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产品扎堆儿郑交会 郑州越来越有范儿

13日上午,第二十二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上,记者发现如今的的郑交会与往届相比,在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13日上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商务厅承办的第二十二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郑交会)开幕。展会上,记者发现如今的的郑交会与往届相比,在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郑交会越来越时尚 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

据悉,本届郑交会分为室内展场和室外展场,按照区域和行业划分境外商品、跨境电商、消费电子等11个商品展区,有英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韩国、日本、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港、台地区及20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余家企业参展参会,预计观众将突破20万人次。

在当天上午展会现场记者也发现,与往届相比,本届“郑交会”的确在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会展中心五楼的国际商品展区,参会企业的整体层次有了进一步提升。

而在新的行业展区,更是的体现了此次展会的市场化运作成效,比如跨境电商企业的强势入驻,使得展会与以往展会有了明显区别,同时也让展会和跨境电商企业在今后的无缝对接、深度融合有了一种新的可能。

非遗项目扎堆儿 展会上就能“看中国”

在当天的展会现场,不仅一些传统的参会商户有所增加,而在文化产业方面,尤其是非遗项目参会的热情,也在本届郑交会有所体现,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国宝”级项目,一改往日的“低调”,扎堆儿在本届郑交会亮相。

来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徽派雕刻博物馆的洪建华,作为一个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同时又是徽派竹木雕刻传承人的他,此次专门组队抵郑参展。

据该博物馆组队而来的张女士介绍,徽州有“四雕”,除了竹雕之外,还有木雕、砚雕和砖雕,而在四雕中,由于竹子属于纤维材质,表皮硬而内脆软,其雕刻工艺更难掌握。作为竹木雕刻国家非遗传承人,长期浸淫于竹木雕刻的洪先生,平时并不经常外参展,此次之所以特别重视,也是他比较看好郑州近几年的发展,尤其是会展中心落成后,其逐渐显现出的巨大国际影响力。

“毕竟,国内的很多非遗项目,虽说在国内知名度较高,但距离走向世界还有一些距离,若能借助郑州这个国际化的展示平台,会更有利于将中国的精粹文化传播出去,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张女士说。

小商品商家补货忙 大件商品淡定夸“平台”

郑交会第一天,虽然当天主要是开幕重头戏,但来自各地的观展者,却早已按耐不住前来“淘宝”的心情,开幕式刚开启,他们早已迫不及待,涌入各个展厅搜寻自己心仪商品或者寻找各种商机。

观展者的热情,自然感染了从各地汇聚而来的商家,他们也使出浑身解数招徕顾客,视频推广、现场演出等瞬间将展会推向高潮,一些小宗商品摊位前面更是人如潮涌,完全就是一个“抢”的节奏。当天还不过午,就出现了多个摊位货品告急,已经有一些商户在忙着电话补货。

相对于小商品,一些大件商品展示商家,则显得相对悠闲,虽然摊位前也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但现场成交并不是那么顺畅。不过,有着参展经验的这些商家,对此也已经见怪不怪,毕竟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更加清楚自己参展的初衷。

在本次郑交会的重头展示区——红木家具展示现场,来自福建省莆田的臻萃阁金丝楠木馆的参展负责人刘先生称,仅靠参展,是不会让他们在现场达到多少成交量的,以前他们在全国各地都有店,到各地参展就是为了在当地提高产品知名度,从而提高他们在当地销售量,如今不同了,面对网店的冲击,他们已经取消了各地的实体店,而是选择地参加一些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展会,在更大范围内地为他们提高知名度,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渠道。

刘先生认为,如今一些质量较高的展会,其实已经成为了各商家的宣传推广平台,在运作较好的展会上做推介,有助于让他们降低推广成本和销售成本,从而再让利于消费者,而商家们也能借展会打造出自己的厂家直销辐射网络。

魅力中国杂志社 记者 苏子/文 李忠磊/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