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拿流年乱了浮生,又借浮生乱了红尘

中学时期的古文课上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向不更世事的少年兀自展现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好画卷。可那个时期的你我,定是明晰而幼稚,而且耽于成长。倒是解了诗人的情,但终究达不了故人的意。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陶潜的《桃花源诗》描述一个与世隔绝五百年之久的世外桃源景象。诗人所赞叹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古乌托邦境地,终是没办法感同身受。

然而位于贵州省西部平坝县的天龙屯堡古镇,倒是将一派现实版的桃园敬献给了世人。这里地处喀斯特地貌的大山深处,被天台山和龙眼山挟持着,颇有些“忽逢桃花林”惊异。

古镇距贵阳市72公里。摁住西进云南的咽喉要冲,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饭笼驿"。

明朝初年,朱元璋将江浙地区汉族军队大批调往此地,屯重兵镇守西南。由此可见,屯堡实际是明朝时期在贵州的古驿道和关隘附近建的兵营。后于本世纪初被当地儒士改名为"天龙屯堡"的

  “

  明王朝建立伊始,西南地区部分藩王拒绝归顺,而且还杀死明朝使臣。朱元璋大怒,随即调集南京30万大军杀向西南。明军骁勇异常,数月后平定了贵州、云南的叛乱

为防止元朝残余势力和西南土司再次反叛,朱元璋下令,命征南大军就地屯田驻防。于是将士们建起若干屯堡定居下来。平时耕种,闲时操练。貌似早期的“生产建设兵团”。这30万军人及其家属就此留在远离家乡的大西南,耕田守边,繁衍生息。

石板铺就的小巷、天然石板垒砌的房屋、以及围绕屯堡的城墙和碉堡等,这一切令屯堡古镇充满了历史的张力。

屯堡的石头工艺技术源于构筑屯堡的军事建筑群落,使石头的坚固性得到了充分利用和发扬。这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因地制宜,将古代建筑营造技术发挥到极致的最好证明。

在以安顺为中心的古镇里,方圆一百五十平方公里之矩的土地上,生活着这样一群被称为老汉人的屯堡人,六百余年来,华夏大地早已沧海桑田,而屯堡人却仍坚守着大明朝的祖制。语言也多带卷舌音,发音快,“透着军人的阳刚之气”。这是正宗的“明普”!明朝的普通话!专家把它称为安顺屯堡方言

《安顺府志,风俗志》,记载“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由此证明屯堡人不是当地的土著居民——“凤头苗”。他们是明屯军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明初征南入黔,响应朝廷号召,“屯田戌边”。

虽然他们是地道的汉族人,但它不同于其他汉族文化特征,也不同于本土少数民族文化性征,屯堡文化直接来源于明代文化遗存。是凝固的明代缩影。

屯堡人在语言、服饰、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固化着六百年前的那场魂牵梦萦的大迁徙。并沉淀了祖辈的“插标为界,跑马圈地”的至尊荣耀。

而神奇的是屯堡人不像彼时的“桃花源”居民,“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今天的屯堡人在服饰方面仍旧身穿大明朝的长衣大袖;屯堡妇女更是保持祖制,以宝蓝色为服装主色调;精致的花边传承了江南刺绣的神韵;尖头的绣花鞋,透着屯堡妇女的对生活的热爱,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低调奢华。

民间谚语有“头上一个罩罩,耳上两个吊吊,腰上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就是用来形容古镇妇女的服饰特色的。从头巾到银耳饰,再到腰带、鞋子都十分考究。

而鞋尖上的“翘翘”,是600年前的战争时期用来在倒勾里藏匿防身利器之用的,延续到今天就成了一种装饰了。因此,窥屯堡妇女的服饰之豹,可以成为研究明代服饰的活资料了。

望着屋檐下的斜阳里,那做着绣鞋的妇女,更是这古镇一道温馨的生活画卷。她既是一项劳作,又仿佛是一种仪式。忽然的感动与渴望,莫名的在心里悸动。微风和煦,我的离人你何时归来?

这里仿佛被上帝之手封存了时空,任凭此后历史变迁,天龙屯堡村寨仍固守着明皇日月,披着那一路西行的烽火狼烟。六百年前的江南故乡的社会生活,被屯堡人死死的扼住不放,那是对故乡文化风俗的何等思念,那是对屯军文化遗风怎样的骄傲,才致使在时间的洪流下,岿然屹立在西部高原的大山深处,成就这举世罕见的历史活化石?!

有人说,屯堡人六百年凝聚的一个迷,六百年织就的一个魂。

谁知道600年以后的我们,怕是早已成为风中漫舞的黄沙,谁人又能记得你我?所以在薄凉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既是不枉在这个星球上来过一回吧!

白茶清欢无别事,我在等风也等你。

清酒独酌了无趣,我在梦花也梦你。

  ——————————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