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87版《红楼梦》系列节目丨史延芹:衣袂红楼三十载

  

  出身于织造世家的曹雪芹,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服饰有着详尽的描述。在电视剧87版《红楼梦》中,作为服装总设计师,史延芹设计了2700件戏服,让《红楼梦》的文字有了丝绸般的质感。

  

  

  

史延芹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多次参与电影、电视剧以及舞台剧、戏曲等演出服装的设计,积攒了丰富的服饰设计经验。同时,她酷爱《红楼梦》,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早就印在了她脑子里。多年的厚积薄发,让她在《红楼梦》的试拍中一鸣惊人。

  

史延芹:

完全还原原著的文章,第一个不一定好看,因为要上镜,你就要普及给大家一个美感,但是在《红楼梦》里,原著说它无年代可考,所以它这个里边有清代的描写,也有明代的描写,所以你像北静王穿一套戏装,白莽就是戏装、戏服,所以很难朝着哪个年代搞。当时我们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参考中国历代各个朝代最美的东西、精华的东西, 然后经过自己的设计,创作出一个《红楼梦》的年代,自己创作出一个《红楼梦》年代的服饰。

  

史延芹运用素描黑白灰的画法,按照人物的身份地位、年纪大小、性格特征给贾府上上下下四百多人的着装分出了层次,将服装设计与服装管理安排得井井有条。

  

  

  

林黛玉,曹雪芹笔下最赋深情的女子。如何通过服饰来展现“世外仙姝寂寞林”的高洁气质、完成对林黛玉的性格塑造,是红楼梦服饰设计的重头戏。

  

史延芹:

林黛玉的这个美,不是说我给她轰轰烈烈,给她招摇就是美,她是一种非常高雅的美,你比方说白、淡蓝、淡绿。淡粉都极少用在她身上,就是在她一生当中最温馨的这一个阶段,给她用一点点暖色调,她和贾宝玉两个人感情还不错的时候,两个人互相都知道相互之间的心,那个时候我就给她设计了一套淡粉色的衣服,底下的裙子还是白色的。

  

她是一个很好的诗人,女诗人,她的衣服基本上就是这种气质。她喜欢竹子,房里房外到处都有竹子,喜欢竹子的人是很清高的,你看她的图案,我都没给她用那种花草图案,都是用的很高雅的,梅兰竹菊过去是“四君子”,都是那种读书人,书生才用这种图案,我用到她身上的。

  

  在她的审美里边,还有一种凄美的美。她一直到她焚稿,她还是一身素白,我就是让她给人的感觉就是 “质本洁来还洁去”,到最后还是纯白的,就像一张白纸。

  

  

  

史延芹:

贾宝玉,怡红公子,顾名思义,他身上应该有红色,表现他的内心很火热。但是,他又很单纯,属于现在老百姓说的心眼很好的孩子,非常善良、很纯。所以,他身上一个是红,一个是白。我就不管哪一集,不离开这两种颜色,有时候可以走点调,有时候有淡蓝色、咖啡色、有黄色,但是最后还是会回到这个调上来,这就是他的主色调。

  

  

  

史延芹:

薛宝钗,书中在描写她的打扮上,从来都是穿半新不旧的,都是属于非常中庸的颜色,和她这个人物的性格非常吻合。她很少穿像王熙凤那样很强烈的颜色,什么玫红啊、桃红啊、石青啊,她很少穿那个颜色,她都是穿很柔和的颜色,从来不去跟别人争强好胜,很中庸。她这个性格的,一般人都喜欢。

  

  

  

史延芹:

王熙凤的主色调,一个是橘红,一个是黑,再一个是桃红,就是玫瑰红,很刺激的颜色。为什么给她用黑呢,她穿的是黑色织锦的大皮袄,就那个长毛的,因为她这个人很阴险,有城府。黑色当时是一种阴险的代表,另外,为什么给她用长的毛,那真的是狐狸毛,我到处去买的真狐狸毛,买了四张狐狸皮,才做出来的皮袄,我给她用的狐狸皮就代表她的性格里有狐狸的狡猾性格 。

  

邓婕个子比较矮,尤其是冬天的衣服,我给她做对领的,两个直线条,一下就把人的身材拉得修长了,然后给她做的时候做的有腰身的,瘦长瘦长的,底下是一个宝蓝色的马面裙,一般的马面是九寸宽,我给做的是七寸,很窄,马面的中间也加两条镶边,这样就无形之中把它做的,让身材就加长了,又是黑色的。当时我一想她这个穿皮袄,头上不能光着,这样的话就感觉头上轻了,我就想起舞台上昭君出塞的时候,那种昭君套,很漂亮,我一想也就用狐狸皮,做了一个昭君套,做上去以后,她前面这个地方有点空,又给她加了一个抹额,那个抹额当时是参照雍正十二妃的画像里边的,这个人物就出来了。她皮袄穿上以后,往灯光下一站,我听我助理说,王熙凤的那一场一开拍,现场全都为皮袄叫好。

  

  

史延芹的服装设计为电视剧添彩不少,87版《红楼梦》的创作精神同样深深影响着她。之后的三十年来,她潜心钻进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研究与呈现中,73岁仍然退而不休,在喧嚣嘈杂、名利交融的潮流里始终保持了一份执着与淡然,这是《红楼梦》给予她的永不剧终的精神财富。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在视频中发现......

  每周日晚20:50

  不见不散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