者的遣词造句中充满了对调查对象的尊重与关怀,最后附录的研究方法让读者对整个研究有了一个更加科学的认识。一分事实说一分话,边讲故事边说道理,美极了。

By 苏苏 2013-02-16

  《劳作的女人》

  劳作的女人

  

  程为坤 著

  杨 可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豆瓣评分7.5

内容简介:

本书向读者介绍了女手艺人、女佣、女乞丐、女演员,还有其他一些我们缺乏基本认识的女性劳动者,并指出,城市女性成功地占领了公共空间,将其变成了她们的日常空间,并运用公共空间来增加自己的机会和影响。作者细腻地描绘了在一个急速变化的社会中,女性的各种潜力与可能、她们的危险与焦虑,捕捉到了她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积极有效而又引人争议的各种利用途径。

通过女性日常生活经验的透镜,本书把北京描写成一个充满了矛盾的城市。劳动阶级的女性经验特别突出了20世纪初北京城那些未完成的改变、不充分的发展、前后矛盾的改革,以及没有结果的各种论辩,使我们竭力去探索这些东西对她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豆瓣短评:

值得珍藏!

Byfuriosa 2017-02-08

  《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

  

  刘绍华

  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豆瓣评分 8.4

内容简介:

《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中故事源起于四川凉山地区的毒品与艾滋问题,人类学者刘绍华详细记录了诺苏人的生活经验和个人口述历史,呈现出现代化转型时期一个边缘群体的遭遇、认知、思索、接受与挑战。作者更深层的关注,在于透过表面的社会问题,洞见当代中国卷入的全球化变迁中人的行为与福祉,并试图理解一个非主流群体在社会、文化、历史变迁中脆弱性形成的时代过程,以及未来何去何从。这正是医疗民族志的精髓。

豆瓣短评:

叙事与分析宏微密织,学术、政策与纪实取向交错,文笔情怀深沉,封设别致,校勘一流,五星好书,缺陷何妨。“在分析与批判之前更形谦卑与警惕,更了解学术的力量及其限制,也明白该与自己进行何等对话,这是我的志业。这些生命教训都来自于我在各式田野现场中所见证的一切。

By Sarcophagus2015-11-15

  《香港重庆大厦:世界中心的边缘地带》

  香港重庆大厦

  

  麦高登 著

  杨 旸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豆瓣评分 8.1

内容简介:

位于香港尖沙咀的重庆大厦,看上去十分老旧,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闹市如同孤岛一般,但它是世界各地背包客的廉价落脚点,是非洲、南亚商家的重要交易场所。据估计,从重庆大厦出货的手机,大约占撒哈拉以南手机交易的20%。这种与中环所代表的香港全球化枢纽角色反差极大的角色,被作者麦高登称为“低端全球化”。本书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展现了大厦居民与国际商品、金钱、理念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

  豆瓣短评:

研究香港这个全球文化超市,聚焦于重庆大厦这个低端全球化的典型。这个地方的名字,大约很多人是首先从王家卫的电影中所得知的,当然还有更多人与其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这个地方也才能让人引起更多共鸣。作者对于这个地方所做的人类学观察,长达数十年,观察得相当细致,写得也非常有趣,解剖了发达地区与边陲地带在商业上的连接问题,值得一读。

By优游卒岁2016-01-23

  《桑切斯的孩子们:一个墨西哥家庭的自传》

  桑切斯的孩子们

  

  奥斯卡·刘易斯 著

  李雪顺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豆瓣评分 8.9

内容简介:

《桑切斯的孩子们》讲述了墨西哥城一个贫困家庭的故事,目的是向读者们呈现,在经历社会和经济巨变的拉美大城市中心区的贫民窟,住在一居室的出租屋里长大成人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

奥斯卡•刘易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让读者对一个普通家庭进行更深层次的查看,每一个家庭成员会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讲述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这种多人自传体的方法也易于减少调查者的偏见,并同时为读者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理解。因为人类学家在直接和受访对象接触时能够体会到这样的满足和理解,可在充斥了专业术语的人类学专著中却很少传递出来。

  豆瓣短评:

这是一本贫穷之书,一本苦难之书,一本绝望之书,一本人性之书,一本父爱之书,一本生存之书,一本真相之书。抛却阅读观感及其琐细繁杂拖沓如流水账一般的行文不谈,这种家族史的形式,完全第一人称口吻的表述以及作者经年不辍的扎实田野工作,都奠定了其成为史上最佳民族志之一的基础。

By玄荒2014-12-22

书单整理:唐斌斌

  来和我们一起分享有趣、实用的书籍吧!

  

  社论前沿

  关注国际顶级刊物

  聚焦前沿理论方法

  追踪名家研究轨迹

  推送最新学术论文

  微信号:shelunqianyan

  社论译介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自媒体、媒体、机构转载请申请授权,联系邮箱shelun2015@163.com,注明“机构名称+转载”。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