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丨陕西:非遗保护传承路越走越宽广

  从最初60平方米到400平方米,再到现在的1500平方米,开馆5年、二度扩建的陕西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连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这里不仅是2万多件非遗实物的“家”,更是民间艺人的技艺活态传承基地,是传承人与广大参观者交流互动之地,是陕西省文化厅、省教育厅命名的中小学生社会教育基地,是把古老非遗积极融入当代生活的一个窗口。“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主体内容,非遗正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使命。”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表示,非遗不是原封不动的固态保存,只有融入生活、创新发展,才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最佳方式。

  走进校园,融入课堂

  在西安市自宏中学,结绳香囊艺人汪卫东、剪纸艺人雷俊、民间竹扎艺人经金山、秦腔脸谱艺人陈耀武成为学校的特聘教师,长期给孩子们教授传统手工艺课程;在西安市聋哑学校,樊晓梅的剪纸、张宝兰的棉絮画制作技艺、蔡青柱的蔡氏核雕技艺受到师生欢迎;蓝田葛牌镇九年制学校、灞桥儿童村关爱特殊群体的中小学等纷纷建立了传统文化基地……从2008年起,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特聘一批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常年授课普及非遗保护和传承。

  “每次非遗校园行活动都会尽可能多地安排特聘艺术家及非遗传承人通过现场展示展演,增强同学们的非遗保护意识。同时,我们也期待他们投身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西安市群艺馆馆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升荣说。在各方努力下,非遗进校园之路愈走愈宽,成果显著,在西安市近几次的非遗传统技艺大赛中,近1/3的获奖者是11岁到17岁的青少年。

  对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西安鼓乐来说,其活态传承保护的一大经验便是改善鼓乐的生态环境,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领略鼓乐之美。近年来,西安鼓乐积极与学校合作,在西安长安区何家营小学成立西安鼓乐少年团,在周至县中专艺校建立西安鼓乐系。与此同时,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音乐学院等院校也设立了鼓乐专业,其实践者的范围正不断扩大。

  西安鼓乐进校园展演

  联合各方,形成合力

  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蓝田普化水会音乐传承人邓印海凭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与热爱,一门心思钻研水会音乐,四十年如一日。如今,水会音乐传习所的学员由原来十几人发展到200多人,邓印海也被评为西安市非遗保护工作优秀传承人。邓印海和他的传习所正发挥着积极作用,影响着一批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户县社火传承人宋志荣、曹静香、何东继卖掉3000斤小麦,利用自家的三间大房办起非遗传习所,一心一意投入微缩社火的研究制作,他们的微缩社火还多次在西部文化博览会、西部旅博会等大型展会中展出……

  非遗保护和发展绝不仅仅是文化部门、非遗保护中心的事,还需要充分调动民间艺术家、传承人的热情,广揽各界力量加入非遗保护发展的队伍。以西安市的一组数据为例,多年前,全市从事非遗工作的仅10余人,发展至今,全市各级非遗传承人已达225人,非遗工作志愿者2000余人,越来越多社会力量的涌入为非遗传承发展夯实了根基。

  “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要积极引导众多民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等参与非遗保护,从而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刘宽忍介绍,陕西省文化厅积极与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设立陕西省非遗研究基地,共建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在非遗保护与数字化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融入生产,促进致富

  不久前,家住陕西渭南澄城县尧头镇的澄城面花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申红云收到了工商部门发放的商标注册申请受理通知书。“这是红云花馍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和商品化的重要标志。”申红云说,她与丈夫惠相楼靠着面花技艺,不但在自家花馍店的基础上新成立了澄城县红云花馍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注册了“红云花馍”商标,助力非遗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不仅如此,申红云结合传统民俗创新面花造型和寓意,采用科学制作工艺,延长了花馍的存放时间,保鲜提升了花馍的观赏价值。他们的面花产品从一个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远销海内外,实现了传统手艺的市场变现。

  作为陕西省级非遗项目西秦刺绣的重要传承区域,宝鸡市千阳县是有名的刺绣之乡。大约在2000年前,当地就有制作布艺品的记录。2004年,该县南寨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刺绣之乡”,同年,千阳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民间艺术刺绣之乡”。如今,这一在民间有着深厚传承根基的非遗项目已成为当地绣女的致富法宝。“刺绣在千阳有着‘地上文物’的美誉。近年来,千阳创出了一条合作社搞研发、绣女居家生产、公司签订单的经营模式,让文化遗产造福一方百姓。”千阳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胡小军介绍,目前,千阳县已形成布制品、编织等3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从事刺绣制作的妇女过万;年制作、销售工艺品200多万件,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

  近年来,围绕生产性保护,陕西大力扶植剪纸、泥塑、刺绣以及传统饮食类等具有良好生产和品牌效应的项目,设立了5个省级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46个示范单位,其中有两家单位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陕西民间花馍

  (文丨中国文化报:秦毅;图丨网络)

  

  

  拓展阅读

  传承非遗文化:陕西历史博物馆永久

  馆藏《四海同心》景泰蓝瓶

  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位于古丝绸之路东方起点西安,馆藏“鎏金铜蚕”等大量优质、丰富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并致力于“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四海同心》景泰蓝赏瓶,从细微之处记载了“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时代的物质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意义,现已被陕西历史博物馆永久馆藏。

  陕西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极具丰富性、完整性、至高性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是“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陕西历史博物馆借助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扬上不遗余力,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宝库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其37万余件馆藏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共有762件(组)文物被评定为一级文物,十八件(组)被评定为国宝级,居中国博物馆前列,堪称“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宝库”。

  开馆以来,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陈列展览,从多角度、多侧面向海内外观众揭示历史文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展现华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

  保护和传承“一带一路”文化遗产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西安,珍藏大量优质、丰富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如“鎏金铜蚕”、镶金兽首玛瑙杯、鎏金飞廉纹六曲银盘等,都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境的国宝级文物,见证了华夏先祖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并以其珍贵而独有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而斐声海内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

  多年来,陕西历史博物馆秉承“把博物馆文化带回家、用创意连通世界”的理念,让文物活起来,讲文物背后的故事。在“一带一路”伟大倡议的时代背景下,陕西历史博物馆更是站在打造“一带一路”战略高度,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大力保护和传承“一带一路”文化遗产。

  陕历博永久馆藏《四海同心》景泰蓝瓶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等国宝级文物,可谓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纽带作用的标志。而景泰蓝作为丝绸之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产物,不仅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更是人类艺术的结晶和世界文明史的瑰宝。

  《四海同心》景泰蓝赏瓶,从细微之处记载了“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时代的物质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纪念意义,现已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永久馆藏。这对于保护、传承和发扬“一带一路”非遗文化,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交流,具有历史性重大意义。

  《四海同心》景泰蓝瓶自赠送“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来,就受到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它承载着丝绸之路几千年来所沉淀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新时代更是承担着“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使者”的历史重任,以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传承,从而掀开古丝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