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 | 伊筱:可能的互置——以李迎军3D打印服装为例

  

  《中国美术报》第75期 艺术设计

目前,3D打印作为一种设计思维方式在时尚领域的出现,颠覆了传统服装用面料裁剪、缝制的造型手段。这也是在当今社会普遍使用的对西方服饰文化体系的丰富与拓展。但若从东方设计思维的角度看待3D打印,又会有什么不同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李迎军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博士生蔺明净合作设计的两件3D打印服装作品,就是要立足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基因,试图找寻3D打印的更多可能。他们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的造型结构、工艺手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为核心,回归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思考序列,探索传统造型手法与思考方式在当代时装文化中的“再生”。

  

  李迎军 3D 打印服装作品

“首先,3D打印是一种比较新颖、有趣味的材料,它能丰富我的作品对于材料的探索。其次,我想要找寻中国传统的‘一片布’服装理念的国际化价值,尝试以3D的参数建模增量设计表达旗袍中承载的中国传统服饰观念,也借助东方服饰的智慧丰富数字服装的现代性,进而探讨西方现代科技与东方传统思想碰撞之后的多种可能性。”李迎军说。

  

  李迎军 3D 打印服装作品

当中国传统服装一片布的“十字形结构”遭遇西方的3D打印技术,便引发了一场最东方、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最西方、最前沿科技的碰撞。这个过程似乎注定会矛盾重重。据李迎军介绍,直至作品成形,两人都还在争论:“我们都觉得有一点迷茫,它与最开始的设想不同,但是我们碰撞出了一个新的东西,这个过程中,它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最终呈现出来的状态,已经完全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只不过当时我们还没有意识到。” 诚然,在中国传统思想和现代科技之间找到一个共通点,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几千年来,中国一直坚持着保证服装“整体性”的思考原则与造型手法,服装的衣片除了衣襟与领口需要剪裁之外,只在侧缝进行裁剪缝合。西方则与中国截然不同,西方人将服装按照复杂的人体结构需求分解成了若干个不规则的布片,通过布片的组合来塑造理想的服装造型。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增材制造的塑形方式,与西方服装的塑造方式相吻合,却似乎很难在中国旗袍、中国传统服饰之间找到共通之处。“经过交流、试验,我们还是发现了它们之间可以融合之处。3D打印是一个会把制造产品的损耗降到最低的技术,这与中国传统旗袍‘一片布’的观念是不谋而合的。”

  

  李迎军 3D 打印服装作品(局部)

这两件3D打印服装以单元形式打印,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六边形,最终通过不同的六边形组合起来。按照这样的概念,它以一个基础性的单元,可以进行无限可能性的拓展,组成任意的服装。这既是3D打印受东方影响的一个全新方向,也是完全契合服装与人的关系的思考。在这两件作品中,李迎军和蔺明净找到一个叫做“拉胀结构”的方式,以此,来赋予服装一定的弹性。解决了目前3D打印材质本身没有弹力的缺陷,以满足穿上合体,活动起来不受束缚,达到人与服装最自然舒适的关系。

  

  李迎军 蔺明净 3D打印服装作品

东方人在服装造型上的确不像西方人那样热衷于立体塑形,而是对服装的平面和立体的转化与还原更感兴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追求的不是固定的服装形态,服装穿着前与穿着后分别呈现出二维与三维两种不同的状态,注重穿的行为赋予服装的“二次设计”,其中蕴含着服装自然地适应人体、顺应人体的着装观念。因此,东方人赋予服装更多的是可能性、不确定性。西式服装强烈的塑形性使服装的立体造型明确而稳定,服装的形态不会因穿的行为而改变,他们赋予服装的是一种确定性。3D打印也是如此,是一种确定性的思维表达。而在这两件3D打印作品中,李迎军想要传达的是,3D打印作为一种新技术,在和服装相互结合时所要呈现的,是拓展3D打印的不确定性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