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的分量

  随着产业的逐渐复苏,“迷惑”却是近来时装圈中常被人提在嘴边的词语,一连数个大型的时装设计师的回顾展:从早年与东京展出的三宅一生个展,到今年美国大都会美术馆的川久保玲个展,以及于欧洲进行的对巴黎世家及马吉拉的设计回顾,似乎也是潜移默化地,寄希经由回顾这些曾经和当下的设计大师,来为未来的时尚设计指出解决方案。

  

  1 > 伊夫圣罗兰的各种草图,1950年

  2 > 短礼服,1958年夏季系列,这是伊夫圣罗兰为Christian Dior高级定制系列,被称为“四轮车”系列。 白色薄纱的斜纹连衣裙绣有银色金属线和水钻

  3 > 展览现场

  4 > 伊夫圣罗兰的各种草图,1950年

  美国弗吉尼亚州美术馆(Virginia Museum of Fine Art)在2017 年年中将伊夫圣罗兰的好品味带到了特朗普时代的美国。“Yves Saint Laurent: The Perfection of Style”将展示这位时装设计大师逾百件来自高级定制、成衣及配饰设计的作品,其大多数展品来自巴黎的皮埃尔· 伯格(Pierre Berge)基金会,而基金会同时为展览提供大量多媒体文献,来追溯这位设计师的一生轨迹。” 作为时装设计师,圣洛朗总是在突破极限。在他四十年的设计生涯里,圣罗兰改造了女性的衣橱,他从男人那里借来了吸烟装、猎装夹克和连体裤,并改变了整个法国时装文化。

声名与创伤

  远在时装设计师已被视为大众名人的今天,自六十年代伊夫圣罗兰开始其设计师生涯之时,这位颇为俊俏的设计师就已是媒体的目光所注。21 岁,圣罗兰即成为迪奥时装屋的首席设计师,他用更多的直线条,柔和了Dior先生所创造的New Look,收窄垫肩,并缩小裙摆。而两年后,他则为前伊朗王的新娘Farah Diba 制作婚纱。这位设计师身上所具有的标签:年轻、美貌、腼腆、富有才情,而这位时装金童对迪奥式的,女性化的设计美学的遵守也使得他迅速成为迪奥时装屋的新金字招牌,在战争时期,设计师也在品牌的庇护下延迟数年应征入伍。

  

  > 晚礼服,1983年秋季巴黎高级定制系列。

  伊夫圣罗兰最终在军队服役了二十多日,但在彼时的社会环境中,太过酷儿的伊夫不断收到其他士兵的欺凌,而导致精神健康问题转入军队医院。个人形象受损的设计师立即被品牌抛弃(而数年前,迪奥也以同样的方式抛弃了加利亚诺)。这一消息无疑是对其的一大创伤,伊夫的病情迅速加重并被转入Val-de-Grâce 军区医院,在那里,他被迫接受电击治疗、并同时服用大剂量的镇定剂和精神药物。这不仅使伊夫圣罗兰的身体和精神接近崩溃,而所服用的成瘾性药物,也同样导致了他一生与毒品的瓜葛。

  被推下神坛的圣罗兰跌入了谷底。但他的实业家伴侣比埃尔· 伯格最终从美国巨富J.Mack Robinson 融得资本,在伊夫最终出院并康复后建立了其同名时装屋Yves Saint Laurent。两人虽最终在1976 年分手,但终生都维持了商业伙伴身份。在这二人的关系间,皮埃尔一直扮演着成熟的守护者的角色,而伊夫却是那个才华横溢、却孩子气的艺术家。在圣罗兰退役后的晚年,两人依旧以伴侣的身份一同生活。并在2008 年,于圣罗兰病逝的不久前,签署了民事伴侣的协议。

  

  左> 晚礼服,1981年高定系列

  中> 结婚礼服,1970年秋冬高定系列

  右> 向蒙德里安致敬系列,1965年高定系列

  对于来自精神上的压力和创伤,一些人会回避到视野之外,这其中就包括了伊夫圣罗兰前辈的巴黎世家与迪奥,但伊夫的个人经历,再加之战后享乐主义盛行的时代风尚,当圣罗兰在重回社交圈之后,迅速用放纵来作为其宣泄方式。六七十年代的法国,伊夫圣罗兰拥有彼时Jet set 式的生活方式,人们常常捕捉到这位设计师出现在纽约的Studio 54(有名和漂亮是这个俱乐部的门规) ,也让人们看到了这位设计师同时沉迷在酒精和可卡因之中。

  但对于这位天性内敛的设计师,他更多时候似乎也有着一丝避世情怀。伊夫会和他的伴侣皮埃尔在摩洛哥马拉喀什的别墅消磨时间,七十年代末,伊夫和比埃尔共同买下了在法国的多维尔附近的加布里尔庄园,而伊夫更要求设计师格兰杰(Jacques Grange)按照他挚爱的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的主题为灵感,进行室内设计。伊夫这个浪漫理想家的好眼光也同样使其伴侣皮埃尔颇为得益,他在和伊夫相识后受其影响开始收藏艺术品,但直到2009 年他将数百件古董、雕塑和绘画(其中不乏毕加索、蒙特里安和马蒂斯的作品)拍卖,人们才惊讶于其收藏的体量和价值。这批藏品,最终成交3.74 亿欧元。2015 年,一批皮埃尔所收藏的古董书最终成交一千一百七十万欧元,而随后一年,他再次出售其葡萄酒收藏,这中间就包括一瓶1985 年的拉菲(Château Lafite Rothschild),和一瓶1907年的Heidsieck Monopole,来自于1916 年被德国潜艇击沉的瑞典帆船Jönköping 的残骸。

“垮掉”的巴黎

  伟大的艺术往往是将一个时代性,由私密般的语言来表达,而伊夫圣罗兰正是先锋性的,第一次,将社会性融入高级时装文化:青年文化所衍生出的设计被圣罗兰引入权贵精英的时装沙龙,而这些设计所待变的新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上流社会的形态。伊夫圣罗兰是伟大的颠覆者,但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他在时装上的变革实际是他个体的、一个处在上流社会的“局外人”对自我身份危机的反抗。

  

  > 展览现场

  最终能改变一个社会成见的方式,是改变这个社会。

  “经历过二战,一群年轻的战后理想主义者,他们拒绝消费主义的侵蚀,通过他们的书写、和他们所建构的一种精神主义的生活方式。从纽约发起,扩展到旧金山……他们穿着深色的衣服、抽着大麻、随身带着写满诗歌的笔记本。”

——卡罗琳. 杨(Caroline Young)

  杰克凯鲁亚克在他包括《在路上》等书中详实地描绘了垮掉派的生存状态。当时社会熔炉中所有的那些导火索:过渡消费的迷失、左翼政治、东方哲学和自由的爵士乐,让这些不接纳主流价值观的年轻人,用诗意的自我流放作为他们的反抗工具。他们用一种贫困状态下的即兴写作、自由爵士、性解放和大量东方式的禅学思考让下层生活变得浪漫化。垮掉派在公路旅行上穿着的牛仔裤、T 恤、旧军装、和在派对上穿着灯芯绒工装裤和衬衫,成为了那个年代酷的象征。六十年代,垮掉派从美国延展到欧洲,那些热爱议论存在主义的法国年轻人创造出了一种更知识分子气质的垮掉派穿衣风格:粗呢大衣、黑色墨镜、围巾和泼漆装饰的仔裤。

  

  > 展览现场

  对圣罗兰而言,年轻的他自然也拥抱着这种“不羁”的价值观念。在吸烟装和蒙特里安裙之前,圣罗兰的设计的标志是中性的猎装夹克、紧身裤和过膝的长筒靴——一种被精致化的垮掉派风格。但圣罗兰实际并未创造任何新的设计,而是将一种次文化、非主流的视觉风格挪置到一个排外的、精英的审美情趣中。而随着垮掉派文化逐渐演化成在六七十年代横扫世界的嬉皮文化,圣罗兰也将佩斯利印花、连体裤和波西米亚式的风格带入严肃的巴黎高级时装的语录。

解放巴黎

  1965 年,伊夫圣罗兰在这一年中创造了其一生时装设计的制高点:蒙特里安裙——将当代艺术与时装设计直面嫁接,简练的A 字廓形极简而年轻;吸烟装——修身剪裁的女士无尾燕尾服,用男性的符号来强化女性化的吸引力,歌颂女权的设计让圣罗兰的设计有了社会知识精英的背书。

  

  > 年轻的圣罗兰在工作,1961.12

  正值声望高峰的圣罗兰在1966 年的9 月26 日,于巴黎的Rue de Touron开除了Rive Gauche 的品牌店,正式推出完整的成衣商品线。而品牌的第一位客户是电影明星Catherine Deneuve。这一新的门生不仅为圣罗兰和Berge 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而对于这位设计师而言,这标志他对时装民主化的实现。但悖论的,这位设计师的成功,由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主流社会的一种屈从——他最终成了一个被人消费的“偶像”。当他最后裸体为其品牌香水拍摄宣传广告时,这位内心的嬉皮,只被人欣赏着他美貌的皮囊。

  “我不再想着创新和刺激,而是完美我的风格(I am no longer concernedwith sensation and innovation, but with the perfection of my style)。” 人们将圣罗兰的风格视为经典的法式风格,但何为“法式”,如同何为ParisianChic 一样是种难以言传的描述。

  

  > 1967年春夏高定系列

  当曾经记者问到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圣罗兰说道希望单宁是他发明的。不论是开设更廉价的成衣线,还是向主流社会输送本属不同意见者的美学风格:垮掉、嬉皮、情色和晚期设计中,戏剧化的、新浪漫派的享乐主义,皆是对社会多元的展示,而设计师对这些被主流意见者称为“次文化”群体的关注和赞颂,实际正是对法国文化中的“民主”与“自由”的伸张(从这一点看,我们便可理解为何舆论对其1971 年的春季系列提出猛烈的批评,设计师美化了四十年代的战时时尚,而这被创伤后的法国人理解为对侵略者的歌颂) 。

  伊夫圣罗兰一生的时装事业,无疑分不开皮埃尔伯格的支持,但就设计师在时装的创作上,所有杰出的、影响世界的设计皆是将一种情怀与时代语境的素材所结合的产物。我们愈发理解晚年的圣罗兰和伯格这一伴侣对从迪奥男装起家的艾迪. 斯利曼偏爱有家,艾迪却是像极了早年的伊夫:年轻、瘦削、内敛、对年轻文化的敏感和他们的天生反骨。凯瑟琳. 德芙娜也对斯利曼所执掌的Saint Luarent 有口称赞,“他的设计非常法国”,艾迪的Saint Laurent 一定不同于伊夫的Saint Laurent,但在新时代的电音鼓点中,模特所有的不羁、那些看起来廉价(却工艺细腻)的时装、和巨大地、工业装置般的秀场,依旧是民主、自由的味道,依旧混合着时尚圈的浮华和功利。

  

  

  艺术与设计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