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全国首开高校互联网金融公共选修课

上海财经大学微信ID:SUFE1917

9月22日,上海财经大学的FinTech课程正式在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开讲,这是全国第一个互联网金融高校公共选修课,并将计入大学学分。与此同时,课程部分内容还与全国数千万大学生共享。

“你的财商,够防骗吗?”“用父母的钱买房,是孝顺还是啃老?”“念书的时候,要不要理财?”这堂“不一样的公共选修课”,上来不谈国事、天下事,而是用大学生最关心的一系列接地气的财商问题,开启了全场大讨论。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魏航表示,理财、买房,都是如今大学生们常常聊起的话题。这门课程,受到了热烈欢迎:第一次公开选课,这门课只开放了107个名额,瞬间爆满。后来换了个大教室,名额增加到180 ,又满了。许多想换来上这门课,或者想“加个号”的,都只能望洋兴叹。

魏航教授介绍, “个性化选修课程”《互联网金融与创新》由上海财经大学与蚂蚁金服商学院合作共创,其意义在于让大学教育“无边界”。

目前,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实施“1+X+3”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平台,其中“1”为包括由经典阅读与文化传承、哲学思辨与伦理规范、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等7个模块所组成的通识教育课程,“X”为由学科共同课和专业(方向)课组成的交叉复合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3”以“拔尖计划”、“卓越计划”和“创业计划”为导向的个性化多元培养课程。这门《互联网金融与创新》课是为“卓越计划”导向的学生打造的个性化课程,也同时放开给所有在校学生选修,为其提供互联网金融前沿的理论与知识。

“这对打破学科边界、打破院系壁垒,实现校内协同、校企协同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魏航教授说,这门“一体化”、“无边界”的课,对培养“专通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选修名额和场地空间有边界,但教育理念可以“无边界”:开课现场还坐着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等多地名牌大学的老师,共同探讨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

这门“互联网金融大学第一课”的现场,从设计到细节都充满个性。数理金融学院大一新生隽宇开课前半小时就坐到了教室里。“互联网”、“金融”、“创新”三个热词叠加在一起,勾起了他的兴趣。“从进教室扫码开始,就很新奇,很互联网。” 签到扫码后进入学习群,授课老师会在群里布置作业,还会发理财体验金——这也是全国第一个边积学分、边学赚钱、还能真赚钱的课堂。课程结束后,实操结果将作为学业考核的标准之一,学以致用。

隽宇说,他也在互联网金融平台上投资了一支基金,小额定投,试探着玩一把。“据说前几年好多大学生进入股市都血本无归,我自己的压岁钱也都被爸妈赔进去了。”隽宇和朋友们都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很好奇,但很少有投资的,对理财的态度“又爱又恨”

对此,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一名新生在课堂讨论环节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2015年高考时进入股市,赶上熊市,大部分持有的股票都停盘了。“当时我就想,连炒股的风险我都能承受,还怕高考么?”这位同学认为,在坎坷的理财之路上学习判断、把控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就是最大的收获。

魏航教授认为,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靠工资性收入过上幸福生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理财。我相信在坐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不会缺‘财’,缺的是‘理’。我们要在高校阶段把‘理’的技能修炼好,让它在我们的土壤里发芽。”

课程授课教师——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高翔副教授

这门为期8周的互联网金融公选课,由最受欢迎的学院老师和一线互联网金融公司实践者轮流教授,把前沿理念和业务逻辑深度结合。

本次“第一课”由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华讲“互联网金融发展业态与趋势”。他从中国的新经济谈到新金融体系,并解析了移动支付、网贷、互联网银行、互联网基金、互联网证券、众筹、互联网保险、网络征信等各种业务模式,谈到行业泡沫和伪互联网金融兴起。这种对新金融全局性的介绍,大大丰富了同学们过去对互联网金融的零散认识。

在这堂课的最后,李振华给学生们留下了几个思考题:“技术变化,行业的本质变化了吗?”“美国互联网金融发达吗?中国是否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下一个中心?”“什么是好的金融、什么是好的社会”……

虽然和理财、买房等话题相去甚远,但台下的年轻人们,却被这些问题代入了更专注、更重要和更深远的思考。

图 | 朱芸芸 张欣 文 | 张欣

编辑 | 张勃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