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号晚上,在磨铁读诗会第九场活动的第二个环节里,参加活动的13位诗人每人从“磨铁读诗会”公众号的“七月的好诗”内容里,选了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来朗读和点评。其中作品被选读最多的诗人是君儿,她入选“七月的好诗”的三首作品,首首都被选读。磨铁读诗会的柳柳同学也很辛苦,征集,整理了那晚读诗的内容以及大家的评论...
今天我们就一起重温一下“七月的好诗”!
夜来风雨声 | 梅花驿
来城里三十年了
这个习惯
他一直未变
每次下雨后
他都要去花坛
折一枯枝
蹲在地上
挖花草下的土
看看雨下了多深
二指,三指
还是下透了
沈浩波荐读:一个场景,一个手指插入泥土的动作,构成了一首晶莹剔透的诗。诗里站起了一个老人,和老人所代表的那种远去的生活,逝去的文化!
记王一亮 | 黄海
十多年前,我和王一亮。
从电视塔坐公共汽车。
去大学城。见他女朋友。
这哥们跟我借过三次钱。
一次是没钱吃饭。
我借。
二次是给他女友堕胎。
我又借。
三次是他毕业后找工作。
我还借。
这三次借钱。一次比一次多。
那时我们都还纯真。
但世界每天都是旧的。
隔段时间,他女友却是新的。
王一亮,我不打算问你什么时候还钱。
王一亮,我想起那些年我们一起牛逼哄哄。
你他妈借我的钱就不用还了。
我只想知道你曾经的女朋友过得怎样。
那些钱不知够不够她们堕胎。
西楠荐读:本诗开篇有小说的叙述感,引人入胜。中段有纯净与怀旧的情怀,令人心动。尾段表现出诗人的立场与态度,有人文主义关怀。佳作一首!
祷告词 5 | 西楠
主啊
我时有性幻想,在男女之事上极尽淫荡
时而自己解决生理问题
在两性问题上,我总是没有办法想明白
然,因你存在
我感到自己在犯罪
又因我愚笨,欠缺,局限,我如今打算放弃
在此问题上自行寻找答案的矇昧作为
愿我父——世上乃至天国的救主——带领我行将来的路
不至被蒙蔽双眼
不至迷惘混沌
不至走向毁灭,反要走向极尽自由的通透,新生与释放
我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
阿们!
杜思尚荐读:本诗最值得赞赏肯定的是作者西楠面对自我的巨大勇气,亮点在于用祷告词这一人类古老的救赎形式来表达每个现代人都无法回避的矛盾困惑。本诗直入主题,完全抛开了以事切入展开的套路,显示出作者的坦诚与勇气,最后以虔诚的祈祷,为自己,也为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欲望困惑寻求救赎之道。
誓言 | 张小白
生下四个女儿后
有了我
对着这个长小鸡鸡的男孩
父亲发誓
“长大后,你打我一顿
都没关系
刘傲夫荐读:重男轻女的幽灵就是现在也还在我们周围游走,在一些地方甚至仍是一种主流,我们仍然需要警惕其给我们同类带来的伤害——成年女性一次次生产受到身体、心理的摧残,女孩遭受遗弃、送人以及在家庭的不受重视、欺负和殴打等。由此可见,现代文明在中国还有多么远的路程需要走。
觉悟 | 君儿
煮水时,我是个孩子21岁还担心他会渴的母亲
扫地时,我是个让厨房生了无数寄生虫的主妇
切菜时,我发愁着营养和色香味够不够用
即将起程,我挂虑着吃喝拉撒的一个个细节
如果烦恼即菩提
如果觉悟即在每日的水米油盐与做工中
那现在我便是一个已经成圣的人
简天平荐读:初读本诗心中一暖,读完又觉沉甸甸。作为同龄人,作为一个母亲,我无法不被前四句诗中强大的事实细节所打动,本诗的好又好在结尾,对烦恼的开悟,诠释了一种生活的态度。亲情的诗写起来容易情感过于饱满,本诗分寸拿捏恰到好处,收放自如。
笨女简历 | 君儿
30岁写诗
36岁会使用吹风机
46岁学习做饭
49岁拥有第一台电扇
往下再活
我会的事越来越多
直到重新成为一个孩子
捡起一枚地上的石子
触向水中那另一个我
李柳杨荐读:喜欢这首诗是因为,太懂这个人。一个简单的女人,用最淳朴的语言,没有人任何花哨的形式来将她生命的一切坦诚于你。一个四十多岁的经历沧桑而初心不变的女人,依旧可以像个孩童一样真诚地热爱生活中的事物,实在难得!
夜不闭户 | 君儿
半夜从老家炕上醒来
下地,出门,撒尿
发现屋门是半敞的
院门也敞着
一家四口人睡在水边的房子里
老柳树
中天的明月
满院的月华
和妈妈刚种的新一茬大葱
它们都一无遮拦
夜不闭户
南人荐读:城市,欲望、压抑,让人担心、紧张;乡下,一切自然生长,淡然,放松。放松的心情下,一切都恢复了本来的面目,小院、月色,包括就地撒尿的我们,以及地里长着的大葱。又一首《归园田居》。
我从小认为大人不真实 | 江湖海
五岁时第一次
吃到西瓜
我把黑黑的西瓜籽
埋到屋后
一堆松松的土里
奇迹发生
长出藤开出花结出两个西瓜
我总是
偷偷去看西瓜长大了多少
直到有一天
两个堂伯母在屋后大吵
两人都说
西瓜是她自己种的
修宏烨荐读:读过一遍觉得有点好笑,笑过才知道其中的荒诞,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虚假事情,但假的真实,让人感同身受,短短的一首小诗就写出了成人世界里的虚伪。
在南方 | 王立君
每一朵花都硕大 鲜艳
它们的名字甜蜜 肥硕
像燃烧的身体
到处都能看见大翅膀的蝴蝶
身上涂满了
植物们挑剩下的黑色
里所荐读:王立君的《在南方》虽然只有六行,却饱满地呈现了亚热带、热带充满生命活力的景况。并且除了写那些肥硕鲜艳的植物,诗中还转了一个弯儿,落在了黑色蝴蝶身上,“植物们挑剩下的黑色”真是神来之笔。
老师 | 沈浩波
经常听人说
我和他长得像
一听我开口说话
口气和神态就更像了
他是我母校的老师
但我没当过他的学生
如果我当过他的学生
会不会和他更像?
但我怎么配
和他更像呢?
他用生命
给我上了一堂
道德课
这种课
不用命来上
就不会有人信
莫沫荐读:我喜欢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不太哗众取宠的语言,和平静的心态,适合思考。沈浩波的《老师》具有这些特点,他的诗中提到某老师,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听过他的课,但仍然影响很深。沈浩波用调侃的语气表达了对一个老师的敬仰,对这位老师用生命给他上的这一堂课的思考,很打动人。
雨中的孔子 | 苇欢
暴雨洗劫了整座校园
每个人
都夺路而逃
没人傻站着淋雨
除了孔子
手揣在长袖里
还穿得那么体面
石峰荐读:常见的文化符号,在雨中奔跑的人群中,产生事实的诗意。不禁想起八个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若从另外的角度来写,似乎可以做得更狠、更戏谑,但那样可能会背离诗人的本意。而现在此诗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不多不少,恰到好处,画面感十足。
长沙|江湖海
我普通话不好
说长沙
人家都听成床上
要命的是
我说我和舒婷骆晓戈陈翠婷
第一次
都是在长沙见的
王那厮荐读:江湖海《长沙》荐读:幽默、有趣、好玩、搞笑……这是我偏爱的诗歌类型。也许是因为我普通话也不好吧,我也经常把镇雄、昭通、云南、北京、上海、广东、日本、新加坡、美国、德胜门、磨铁等所有地名,都读成了床上……
奶奶走路 | 马德刚
八十岁高龄的
奶奶
拄着拐棍走路
每一步
宛如一个慢动作镜头
如此小心
这般仔细
让我惊觉
过去那二十多年
我把路
走的
是不是太快
太潦草呢
紫气荐读:读诗是一种享受,当向内向心灵一路走去时,那种心动心颤的感觉就像谈恋爱。是的,和诗谈恋爱,总有说不完的话。这首诗中,作者能抓住奶奶的影像,转化为文字,为之输入情感。让个性在共性的大海中漫游,时沉时浮,自省来自个体格局维度,意识来源心灵,一首好诗。
蝙蝠 | 慢慢
我曾抚摸过一只蝙蝠
温热的身体,薄薄的皮肤
像极了一个婴儿的背部
当我抚摸我的儿子
我想到那只蝙蝠
黑暗里一个婴儿被蒙住眼睛
黑暗里一个婴儿在高空飞行
一只误闯入我家的蝙蝠
房顶不够高,空间也不够大
蝙蝠像一只无头苍蝇
惊恐地乱飞,险些撞上墙壁
一只跌落的蝙蝠
被拔掉毛的猫狗
刚出生的婴儿
它们都是一类事物
时宁荐读:《蝙蝠》最动人的是它的魂:怜悯。一只误入人类居室的蝙蝠引发诗人对于弱势群体的怜悯。至少在品格上,这首诗就显得高级。此外结构上,诗的前三段缓缓打开,耐心地给闯入我家的“蝙蝠”和幼小的人类(“婴儿”/“儿子” )建立联系,虽然有三段,但读起来并不拖沓冗长。妙就妙在最后一段,突然在蝙蝠和婴儿中又加入“被拔毛的猫狗”,这首诗就突然开阔了,聪明的读者知道这是个可以一直往外无限扩展的联想。诗人给出这点暗示后,并没有继续举例,而是干脆利落地处理了结尾。有魂有技巧,一首好诗就出来了。
更多诗歌内容请关注磨铁读诗会
图 | 网络
编辑、整理丨修宏烨
…
END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后台
当你面对父母觉得他们"好可怜"时...
↑点它
关注“这儿”!
Hey Zher
尊敬的畅言客户,您好。您所使用的网站评论功能已广告作弊被限制使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电话400-780-9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